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醫藥集團總會計師楊珊華:争做世界一流财務管理體系引領者

作者:英才元
中國醫藥集團總會計師楊珊華:争做世界一流财務管理體系引領者

本文作者 | 沐陽

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建設一批“産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十六字标準生動描繪了世界一流企業秀麗藍圖。

站在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加速推進,一批主導全球産業鍊、生态鍊、價值鍊的龍頭企業正在湧現。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是其中的典型示範。

從産業體量來看,國藥集團首屈一指。2022年《财富》世界500強排名,國藥集團位列第80位,進入全球百強,位居全球制藥企業第一位。2021年,集團營收首次突破70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1000億元。

國藥集團認真貫徹黨中央“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雖已跻身世界百強,仍然始終不斷上下求索、精益求精。其中國藥集團的财務管理體系建設有諸多成果值得企業效仿借鑒。為此,《英才》記者采訪了國藥集團總會計師—楊珊華。

自謙為“賬房先生”的楊珊華,是從業30餘年的财會老兵,在财務領域屢獲殊榮,包括“全球管理會計2020年度财界領袖”和“2020中國CFO年度人物”第一名。2023年1月,楊珊華因為業績突出、表現優異獲得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通報表揚。他一路帶領國藥集團财務團隊披荊斬棘,不斷用創新和實踐豐滿着國藥集團實作世界一流财務管理體系的暢想。

一流體系 體制先行

2022年3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财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下發後楊珊華根據多年理論、實踐經驗,結合國藥實際從财務管理體制、資金管理體系、會計與報告體系、财會監督與風險控制體系、提質增效體系、财會人才體系等方面進行了總結與思考,并撰文在核心期刊發表,成為世界百強企業中第一個系統總結世界一流财務管理體系建設探索實踐的“領軍人”。

國藥集團财務管理體系建設難點在于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超過90%,比一般央企股權更加多元化。而且體量龐大,下屬機關1650餘家、旗下财務會計工作者8300餘名,複雜的股權結構加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特點,要探索一套适合自身發展的财務管理體系,難度可想而知。

在楊珊華看來,世界一流的财務管理體系一定是制度先行,先解決财務權利的配置設定問題。世界500強企業中大多數公司實行集權型财務管理體系,但對于股權多元化且高度市場化的國藥集團而言,更适合的是強管控分權型的财務管理體系。例如,國藥集團下屬企業(非上市公司)投資1億以上,下屬上市公司投資3億以上,均需上報集團審批。楊珊華認為,世界一流的财務管理體系并不一定必須和大多世界500強企業體系完全一緻,要考慮集團所處的發展階段、産權屬性等,在實踐中驗證是否有助于集團實作一流業績。

國藥集團财務體制強管控的另一重要舉措是實行财務總監委派制。自2010年開始,國藥集團的财務總監就是逐級委派,進而加強集團财務管控能力,有效防範經營風險、财務風險,支撐集團的高品質發展。該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解決了任職資格規範、财務總監輪換、考核等“攔路虎”,加大教育訓練力度進而打造一隻強業務能力、合規勤勉且穩定的學習型财務組織,實作一流的财務管理和财會監督能力。

管理會計創新引領者

“業财融合”是世界一流管理體系中重要部分。楊珊華深入研究海内外業務相關實戰案例,首先提出業财融合是要“财務部門要走向業務前端,作為業務夥伴融入價值創造過程,使财務資訊和業務資訊有機融合”。在業财融合理念指引下,楊珊華帶領國藥集團财務團隊創新了一系列管理會計工具。2022工信部彙編的《工業和資訊通信業管理會計先進案例集》中,國藥集團的7個創新管理會計工具脫穎而出,占整個案例集的五分之一,在央企中首屈一指。

其中國藥控股吉林有限公司創新應用“客戶價值度分析模型”,該模型細化到評估計算每個客戶的利潤貢獻率,進而篩選出利潤貢獻率低或價值為負的劣質客戶,為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将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和制造執行系統(MES)在成本精細化管理中融合應用等,都是國藥集團管理會計工具的創新成果。楊珊華認為,業财融合理念在國藥集團的踐行方式是激勵業務人員和财務人員共同創新、創造更精益的管理會計工具。

楊珊華2020年開始主導建設國藥集團的提質增效工作,組織集團各級企業不斷深挖潛在價值,将企業在生産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資訊不對稱、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可能導緻的價值漏洞挖掘出來,進而實作價值增值。他上司集團财務部不斷總結經驗,在創新中前進,專門制定國藥集團《提質增效專項考核辦法》,設定立項率、結項率、利潤貢獻率等名額實行專項考核。“項目制、可量化、可考核”是楊珊華經過大量研究實踐後總結的提質增效九字方針。

2021年國藥集團組織設立提質增效項目586個,全年實作增效13.67億元;2022年項目立項就增長到2242個項目,實際完成增效29億元。該實踐性強、能落地的提質增效體系也獲得了2022年度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的優秀創新成果殊榮。

在提質增效領域,楊珊華積極開拓創新。他是第一個将提質增效進行明确定義、闡釋理論邏輯的人。以“項目制”開展提質增效,取得經濟效益顯著,足見其所推行的提質增效體系的科學性。

财務數字化支援科學決策

楊珊華認為,财務數字化是業财融合、财務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抓手。财務數字化的最終目标是為支援科學決策,改變“一言堂”和“拍闆”文化。對企業而言,科學決策也要有理可依,最有效的“理”就是财務資訊。

楊珊華說:“高品質的财務資訊可以讓我們洞悉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的管理決策、經營決策都需要财務資訊支援,以保障決策科學性,降低誤入歧途的風險”。

國藥集團也在大力推進财務共享中心建設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PRA)以及司庫建設,加大财務數字化的建設力度。國藥集團數字化建設特色在于分區域、分業态建設财務共享中心,目前下屬企業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已搭建多個财務共享中心,與一些央企财務管控“一盤棋”戰略不同,國藥集團的混合所有制屬性、行業特性,都決定了先分區域、分闆塊、分業态搭建效率更高,也更能降低成本,促進管理水準提高。

國藥集團的體制創新、理念創新、管理會計創新、财務數字化創新讓我們看到财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核心工作所能迸發出的強大的價值創造力和遠見卓識。

持着審慎的态度、追求真理的心态,楊珊華搭建的國藥集團财務管理體系才成為世界一流财務管理體系的先行者、引領者。

路漫漫其修遠,楊珊華将繼續帶領國藥集團全體财務同仁上下求索、奮勇向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