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從上次我說了幫大家編寫量化政策以來,有很多朋友聯系了我,但是最終達成交易傳遞使用的也就隻有寥寥數人。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作者:門客政策

自從上次我說了幫大家編寫量化政策以來,有很多朋友聯系了我,但是最終達成交易傳遞使用的也就隻有寥寥數人。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缺乏做生意的經驗。我本身是理工科出身,畢業後一直從事碼農工作,整天和機器打交道,平時和人打交道也是直來直去,有事說事沒事拜拜的那種,還欠缺客戶關系維護相關的經驗和服務意識。

第二,客戶的需求多樣、模糊、不确定,且不一定完整,導緻溝通成本高且難以落地。在和與我聯系的這些朋友的交流中,有一些朋友希望識别特定的量能,有的朋友希望識别市場的轉折點,有的朋友希望識别某種特定的K線形态,有的朋友希望識别特定條件的漲速,有的朋友想找多周期共振點,有的朋友還拿别人的信号截圖問我能不能實作等等,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幾乎沒什麼可複用的邏輯,基本上每個都得單獨寫。

和這些朋友的交流中,有少數幾個朋友邏輯清晰完整,目标明确,實際我能傳遞的也就隻有他們的政策。當然有些朋友雖然也滿足條件,但是由于平台或其他的限制也導緻無法傳遞。

大部分的朋友很難将自己的交易邏輯描述清楚或者說描述到我認為足夠量化的地步,說的大多是一種感性認識。比如說“放量突破”,平時的交流中當你聽到這四個字時大腦會自然浮現出一些你以為的放量突破的圖形,然後你也會按照這種圖形去市場上搜尋滿足這種形态的場景。但是在量化的世界裡,放了多少量算是放量首先要有個參照,就是跟誰比的問題,即标準,其次是度量,即具體的值,比如說放了一倍量兩倍量,還是1.5倍這些都得明确。再說突破,如何才叫“突破”,突破十周期内的最高?還是突破當天最高還是突破5周期均線,這裡面有一個時間和空間的次元标準。這些如果不能明确量化就無從談起。

鑒于以上情況,我決定還是換一種思維,也就是我以前說過的産品思維。我來找典型場景,然後将這些典型場景量化最後傳遞給有這方面需求的人。當然我并不提供那種所謂的穩赢正向政策,誰信誓旦旦給承諾穩赢我覺得要大家小心不要被PIAN了。我僅提供某種通用交易場景的信号提示,想達到某種效果可通過調整參數設定。需要特别強調的是:僅一種信号提示,僅是一種信号提示,僅是一種信号提示。僅供參考,不具備交易指導,依據此實盤操作盈虧自負[呲牙],另外補充一點,邏輯清晰完整的定制化量化政策編寫依然也是可以接的。

自從上次我說了幫大家編寫量化政策以來,有很多朋友聯系了我,但是最終達成交易傳遞使用的也就隻有寥寥數人。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自從上次我說了幫大家編寫量化政策以來,有很多朋友聯系了我,但是最終達成交易傳遞使用的也就隻有寥寥數人。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自從上次我說了幫大家編寫量化政策以來,有很多朋友聯系了我,但是最終達成交易傳遞使用的也就隻有寥寥數人。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