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制造業如何做好生産經營分析?

什麼是生産營運:

生産營運是指企業投入一定的資源,經過一系列或者多種形式的轉換,由此增加附加價值,并産生新的效益,最後以成品的形式産出并提供給社會的過程。

制造型企業發展的本質,就是提高生産效率和品質。在實際生産過程中,生産流程長,工藝複雜,生産環節衆多,如何保證生産品質,并提升生産效率,也成為了當下制造型企業管理的難點。

生産營運分析的難點:

1、随着智能制造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單靠人力現場的督查,已經無法滿足理想的控制狀态,是以很多企業引入了智能制造裝置,例如mes、erp、aps等系統來監控生産過程。

業務系統的介入,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每天産生大量的生産資料,但是業務系統資料使用率低,無法快速通過資料發現影響效率的原因,進而影響了生産進度,或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費。

2、制造型企業都有例會,開會時所用的資料,大多都是依靠人工,耗費很長時間去整理集合,資料反映的問題往往都是“前一段”時間的生産情況,這對實際的生産營運分析是有一定程度的滞後。如果出現問題,那麼在批量生産過程中,随之就會出現更大的成本輸出。

3、沒有人比資料知道得更多,往往在實際生産營運分析中,依舊依靠經驗主義,忽略資料背後的真實原因。

如何做好生産營運分析

1、建立高效準确的資料整合管理平台

懂技術的人員不懂産線情況,不懂業務;懂業務的産線從業人員,不懂技術。分析的前提是記錄和存儲資料,高品質的生産營運分析必須打通工廠技術人員以及産線資料。

做到業務系統的資料輸出和産線生産情況的全方位貫通,高效、準确的擷取資料源是第一步。

建立資料管理整合平台最大的好處就是,管理層無須下達生産現場,通過可視化看闆,就能準确了解産線正在發生什麼,比如産品所使用的材料、裝置,産品檢測的資料和結果以及每個工序生産的時間、人員等資訊。

2、通過對資料的診斷性分析,挖掘影響生産的根本原因

擷取準确的全量資料是第一步,其次就是依據同行業正常參考名額及往期資料對資料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快速判斷當下生産情況是否正常,更能及時發現資料異常,進而指導生産。

3、利用資料去改善生産,比如原材料、供應商等問題

摒棄以往依靠經驗主義決策的模式,資料會發聲。以生産品質分析為例,我們都知道影響品質的6要素,人機料法環測, 如何利用資料去高效分析并處理品質異常,我們來看廈門廈順鋁箔有限公司是怎麼做的?

(1)生産情況分析:各工序生産情況、裝置停機記錄、員工交接班記錄、卷損失分析等

(2)品質分析:對各缺陷走勢進行分析、各工序品質情況分析、原輔料品質分析等

(3)生産過程分析:厚度控制情況,關鍵控制點的工藝參數分析等

(4)客訴與訂單分析:缺陷處理方案分析、投訴占比分析、缺陷原因分析、訂單準時出入庫記錄分析等

(5)裝置故障分析:對裝置廠商分析、裝置維修情況分析、裝置備件情況分析、裝置使用人員分析等

制造業如何做好生産經營分析?

大區品質分析:探索品質分布與區域、車型、專員、供應商等因素的關系

制造業如何做好生産經營分析?

項目圖例:品質問題與專員、車型、供應商、時間等因素的關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