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損益表(利潤表)編制 (by shany shang)

損益表又稱收益表或利潤表,它反映的是企業經營資金運動的動态表現,是一種動态會計報表,它反映了企業在一定期間内取得的經營成果及其配置設定情況。一定會計期間可以是一個月,一個季度,半年,也可以是一年,是以将利潤表稱為動态報表。

企業某個會計期期的經營成果通常表現為本期收入與費用配比而得出的利潤或虧損,它們是企業生産經營活動最終成果的展現。是以,為了及時正确地了解企業的利潤和虧損的實作情況,評價企業經營成果,損益表的編制成為每個會計人員必須做好的工作。

一、損益表的結構

損益表是以“收入一費用=利潤”這一會計動态平衡公式為基礎,分别列示收入、費用、利潤三大會計要素的各要素内容的運動,反映出企業利潤總額的形成過程。損益表由表首和主表組成。表首部分列示報表、編制機關名稱,反映的會計期間(月度、年度等)以及貨币計量機關等。由于損益表收入、費用、利潤要素項目的排列方式不同,就形成了該表的不同格式。常見的格式主表有兩種:單步式和多步式。

(一)單步式損益表

單步式損益表是将一定期間内的所有收入和所有費用分别加以彙總,兩者相減而得出本期淨損益。因為隻有一個相減過程,故稱單步式。單步式損益表的優點是,這類表一般采用上下加減的報告式結構,簡單易懂,避免了項目分類上的困難。但它不能提供中間性項目,如産品銷售利潤、營業利潤,而不便于報表使用者進行具體分析,也不利于同行業報表間的比較。

(二)多步式損益表

這種損益表便于了解企業利潤構成及各項目盈利狀況,評價企業各部門的經營業績。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多步計算求出當期利潤的,一般分為以下幾步:

1.以主營業務收入為基礎,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出主營業務利潤。

2.在主營業務利潤的基礎上,加上其他業務利潤,減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财務費用,計算出營業利潤。

3.營業利潤加上投資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等項目,計算出利潤總額,或稱稅前利潤。

4.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得到企業淨利潤,或稱稅後利潤。

二、損益表的編制

(一)損益表各欄目的填列

損益表是反映企業本期内從期初起至報告期末止以實作的利潤(虧損)情況為内容的财務報表。它是一種動态的報表,由表首、正表和補充資料三部分構成。表首的設定:企業名稱、報表的名稱、編制報表的日期、計量機關等基本資訊,應直接在表首相應位置填列。損益表的正表設定“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兩欄:

1.損益表中的“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報告期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額,主要是根據有關帳戶的發生額進行分析計算、填列。

2.損益表中的“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額,應根據收入類和費用類等賬戶的本期發生額填列,或根據結賬前的餘額填列。

◆注意:在編制年度利潤表時,要填列上年全年累計實際發生數額,并将“本月數”欄改成“上年數”欄。如果上年度損益表的項目名稱與本年度損益表不相符時,應将上年度報表的項目名稱和資料按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然後填列到本表“上年數”欄。

(二)損益表各項目的具體填列方法

報表編制完成後,可利用報表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核對,以确定報表的正确編制,如利潤表中的淨利潤以及利潤配置設定表中的未配置設定利潤應與資産負債表中的“未配置設定利潤”項目互相核對。

利 潤 表
日期:
項  目 行 次 本 月 數 本年累計數
一、主營業務收入 1    
減:主營業務成本 4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5    
二、主營業務利潤(虧損以“-”号填列) 10    
加:其他業務利潤 11    
減:營業費用 14    
    管理費用 15    
    财務費用 16    
三、營業利潤(虧損以“-”号填列) 18    
加:投資收益(損失以“-”号填列) 19    
    補貼收入 22    
    營業外收入 23    
減:營業外支出 25    
四、利潤總額(虧損以“-”号填列) 27    
減:所得稅 28    
五、淨利潤(淨虧損以“-”号填列) 3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