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配電智能運維系統架構

作者:易電務配電智能運維

随着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發展,企業配用電管理在經濟性、持續性、可靠性上提出了挑戰。傳統末端配電和運維方式因其局限性而難以适應使用者數字化、智能化管理,而使用智能、高效的配電運維方式,可以解決企業配電室運維的各項難題。

配電智能運維系統架構

1、背景易電務•配電智能運維•智能電力監控系統•15年國網電力資訊化技術積澱

目前商業樓宇、工業園區等都是用電大戶,能耗比較較高,但很多物業配電室内電氣運作維護通常由傳統人工巡檢方式進行,由于運維人員專業能力及檢測手段有限,配電室内電氣裝置的異常情況無法及時發現。即使在配置了scada的配電室内,因為測量裝置監測範圍的局限性,對于開關櫃及變壓器運作過程中的安全隐患也無法預警和幹預。且随着傳感器技術和現代資訊技術的發展,易電務智能配電運維系統通過對配電室内電氣裝置、能耗計量采集及用電環境的全面監測,利用大資料、雲計算和網際網路技術對配電室裝置進行遠端智能監測服務,通過對裝置運作狀态和用電負荷的實時監測,可以實作對裝置實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和維護。

2、傳統配電運維管理痛點

采用傳統運維模式,處置能力不強

維修電工技能水準不足,缺乏專業性專業化團隊支援

無法保障企業電力安全運作整體水準

難以預防裝置故障發生用電事故

維保成本較高

配電智能運維系統架構

3、建設方案易電務•配電智能運維•智能電力監控系統•15年國網電力資訊化技術積澱

基于使用者配電室現場條件,可以進行充分利舊,通過采集高壓開關櫃内測量及運作狀态、直流櫃内測量及運作狀态、高壓計量櫃内用電量、環網櫃内開關狀态、低壓櫃内測量及斷路器狀态、電容器櫃内測量及電容器投切狀态等。在低壓櫃内增加溫度、煙感采集功能,在配電室内增加溫濕度及水浸等環境監測。資料統一送至智能配用電管理雲平台。系統采用物聯網+大資料+中台化+微服務架構,實時監測配電室運作狀況,使用者通過WEB或手機APP通路配電室内資料,系統對配電室内裝置運作異常及時預告警,結合區域線下運維搶修服務站提供現場服務或技術支援。實作配電室的無人值守、少人值守,實作對配電運維情況的實時監控、大資料分析和故障資訊的報警提示,終達到安全可靠、集中監控、定期巡檢、現場缺陷處置、事故搶修、定期預防性試驗的配電智能運維管理模式。

4.采集和監測的資料名額:

電量參數:有功電量、有功電度、無功電量、無功電度、峰谷平電量等;

電力參數:相電壓、線電壓、相電流、線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需量、功率因數、頻率等;

電能品質參數:諧波電壓(2-32次)、諧波電流(2-32次)、三相不平衡度、電壓偏差、頻率偏差、零線電流等;

用電異常事件主要包括:過流、過壓、短路、失壓、缺相、跳閘、溫升、停電等。

配電室環境參數:溫度、濕度等;

智能配電監控系統結構圖:

配電智能運維系統架構

通過網關,可以把客戶配電室現場的微機保護、智能電表、計量表、攝像頭、傳感器等硬體資料,通過符合國标電網标準的資料協定,連接配接到專門的網關子產品,完成現場的資料采集,同時實時把資料通過5G/4G上傳資料到私有雲平台,進而通過雲平台,完成各種資料的整理、挖掘、預判,通過易電務智能配用電管理雲平台,可以為使用者配用電管理提供高效的遠端配電資料采集管理、實時運作監控、專家資料分析、APP移動管理,并出具自動化分析報告、統計報表,及時、準确、高效的響應使用者對資料的分析統計和運維分析報告。

易電務•配電智能運維•智能電力監控系統•15年國網電力資訊化技術積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