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國家品牌”更具世界影響力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産生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後,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并強調,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宏偉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我們要隻争朝夕,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堅持守正創新,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争精神,勇于攻堅克難,不斷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堅定曆史自信”,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外學界掀起了熱烈讨論。其中,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以及文化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的作用等話題,本報記者采訪了首都師範大學國别區域研究院克羅地亞籍副教授白伊維(Ivica Bakota)。

中國“國家品牌”更具世界影響力

  ■白伊維(Ivica Bakota) 受訪者/供圖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新中國成立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中國共産黨的十八大以來實作了理論和實踐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在您看來,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式現代化有何不同?

  白伊維:今天在輿論中雖然常常能聽到“西方式”現代化,但我認為“西方式”現代化并不是單一的。來自西方的現代化道路衆多,近一百年來,西方誕生了許多不同甚至互相沖突的現代化建設模式。是以,包括中國式現代化在内,世界現代化模式都不應隻針對一個“西方式”來比較。如果“西方式”現代化的原意是指“某些西方大國奉行肆無忌憚的資本主義,并将其從本國推行到開發中國家、第三世界國家,進而形成一種以發展差距大、耗費能源、剝削廉價勞動力為主的體制和為資本利益服務的模式”,那麼,我認為,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的中國式現代化恰恰與這種現代化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是指全面深化改革,實施扶貧、縮小社會貧富差距、促進收入配置設定更加公平的一系列政策,鼓勵中産階層壯大,實施環境保護政策,促進可持續發展,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必須努力在更公平的現代化中解決。此外,在我看來,中國式現代化在國際上也非常重要。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旨在對目前的全球安全、能源和供應鍊危機作出反應,尤其是特别關注危機期間的“落後”國家和地區。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意味着漸進的社會主義“中國化”程序,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内容的不斷豐富與完善,中國更有信心向其他國家展示自身的現代化經驗和模式。

  《中國社會科學報》:曆史與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寶貴财富,精神富有與物質富足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您如何了解曆史和文化在推動現代化建設中所起的作用?

  白伊維:曆史和文化推動國家繁榮的例子有很多。“英國議會制”“意大利文藝複興”“德國古典唯心主義”“海地革命”“不丹幸福指數”“突尼西亞迦太基古城遺産”等,都是本國曆史與文化通過不同方式互動而産生的“國家品牌”。這裡的“國家品牌”可以了解為一個國家在全球競争中對其曆史和文化的繁榮現象進行戰略性管理的概念。這不僅是對外宣傳的同義詞,也不僅限于一種對外的“公共外交”,即借用自己曆史和文化的“競争優勢”在國際舞台上提升影響力。中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輝煌的文明、獨立自主的意識形态和獨特的政治體制,具有很好的塑造“國家品牌”的前景。

  文化與文明可以解決國際社會的“劃時代”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報》:世界包含多種文明,您如何看待不同文明和文化給人類進步帶來的影響。不同文化之間是否能夠互相借鑒,和諧共生?

  白伊維:我認為不同文化之間完全能夠互相借鑒,和諧共生。作為一名在華工作的外籍教師,我的經曆也能證明,世界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盡管不同文明和文化在政治、外交、意識形态或其他層面上會存在分歧或差異,但我們應該注重共同利益,這與合作共赢、求同存異的邏輯密切相關。這應該是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間交往與互鑒的主要推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報》:目前,人類面臨各種全球性挑戰更加嚴峻。應對這些挑戰,既需要經濟和科技的力量,也離不開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對此,您如何了解?

  白伊維:我認為,這兩種力量能解決目前國際社會兩個關鍵的“劃時代”問題:我們是朝着更加互相依存、互相保障發展和安全的方向前進,還是維持目前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現狀?我們是基于合作、對外開放、多邊主義,還是基于脫鈎、保護主義、“友岸外包”及由此産生的分裂來定義全球關系?這些問題不僅在疫情期間流行,随着俄烏沖突等一系列事件演進,對這些問題的讨論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積極發揮人類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對建構全球發展共同體十分重要。因為每次危機和對抗來臨時,最弱小和最貧窮的群體都要為此付出最沉重的代價。唯有堅持命運與共,堅定不移地緻力于全球利益、共同發展和共同安全,不能用“大陸優先”來替換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承諾,不在國際關系中建立一些“專屬俱樂部”,才有助于破解一系列世界性難題。

  中國文化的國際化正在經曆轉型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認為中國在文化建設方面與過去相比有哪些發展?

  白伊維:我認為,中國文化的國際化程序正在加速。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近十多年間孔子學院在世界範圍内遍地開花,中國演員更積極地與他國演員合拍好萊塢電影,中國在外交上支援和發起全球或區域合作倡議等,都證明了這些發展。近十多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不少中國的文化産品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世界知名度。下一階段,中國已經國際化的“品牌”會逐漸變為世界各國人民生活中熟悉的産品,例如國術、《孫子兵法》、中國美食,它們已經成為“後意識形态”世界中的熟知産品,中國可以從其博大精深的曆史和文化儲備庫中進一步挖掘出更多這樣的新産品。但是,關注“後意識形态”時代的文化品牌,并不意味着忽略本國的制度和價值觀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性。從“文化軟實力”發展角度出發,中國有更多機會在國際舞台上宣傳自己主張的基本價值觀,如尊重各國主權、和平共處等觀念。

  《中國社會科學報》:近年來,中國與克羅地亞在文化交往方面有哪些進展?

  白伊維:在中國和克羅地亞30多年的合作中,兩國互相尊重、互利共赢,不斷加強和深化合作。作為東南歐國家,克羅地亞正在參與中國的對外合作倡議,作為歐盟成員國,克羅地亞也在參與歐盟共同的對華政策。在中克合作的背景下,兩國簽署了多項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協定,促進了雙方學生、學者和藝術家的交流。科技和基建是中克合作的優先領域。2022年,由中國路橋集團承建的克羅地亞佩列沙茨大橋開通,這一項目既展示了中國企業在工程建設上的高超技術,也符合克羅地亞的綠色發展目标,相關的旅遊項目正在等待着全面實作。總體看來,兩國這些項目成功樹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典範,這種合作模式既有助于一方的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又為另一方高品質的建築服務和精湛的工程建設提供了展示機會,進而幫助中國企業進入更廣闊的歐洲市場。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雙赢,也是兩國在促進合作上的好榜樣。

  《中國社會科學報》:關于中國式現代化以及文化建設,您還有哪些進一步的看法?

  白伊維:與不少歐洲發達國家一樣,中國正在慢慢進入人口持續下降的階段。大多數國家在剛開始面對人口和勞動力減少的問題時,制定了旨在吸引外籍勞工并促進他們融入當地社會的一系列政策,在嚴重的老齡化社會背景下提高國家的全球競争力。從長期來看,盡管國情不同,但中國可能不得不面臨這種選擇。現在可以開始考慮如何讓外籍居民更深入地融入中國社會,這不僅能共享,還能共建中國的文化發展成果。

作者:記者 趙琪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