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業團隊的建設與管理 第四篇

作者:Moonling

1.團隊的建構與發展規劃

共同的願景是創業團隊的基礎 - 團隊成員擁有共同願景可以增強團隊成員的穩定性

創業團隊的初始成員應該是因為擁有共同的目标願景而組合在一起,進而開展創業活動,這樣,才能在創業過程有效地減少分歧,将團隊的力量進行最大程度的發揮。

v明确方向:建構創業團隊共同的發展藍圖并解決再發展過程中的目标不明以及價值差異的問題,進而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互相協作,增強團隊間的穩定性。(創業之初就确定團隊目标,并且堅定信心以及為此而奮鬥的決心,進而也促使合作者在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更加理智)

v明确成員定位:确定團隊的上司核心,将團隊發展的具體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确下來,同時要明确各成員在團隊中的具體職責,并給予相應的權利,保證各成員之間目标的一緻性。

v明确職責:在團隊發展中團隊成員要嚴格按照自身職責開展創業活動,遵守創業之初确定的規則,以保證團隊的結構穩定,促進項目順利推進。

價值觀達成共識産生的正能量

個體對團隊價值觀認同度越高就越容易獲得滿足愉悅,而這種滿足愉悅是一個人能夠最大限度為團隊目标實作做出貢獻的動力。

團隊的價值觀被多數成員認同,團隊的價值觀更容易統-,團隊更容易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如何達成團隊價值觀的共識

1.團隊上司者價值觀的引導;

2.規章制度與工作标準的建立;

3.團隊成員之間的互相磨合,即求同存異的過程

創業團隊的發展規劃

1.創業團隊在組建前要制定好成員規劃,成員的能力要涵蓋營銷,技術和管理三個方面。

2.創業團隊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要根據需要及時調整創業團隊成員結構,及時吸納補充成員(創業過程中的小夥伴離開,或者創業過程中企業發展對于人才更高标準的要求)。

3.創業團隊再發展過程中,需要進行團隊維護,確定互相間的信任與溝通,不斷鞏固與強化團隊目标與團隊價值觀。

2.創業團隊成員的角色與工作分工

比如創業初期的産品定位與産品原型設計,這個工作并不能嚴格落實到某一個職位甚至某一個人來獨立完成,它更應該是一個集體智慧的産物。

創業中的産品、研發、營運、推廣有序地組成一個整體, 每個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能力,找到其中自己有能力并應該解決的問題,并為最終的目标實作做出貢獻。

在創業活動中責任要清晰,可也要搞清楚為什麼要讓責任清晰,那是因為事兒實在太多,不清晰就可能出現工作的空白,工作就容易混亂,團隊無法形成戰鬥力,進而影響創業效率。

創業最重要的并不是嚴格按照職責約定好的去做事,而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個成員的能力,使各種能力的組合推動創業活動的開展。

成員分工原則:以工作為方向,以能力為依據,以認知為基礎。

管理學家梅雷迪斯貝爾賓研究發現,每個成員都具有雙重角色,其一是職能角色,是工作賦予各人的“任務型”角色;其二是團隊角色,是由個人氣質、性格所決定,在工作集體中經常自然流露的“協作型”角色。

一個成功的團隊首先應該是九種角色在三類工作中的綜合平衡。團隊需要的不是一個個平衡的人,而是能夠在組合起來以後平衡的一群人。

注意事項:

u容人所短、用人所長:人無完人,在團隊内不可能讓一名成員即是智多星又是外交官還是完美者。

u尊重差異、優勢互補:在團隊内對于一份給定的工作,完全合乎标準的理想人選幾乎不存在,沒有一個人能滿足我們所有的要求,但是一個由多人組成的團隊可以做的相對完美。

u增強彈性、主動補位:團隊成員之間的相容性對團隊的功能至關重要,在團隊組建過程中要求團隊成員的職能角色和團隊角色達到平衡,最佳的組合方式要依據團隊的目标和任務而定。

3.創業團隊的團隊架構與5P要素

案例分析(任正非團隊) 軍事啟發

要努力做好客戶界面,就必須形成若幹面向客戶的“鐵三角”作戰單元,即以“客戶經理”、“ 解決方案專家”、“傳遞專家”組成的工作團隊。

基層作戰單元在授權範圍内,有權力直接呼喚炮火。

一線的作戰,要從客戶經理的單兵作戰轉變為小團隊作戰,而且客戶經理要加強管理營銷四要素(客戶關系、解決方案、融資和回款條件以及傳遞)的綜合能力。

軍隊是消滅敵人,企業就是擷取利潤。鐵三角對準的是客戶,目的是利潤。鐵三角的目的是實作利潤,否則所有這些管理活動是沒有主心骨、沒有靈魂的。當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授權是需要定期維護的,但授權管理的程式與規則,是不輕易變化的。

鐵三角的精髓是為了目标,而打破功能壁壘,形成以項目為中心的團隊運作模式。給下一階段組織整改和團隊建設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鑒,公司主要的資源要用在找目标、找機會,并将機會轉化成結果上。

l團隊的目标必須是鮮明的;

l團隊的工作是有計劃的;

l團隊每個成員是有明确的工作定位的;

l團隊成員之間是有分工協作的;

l團隊及成員的工作也是有授權的。

創業團隊的5P要素:創業團隊在進行創業活動過程中需要明确的目标、人員合理分工、準确定位、劃分權限和制定實施計劃。

Ø目标(purpose)

團隊應該有一個既定的目标,為團隊成員導航,指引前進的方向。沒有目标,這個團隊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團隊的目标還可以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具體分到各個成員身上,大家合力實作這個共同的大目标。

Ø人(people)

團隊是由人組成的。人是構成團隊最核心的力量.确定團隊目标,定位,職權和計劃,都隻是為團隊取得成功奠定基礎,最終能否獲得成功取決于人。

Ø定位(place)

團隊的定位包含兩層意思:

一是團隊的定位:創業團隊在整個産業生态中處于什麼位置,什麼因素會對團隊創業成敗産生影響,哪些因素有利于團隊的整體提升。

二是個體的定位:創業團隊的成員在創業活動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個角色定位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變化。

Ø權限(power)

l明确團隊中成員的權限是非常重要的,會影響到團隊的效率與品質。

l團隊中上司人的權力大小跟團隊的發展階段相關。一般來說,團隊越成熟,上司者的權力相應越小,在團隊發展的初期,上司權是相對比較集中的。

l整個團隊權限主要是指決定權、如财務決定權、人事決定權、資訊決定權、臨時處置權等。

l有了定位、有了權限,才能使團隊中的每個成員的能力得以發揮,才能推動創業活動的程序。

Ø計劃(plan)

計劃的兩層面的含義:

1.目标最終的實作,需要一系列具體的行動方案,可以把計劃了解成程式之- -。

2. 按計劃進行可以保證團隊的進度。隻有按計劃操作,團隊才會有步驟地接近目标進而最終實作目标。

4.創業團隊人員的招募方法

1.确認所需招聘什麼樣的人才

通過團隊中的工作分類、角色定位、崗位定位和能力分析,結合以創業團隊的業務進展情況梳理出招募人才的需求。圍繞這個需求,進行人才畫像(知識,經驗,能力和工作願景),将人才需求明确下來。

2.找到“同樣味道”的人

味道就是蘊含在每個人特質裡的“創業基因”

擁有創業精神的人可以在摸索中帶領團隊打出一片江山,當他具有這個特質的時候,就可以創造出一個環境去實作他想實作的事情,這就是味道,也會決定一個人在公司能不能夠長久的發展。

3.如何對人才進行判斷與評估

目标選材基本法Star

S-Situation即(情景):問當時的情形當時發生了什麼;

T-Task即(任務):問在這個情形下要實作的目标是什麼;

A-Action即 (行動):問你采取了什麼行動,怎麼做的;

R-Result即(結果):問你最後取得了什麼結果。

問問題的時候不要問如果,因為問如果考察的不是實際能力,而是他能言善辯的能力。是以在判斷應聘者的知識、經驗和能力的時候,要全部都問過去發生了什麼從這個人過去的事情裡面去推斷他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并據此可以判斷他能否成為你創業的夥伴。

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應聘者對問題的反應,他是在思考還是在想象,是在回憶還是在創造,如果比較難想象的話可以模仿,通過模仿判斷他是在思考還是想象。

企業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組織文化”,因為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會有不同的關鍵點,比如初創期的團隊有一個特性就是人員高位低用,而且普通薪酬會低于市場平均水準,如何與這些人工作呢?核心點就在于文化。

打造一個具有家文化的創業團隊,比如加班到12點的時候一起吃個燒烤喝個啤酒,錢少點也沒關系,為的是我們的共同僚業。

快速成長期時需要低位高用,對于之前畫的餅(願景),這個時候要逐漸實作要讓員工覺得跟着你是真正有肉吃,建立信任他們才能長期跟你跑下去,其次是關鍵崗位有人一夫當關,之前家文化,靠兄弟,如果在快速發展期還是按照家文化,兄弟文化進行的話,這個将會成為團隊發展的阻礙。

成熟期,公司變大也需要建立人才梯隊,建立組織能力,老闆角色也需要轉變,老闆應該之前從事具體的業務轉變成一個建立環境,建立文化,建立土壤的人員,因為公司人員多了,HR要防止公司文化稀釋,看看最開始的文化和架構是否還在。

創業公司與成熟公司在選人上的最大差別就是成熟公司選人是買方市場,公司占主導地位,對人才挑挑揀揀;

口碑傳播是創業公司招募人才的有效途徑,在業務夥伴中挖掘人才也是可以考慮的途徑,其實說了這麼多方法與管道,你最應該記住的是創業團隊成員的招募, 實質上是你價值觀的傳播,大家認可你和你的事業,就有了統一價值觀的基礎,就能夠推動你的創業更加順利的進行。

5.分析自己創業團隊的優勢與劣勢

SWOT分析法

用來确定企業自身的競争優勢、競争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而将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内部資源、外部資源有機的結合起來的種科學的分析方法。

态勢分析 調查列舉 矩陣排列 系統分析 決策性結論

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确的研究,進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

創業團隊的建設與管理 第四篇

6.創業團隊的組織建設

創業團隊分類:

自我管理型組織-扁平化團隊管理

自我學習型組織-20世紀90年代管理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一種具有強勁生命力與競争力的

組織模式。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彼得.聖吉(PeterMsenge)創立了學習型組織理論。

大家通過不斷共同學習,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全力實作共同的抱負。

使組織成員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和習慣,使組織成員共同描繪組織新願景并轉化為實作新願景的學習動力,建立和完善能使學習持續發展的良好機制(主要為學習體制和激勵體制)營造學習共享和互動的組織氛圍,提供多種學習途徑和相應的硬體設施,時學時新、不斷創新。

自我學習型團隊 - 五項技能和五種方式

1.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願景 4.團隊學習 5.系統思考

1.系統思考 2.自我超越 3.心智模式 4.共同願景 5.團隊學習

自我學習型團隊 - 優點

扁平的組織結構,則即從最上面的一決策層到最下面的操作層,中間間隔層次極少。

盡最大可能将決策權向組織結構的下層移動,讓最下層機關擁有充分的自主權,并對産生的結果負責。

企業内部形成互相了解、互相學習、整體互動思考、協調合作的群體,産生巨大的持久的創造力。

創業團隊的建設與管理 第四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