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解ERP【62】财務管理篇:成本管理- 成本的決策支援與應用

作者:讓工廠管理變簡單
圖解ERP【62】财務管理篇:成本管理- 成本的決策支援與應用

成本的決策 支援與應用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指的是就是成本、銷量、利潤的計算公式:

利潤 = (單價 - 機關變動成本)* 銷量 - 固定成本總量

= 機關貢獻毛益 * 銷量 - 固定成本總量

= 單價-機關變動間接 * 銷量 - 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 固定間接

圖解ERP【62】财務管理篇:成本管理- 成本的決策支援與應用

上圖這個(4)明顯是廢話:1-變動成本率 + 變動成本率 能不等于1嗎?

本量利分析有以下的假定條件:

  • 所有成本都可以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 在一定範圍内機關固定變動成本和固定變動成本總量不變。
  • (這是一個假設條件,當機關變動成本變化不大時,按一個标準來計算)
  • 銷售價格不随銷售量變化。
  • 在一定範圍内産品品種結構是穩定的。

這裡本量利分析用于計算邊際成本和邊際毛益,對于政策支援,主要是還是上面的邊際貢獻和差量計算。(用于不同産品和不同解決方案的政策支援)

盈虧平衡點分析

圖解ERP【62】财務管理篇:成本管理- 成本的決策支援與應用

盈虧平衡點即保本點,超過這個點就是賺錢,沒超過就是虧本,就是這麼簡單。

盈虧平衡點即是總銷售額等于總成本時的銷量。

公式:

總銷售額 = 産品總成本

保本銷量 = 固定成本總量 / 貢獻毛益率

是這麼計算來的:

貢獻毛益 = 總銷售額(總産品成本) - 機關變動成本*産量 = 固定成本

貢獻毛益率 = 固定成本 / 産量(銷量)

銷量 = 固定成本/ 貢獻毛益率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 産品的價格高于變動成本的部分,在某個銷量時正好平衡掉固定成本的部分。此時意味着保本。此時也完成了一次資金周轉。

根據此公式:如何增加利潤呢?

a.提高機關産品價格

b.減少機關變動成本

c.減少固定成本總量

d.加大訂單産銷量

(以上這4點就是不通過計算也可以得出,很明顯的一個基本認知)

貢獻毛益率要根據曆史資料來得到,也就是從标準成本中得到。

圖解ERP【62】财務管理篇:成本管理- 成本的決策支援與應用

假如是屬于混合型的業務(産品和服務兼有),同樣還是計算兩方面: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總銷售額還是比較容易的,直接從财務那裡得到,或者從所有合同訂單合并。但是這裡就沒有機關成本的概念了,因為每個業務銷量/産量/銷售額都不一樣,就按總的計算。對于很多非線性的業務來說:本量利這個量是不太好計算的,我的方案是分開來算麼,産品按産品算,服務按服務算。這裡一般是MTS比較通用,MTO就需要變通來分析了,如果是訂單設計,最多算個本利分析。

預測利潤和目标銷量

2 PART

圖解ERP【62】财務管理篇:成本管理- 成本的決策支援與應用

在本量利分析的基礎上,設定各種變數,預測利潤和制定目标銷量。如果一些企業已經遠超盈虧平衡點,那麼目标就不是這個,而是更多的訂單和更多的産量。

(企業的發展或者高速發展階段,可能無時無刻都會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而需要的兩個必備條件是:一是能力,二是觀念。

能力方面:不要指望遇到的事情永遠在能力範圍以内,随着業務的發展和擴大,很可能幹的都是從未涉及的事情,那麼就需要根據業務的發展方向有計劃的去做能力計劃和能力培養,有些企業是這麼搞得:讓能力有結餘的人去研究和開發新的能力,也就是說:不是在搞業務,就是在搞研究-這裡的研究指的是為未來做的有關方面的準備,可能是技術性的,可能是收集資料,可能是市場調研開拓市場,搞搞宣傳,事情多着呢,也可能是能力分析,一句話:不是在掙錢,就是在掙錢的路上-做準備啊。

這個觀念來自于某一次一個大佬讓我去研究網上一個緩存資料庫,不是redis,反正是一個資料庫,聽都沒聽過,當然也沒有研究多深入,基本是把官網的介紹看了一遍就結束了,因為它是收費的,你知道怎麼用就可以了。反正不要指望和收費項目去拼技術:這是個成本問題,人家幾十号人花費數年搞出來的東西,你希望幾天能研究出什麼來?任何的産品和服務都是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你知道入口該投些什麼,出口該領些什麼,這兩方面才是屬于你自己的業務的關鍵。說白了,就是一道外協工序,你說我想了解的更多一些,當然更好,原則是隻要你複制不出來,還得花錢買。如果說做內建解決方案,這種外購或外協是很多的,重點在哪:是用自己的業務來建立标準體系。

業務誰都可以做,但是标準不是誰都搞得了的。

觀念方面:以前企業家的觀念是-不會的不做,不懂的不做。當資本湧入市場後,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不會的可以買或者買會的來做,不懂的就可以買或者買懂的人來做。當然這裡不扯資本,前提還是圍繞自己的核心業務來,橫向和縱向延伸。要想有所發展,肯定要涉及很多未知的困難和能力的不足,你不能說我做不來或者不做了。

一般做項目的人口頭禅是什麼:你先做。是吧,先做起來。如果去想,那是越想越難,畏懼之心就衍生了,最後放棄了。如果去做,難肯定是難的,問題也會有,但至少朝着目标前進了麼,那怕前進一步也是勝利啊。

這裡的觀念就是克服畏難情緒:不能說因為害怕做不好,害怕擔責任就不做了,專撿保險的做,一個雷電沖擊實驗斷路器擊穿成本是2,30萬,平均10到15個就有那麼一兩個擊穿的,有時候擊穿的一堆,那就不做檢測實驗了嗎?還得做,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要把擊穿的檢測出來,拖回去返工。(這裡的擊穿不是擊穿裝置,而是擊穿絕緣氣體,一般是氮氣,管壁上會留下高壓電擊痕迹點,對吧,擊穿了還是絕緣個毛啊,斷個毛路啊)

對吧,先做,先做起來。面對新業務、新技術、新産品、新能力等等,人都是和這些一同成熟的,甚至還有磨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面對很多,但是都要堅持。

我是感覺軟體方面其實試錯成本是極低的,比如說一些技術,你就寫嘛,多寫幾遍,寫的不對再改,實在不行整個項目删了重來,最嚴重也就是記憶體洩漏,連記憶體條都不用換。而一些根本沒有試錯成本的科目,你可以重複分析和計算,一直到搞成為止。啥意思?不瘋魔,不成活啊。

定價決策

圖解ERP【62】财務管理篇:成本管理- 成本的決策支援與應用

3 PART

在定價方面:可以使用完全成本定價法:就是本量利分析,或者使用變動成本定價法:

價格 = 機關變動成本 / (1-貢獻毛益率)

= 機關變動成本 / (1-(1-變動成本率))

= 機關變動成本 / 變動成本率

= 機關變動成本 / (1- (總成本-變動成本)/ 總成本)

= 機關變動成本 / ( 總成本/總成本 - (總成本-變動成本)/總成本))

= 機關變動成本 /(變動成本/總成本)

= 機關變動成本 / 變動成本 * 總成本

= 總成本 / (變動成本/機關變動成本)

= 總成本/ (平衡點)産量

= 總銷售額 / (平衡點)産量

= 保本價格

簡單數學運算,這裡算出的價格是保本價格,這裡的産量也意味着銷量或訂單量。

這裡的1代表總銷售額,也等于總成本,在盈虧平衡點上。這裡什麼什麼率都是相對于總成本或總銷售額的占比。

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導出一下盈虧平衡點的保本産量(銷售量)計算公式。

什麼意思呢?還是盈虧平衡點的理論,在某個銷量時,總銷售額減去變動成本結餘的部分正好平衡掉固定成本。即便将期間費用算在内,計算資金周轉的話,可以直接将期間成本計入固定成本中就可以了。

非線性的業務方式直接計算某個時間點達到盈虧平衡就可以了,比這個簡單。

這個盈虧平衡點計算還是挺有用處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