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Blender模組化,想做一個齒輪練習練習。
參考視訊: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123101/
視訊比較模糊,自己也是摸索了半天,記錄下過程免的以後忘記。
(1)安裝"Add Mesh: Extra Objects"插件,步驟:點菜單欄“編輯”-》偏好設定-》插件-》勾選上"Add Mesh: Extra Objects"
(2)切換到頂視圖模式“CTRL+數字鍵盤7”或者直接點選3D視圖右上角紅綠藍顯示的“藍色z”小圓圈。
(3)Shift+A添加物體或者點選添加,選擇網格-》Math Function -》XYZ Math Surface

(4)進入http://www.otvinta.com/gear.html網站,這個網站是可以輸入參數自動建構齒輪,設定齒輪Number of teeth為12。點選Calculate按鈕計算其他參數。如下圖所示:
(4)打開XYZ Math Surface的參數面闆,将網頁計算出來的表Tooth Profile的參數分别複制粘貼到參數面闆,如下圖所示:
(5) 關閉參數面闆,變換軸心點為“3D遊标”
進入“編輯模式”,按A鍵選中所有的點,再按Shift+D鍵複制一份,按Enter确認。再按Ctrl+M鏡像操作,按Y表示按Y軸做鏡像。再按Enter确認即可得到下圖所示的畫面:
(6)然後再對Y軸鏡像出來的線繞Z軸旋轉16.7079度,因為齒輪每個齒的兩條邊
根據網頁計算出來的參數是16.7079.
具體操作是:按下R鍵,然後按Z鍵,輸入16.9079數字,然後按Enter确認鍵,效果如下圖:
(7)取消點的標明,按Shift鍵選擇兩條線的最右邊兩個點,然後按F鍵,将兩個點連一條直線出來。如下圖:
(8)按A鍵全選所有的點,再按Shift+D鍵複制一份,再按R鍵,Z鍵,輸入30,副本繞Z軸旋轉30度。因為齒輪12個齒,兩個齒間距30度。如下圖:
(9)放大網格,按Shift鍵選擇如下的兩個點。
再按Shift+S選擇“遊标到->選中項”,然後按Shift鍵點選下面選中的點,使其不選中,如下圖:
(10)點選左邊工具欄的旋繞按鈕,點選旋繞,然後在旋繞參數面闆裡設定步數為16,角度為180度。如下圖:
(11) 先按Shift+C将遊标歸為到世界中心位置,按A鍵全選節點,按Shift+D鍵,按Enter鍵,按R鍵,按Z鍵,輸入30,得到副本旋轉30度的效果如下:
按照同樣的方法一直複制旋轉直到節點布滿一周。如下圖:
(12)按A鍵選中所有的點,按下E鍵擠出,在參數面闆z軸輸入3m
(13)然後放大一個齒輪按下面兩個圖選點,按F鍵連接配接平面:
(14)編輯模式下,按3鍵進入面選擇模式,按Shift鍵選中這兩個平面,然後再按Shift+D鍵複制,R鍵,Z鍵再輸入30度旋轉。重複11次直到如下圖所示:
(15)然後再按Shift+G鍵點選“區域”,全選剛剛複制出來的所有面。按下Shift+D鍵新增副本,再在參數面闆裡将z軸偏移參數改為-3m,如下圖所示:
這樣上下兩個面的齒輪部分就複制好了。
(16)按Shift鍵選中如下圖的12條邊,視訊中可以按Alt橋接選擇,我死活不行,無奈隻能一條一條選了。然後按Shift+S點選“遊标->選中項”将遊标移動到選中邊的中心。
(17)按下Shift+A鍵選擇“圓環”建立一個圓環,然後圓環的頂點數選擇24,是邊12的倍數,後面比較好操作。
(18)進入線選擇模式,選中圓環的兩個邊和如下圖對應的外圍的一條邊,按下F鍵建構平面。
進入面選擇模式,選中剛建立的面,同樣按上面的步驟shift+D複制,R+Z+30度旋轉。
(19)然後選中上圖的一個面,按Shift+G選擇“區域”全選複制出來的面,按Shift+D複制一份,設定Z軸偏移為-3m,如下圖
(20)進入邊選擇模式,選擇内部的圓環的所有邊,按E鍵,Z鍵,擠出面,然後設定z參數為-3m如下圖:
(21)最後用一張黃銅色的圖檔去渲染效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