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x、dp、sp、dip、dpi=160

px:

即像素,1px代表螢幕上一個實體的像素點;

px機關不被建議使用,因為同樣100px的圖檔,在不同手機上顯示的實際大小可能不同。

dip

像素密度。假設有一部手機,螢幕的實體尺寸為1.5英寸x2英寸,螢幕分辨率為240x320,則我們可以計算出在這部手機的螢幕上,

每英寸包含的像素點的數量為240/1.5=160dpi(橫向)或320/2=160dpi(縱向),160dpi就是這部手機的像素密度,像素密度的機關dpi是Dots Per Inch的縮寫,即每英寸像素數量。

橫向和縱向的這個值都是相同的,原因是大部分手機螢幕使用正方形的像素點。

不同的手機/平闆可能具有不同的像素密度,例如同為4寸手機,有480x320分辨率的也有800x480分辨率的,前者的像素密度就比較低。

DP

例如界面上有一個長度為“80dp”的圖檔,那麼它在240dpi的手機上實際顯示為80x1.5=120px,在320dpi的手機上實際顯示為80x2=160px。

如果你拿這兩部手機放在一起對比,會發現這個圖檔的實體尺寸“差不多”,這就是使用dp作為機關的效果。

dpi = 160

Android Design裡把主流裝置的 dpi 歸成了四個檔次,120 dpi、160 dpi、240 dpi、320 dpi

  實際開發當中,我們經常需要對這幾個尺寸進行互相轉換(比如先在某個分辨率下完成設計,然後縮放到其他尺寸微調後輸出),一般按照 dpi 之間的比例即 2:1.5:1:0.75來給界面中的元素來進行尺寸定義。

px、dp、sp、dip、dpi=160

sp:

與縮放無關的抽象像素(Scale-independent Pixel)。

sp和dp很類似但唯一的差別是,Android系統允許使用者自定義文字尺寸大小(小、正常、大、超大等等),當文字尺寸是“正常”時1sp=1dp=0.00625英寸,而當文字尺寸是“大”或“超大”時,1sp>1dp=0.00625英寸。

類似在windows裡調整字型尺寸以後的效果——視窗大小不變,隻有文字大小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