天天看點

2018世界物聯網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圓滿落幕,“未來制造”成為大會熱詞

近日,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物聯網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在無錫隆重舉行,作為“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的分論壇之一,“物聯網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邀請了學術界、企業界的多位權威人士以及政策權威機構人士到場,圍繞智能制造發展的新趨勢、新技術、新應用分享實踐經驗,進行思想碰撞,解讀實踐案例,總結實踐成果,實作智慧共享,積極為全球智能制造發展獻計獻策。

2018世界物聯網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圓滿落幕,“未來制造”成為大會熱詞

本次論壇參會權威嘉賓衆多,吸引了包括澳洲無線通信專家桂冠獎獲得者(與諾貝爾獎同等級)Branka Vucetic、美國密西根大學吳賢銘制造科學冠名教授及機械工程終身正教授倪軍、德國工業4.0平台科學專家委員會會長助理 Yübo Wang、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國科學院院士熊有倫、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孟飛先生、ABB中國副總裁,數字化業務負責人李清源、大疆董事長李澤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企業規劃咨詢部總經理秦卓、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智能制造服務總監官祥臻等多位業界頂尖專家學者和企業高管前來參加。據初步統計,共有權威嘉賓30人參會,參加本次論壇總人數已經超過700人。

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未來制造”成為大會熱詞。随着以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拟現實為代表的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深度融合,我國在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儀器儀表等重大技術裝備領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在典型行業不斷探索并逐漸形成了一批可複制的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端服務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論壇演講環節,澳洲無線通信專家桂冠獎獲得者Branka Vucetic表示,5G技術對于工業物聯網乃至物聯網行業有着極大的應用前景。

李澤湘發表了“智能制造生态體系建設探索”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成功産品的必備條件是找到市場剛需、解決痛點,下一個風口将是機器人,包括傳統機器人、家庭機器人以及無人機等。談及成功打造機器人産品的必備條件時,李澤湘表示,産品必須經過無數次的疊代,從想法到市場,從硬體到軟體。

2018世界物聯網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圓滿落幕,“未來制造”成為大會熱詞

倪軍發表了“從全球的視角看未來制造”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影響未來制造的不止是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多因素的複雜問題,有環境、技術、政策等等。中國制造業發展面臨很多挑戰,環境壓力、人才壓力、教育壓力、技術壓力等等,但我國的制造業發展擁有良好的前景。外資投資對中國的制造業發展有比較重要的作用。

2018世界物聯網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圓滿落幕,“未來制造”成為大會熱詞

從PC時代的資訊互聯,到移動時代的人人互聯,再到今天的萬物互聯,“未來制造”将會是一個什麼模樣?ABB中國副總裁李清源這樣展望:“機器換人是智能制造的典型應用場景。過去,我們給機器程式設計讓它工作,現在我們通過技術手段教機器識别和操作,未來,随着人工智能技術覆寫研發創新、生态管理、品質控制的制造全鍊條,機器将擁有和人一樣的自學能力,并與人和世界形成更好的互動。”

活動現場,福建雙馳智能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古玮明表示:物聯網能把所有的裝置、傳感器、機器人都連接配接起來,對于裝置本身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有了這些資訊之後如何對生産過程進行持續的改善。而通過傳感器把資料資訊采集到雲端,實作從硬體到雲端的一個過渡,傳統制造業可以将自己的産品裝置通過傳感器與網際網路相連接配接。

以雙馳為例,這兩年雙馳聯手中國科學院積極研發腳型量測裝置,可通過3D實感機器視覺和柔性壓力傳感技術采集使用者的足部三維形态學特征參數和足底壓力分布特征,包括足長、足寬、足高、足底壓力,有無内外翻、扁平足等,經過大資料采集和雲計算分析,建立“中國人的腳型資料庫”,并可通過裝置個性化定制端口,依據使用者個人喜好進行鞋款的選擇,幫助建立企業生産制造鍊與使用者需求的傳輸鍊條,實作傳統制鞋業的規模化批量生産到小而美的個性化柔性生産。

2018世界物聯網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圓滿落幕,“未來制造”成為大會熱詞

随後,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智能制造服務總監官祥臻發表了“換道超車 讓中國模式走向世界舞台”的主題演講。介紹了海爾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表示該平台有1個核心、3大特征和4大能力。

2018世界物聯網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圓滿落幕,“未來制造”成為大會熱詞

在陣陣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論壇圓滿落下帷幕。希望通過此次智能制造論壇相關企業智能制造轉型關鍵技術、實施路徑和實踐經驗的分享,以及解決方案的讨論,為中國傳統制造業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實施落地提供了參考和路徑,更好的推動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和建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