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會計基礎:前言》學習筆記

起因

      接手财務報表的需求三個月了,每次對賬都不那麼順利(差距也可能是幾萬,也能是1元,不管怎麼樣要對平,沒到月初對賬的幾天都腦仁疼),本次财務有提攜改進的需求,目的是為了對賬友善些。但是這是問題的表象,如果我基礎知識不足,那麼就在實際應用中不能深入了解問題,進而無法觸及問題的本質。

     我反思了上面的問題,表象是财務要在彙總表加個字段或者新增個XX流水明細。根本原因是目前确失了賬務系統,隻有支付系統的支付能力。是以在沒有系統支撐的情況下,隻能靠SQL導資料,财務人肉對賬,對平後手動導入到金蝶财務系統。那麼沖突就變成了如何開發賬務系統來滿足需求,就需要了解相應的會計知識(因為技術人員本身對于業務系統熟悉)。感謝财務小姐姐提供的學習資料。

  本文内容參考《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考試輔導教材2018版,但是不以《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為目的(考試需要考《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兩門),以應用為目的。了解需求,設計系統,最終落地實踐驗證為方向。

作為非專業的0基礎的,很有必要看書掃盲。

學習目标:

掌握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會計科目與賬戶、借貸記賬法及會計要素的核算。

熟悉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賬務處理程式。

内容章節:

一 總論

二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三 會計科目與賬戶

四 複試記賬

五 會計要素的核算

六 會計憑證與會計賬簿

七 賬務處理程式

八 财務報告

總論

 一 會計的概念:

  會計一貨币為主要計量機關,反應和監督一個機關經濟活動的一個經濟管理工作。會計按照報告對象不同,分為财務會計(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側重于外部,過去資訊)與管理會計(側重于内部、未來資訊)。

二 會計的職能:

  基本職能包含:會計核算 和實施會計監督兩個方面。

會計核算職能是指以會計以貨币為主要計量機關,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确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為各有關方面提供會計資訊。會計核算 内容主要包括:

  1.   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   财務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   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  資本和基金的增減。
  5. 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 财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 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它事項。 

實施會計監督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

會計核算 和實施會計監督 是相輔相成的,會計核算 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會計監督是會計核算的保障。

拓展職能跳過不在貼出啦。

 三 會計基本假設

3.1 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确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範圍。

 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就是會計主體,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3.2 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将來,企業将按照目前的規模和狀态持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3.3 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将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産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幹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曆起訖日期(1月1号-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持續經營是會計分期的前提)

3.4 貨币計量

   貨币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進行會計确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币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産經營活動。

四 會計基礎

  會計基礎,是指會計确認、計量、報告的基礎,具體包括權責發生制和首付實作制。

權責發生制,是指收入、費用的确認應當以收入和費用的實際發生而非實際收支作為确認的标準。

   隻看定義有些抽象不好動,看下說明:權責發生制是以權利和責任的發生來決定收入和費用歸屬期的一項原則。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經收到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一切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于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任永平,楊佳春,陶瓊.《基礎會計學》:立信會計出版社

收付實作制亦稱“收付實作基礎”或“現收現付制”。是“權責發生制”的對稱。在會計核算中,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到或付出作為計算标準,來确定本期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方法。

  我國預算會計都采用收付實作制,因為它能真實地反映當年的預算收支實際執行結果,既能避免預算上的虛假平衡,又便于資金排程和統籌使用。

 王文元,夏伯忠.新編會計大辭典:遼甯人民出版社

與收付實作制的比較:

1.計算出來的收入和費用金額不完全相同;

2.計算出來的盈虧數字的準确程度不同;

3.會計核算不完全相同。

以下内容參照百度百科,兩種支付的優缺點及為啥目前兩種制度并存,書上一筆帶過。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作制的差別有以下四點:

1.概念不同:權責發生制是相對于收付實作制而言的。

權責發生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歸屬本期為标準來确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

收付實作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在本期實際收到或付出為标準确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

2.弊端不同:

權責發生制的優點是科學、合理、盈虧的計算比較準确,但缺點比較複雜;

收付實作制的優點是處理手續簡便,缺點是不科學,對盈虧計算不準确。

3.使用範圍不同: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我國企業都采用權責發生制,但我國的行政機關仍然普遍采用收付實作制。

在同一期中,對于收入成本費用要按照權責發生制确認,但對于收到的政府補貼,稅收返還一般要根據收付實作制,于實際收到時确認。

4、會計期末處理方法不同

權責發生制是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以“應收應付“為原則入賬,不論款項是否實際收到或支出。

收付實作制則以”實收實付“為原則入賬,已實際現金的收到和支付為衡量标準。

 四 會計資訊品質要求

  可靠性、相關性、可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

内容很多,後續的進入分章節展開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