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漠煙塵》讀書筆記及讀後感文章3700字

《大漠煙塵》讀書筆記及讀後感文章3700字: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讀完一本書了?

我們總覺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樣,是以當看到别人身上的問題時,很少有“反求諸己”,反思自己。自認為自己是喜歡閱讀的,當有人說中國人普遍閱讀率較低的時候,說現在社會很少會有人能靜下以來讀一本書的時候,“自覺”地以為自己不是那樣的人。可事實上,自己就是!

最近花了1元錢開了個掌上書店,當不斷有人提出,要我幫忙推薦書籍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那點閱讀量太單薄,能推薦的又說不出原由,真是自慚形穢,讀的書屈指可數卻又敝帚自珍。每次逛書店或圖書館,都是這翻翻,那看看,很少有堅持把一本書好好讀完,很多書隻是打個照面而已。

學生時代,不動筆來不讀書,常常在書上做很多筆記,讀到興處,還會成段摘抄下來。事後,還可能會寫一些讀書筆記或讀後感,很多至今還印象深刻。現在的很多知識與認知,還都得益于那個時候的儲備。

《大漠煙塵》讀書筆記及讀後感文章3700字

工作之後,讀書少了許多,更别說做讀書筆記了。想想,最近一次系統做讀書筆記,竟要追溯到3年前讀的《明朝那些事》。中間這幾年陸陸續續讀的一些書,竟然印象無幾,甚至還有一本關于一位二戰名将的傳記,已想不起了主人公的名字了,直到前兩天想到這個将軍有“沙漠之狐”的稱呼時,才百度出了他的名字,更别說他的生平事迹了。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當初的閱讀目的。我要重拾以前的這種适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做讀書筆記。說做就做,就從上周剛剛讀完的《中華曆史通覽元代卷:大漠煙塵》開始吧。

大家從名字可以看出,這是一套書——《中華曆史通覽》中的一本。這套書,是由香港中華書局約啟功先生的學生柴劍虹主編的,目的在于多元化地、不拘泥于曆史成見的向大衆普及中國曆史。既然柴劍虹師承啟功,那我們就從啟功先生就古代正史的弊端寫的首《賀新郎詠史》詞來窺見一些編者的史學觀:

古史從頭看,興亡成敗,眼花缭亂。多少王侯多少賊,早已全部完蛋。盡成了,灰塵一片。大學糊塗流水賬,電子機,難得從頭算。竟自有,若幹卷。

書中人物千千萬,細分來,壽終天命,少于一半。試問其餘哪裡去,脖子被人切去。還使勁,龂龂([yín yín],争辯的樣子)争辯。檐下飛蚊生自滅,不曾知,何故團團轉。誰參透,這公案。

這本書,寫的是元代史。記述方式靈活,采用的是紀傳體與記事體結合的寫法。可能是由于史料的殘缺,有些事情記錄得有些簡略。包法利夫人讀後感(http://www.simayi.net/duhougan/5871.html)在此之前,個人對元史了解幾乎是空白的,本着好奇看完了這本書。說實話,由于作者這種記述方式和蒙古人各種古怪難記的名字,本人對元史并沒有增加太多太深的認知。
           

下面簡單說說自己的幾點淺見:

一、言傳身教。蒙古人,草原上的民族,重武輕文,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統治者卻也不是不注重子女的教育。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更多來地來自于言傳身教。如折箭教子、賣弓訓弟、掏乳救子等。這裡給大家講講感觸較深的掏乳救子的故事。

蒙古人信奉薩滿教,這是一種原始的宗教,信仰萬物有靈,尤其信仰“天”。“天”是至高無上、永恒不滅、力量無窮的,這就是元朝诏敕中總要寫在前面的“長生天”。1206年,鐵木真正是在薩滿教教徒闊闊出代表長生天的“準許”下,正式加号成吉思汗,登上了蒙古帝國大汗的寶座。加之,鐵木真也需要闊闊出來利用教義愚弄百姓、鞏固汗位,是以對之極其寵信,以緻其權勢熏天、有恃無恐。

一天闊闊出七個兄弟相聚,把鐵木真的胞弟合撒兒打了一頓。合撒兒知道大汗正在寵信闊闊出竟不敢還手,含着淚到哥哥面前哭訴。誰知話還沒說完,成吉思汗勃然大怒,罵道:“你不是自稱天下無敵嗎?怎麼今天敗在他們的手下?”合撒兒沒說半句話,含着眼淚委屈地起身而去,接連三天不去見成吉思汗。

闊闊出見有隙可乘,便用神靈來挑撥成吉思汗和合撒兒的兄弟關系:“長生天有旨:鐵木真和合撒兒交替為汗,管理天下萬民。陛下若不早除合撒兒,則事未可知也。”成吉思汗心想,怪不得合撒兒三天不來見我呢?立即帶人馳往合撒爾駐地,逮捕了合撒兒。

事發後,合撒兒的兩個親信馳馬報告了成吉思汗的母親诃額侖。诃額侖聞訊,立即駕車,連夜直奔成吉思汗大帳,黎明時分到達。這時,合撒兒雙手被綁,冠帶被褫,已接受成吉思汗一夜的嚴厲審訊。诃額侖一言不發,徑直到合撒兒跟前,親手給他松綁,把冠帶還給他。然後盤腿而坐,解開胸襟,露出一雙幹癟的乳房,使其垂于膝上,大聲對成吉思汗等人說:“看見了嗎?這就是哺育你們的奶頭兒。你們是一奶所養,現在卻如此骨肉相殘。你們小的時候,鐵木真隻能吃完我一隻奶,合赤溫和帖木格兩人才能吃完我一隻奶。隻有合撒兒,他一個可以吃完我兩隻奶,進而使我胸膈舒暢。是以,鐵木真有能,能在于心計謀略;合撒兒有力,力在于勇猛善射。合撒兒的飛箭,曾使敵人膽寒。鐵木真,合撒兒何罪之有?現在天下已定,合撒兒沒有用了,你就容不下他了。”

成吉思汗聽着母親的斥責,吓得手足無措,窘迫之極,連連說:“母親息怒,蒙母親訓斥,孩兒害怕也害怕了,羞愧也羞愧了,還是讓我走吧!”

合撒兒恢複了自由,但闊闊出所說合撒兒要篡位的陰影,卻在成吉思汗的腦裡久久不能抹去。他背着母親,還是削弱了合撒兒的力量,由原來分給四千戶百姓,僅留給他一千四百戶。诃額侖知道後,憂思成疾,不久就去世了。

诃額侖是智慧的,也是無奈的。鐵木真,從小就是一個兇狠殘忍、不省油的主。他還有兩個異母兄弟:别克帖兒和别克勒台。一天,鐵木真、合撒兒、别克貼兒、别克古台四人在斡難河畔釣魚。他們釣着一條很漂亮的金色小魚。為這條小魚的歸屬問題,四人起了争執。别克帖兒和别克古台占了上風,把小魚搶到手了。鐵木真和合撒兒回去就向母親告狀,深明大義的诃額侖引用老祖宗阿蘭豁阿折箭教子的故事,教育他們不要在泰赤烏部抛棄他們的時候還為這種事情相争。鐵木真和合撒兒雖然不敢當面還嘴,心中卻是不服,私下裡找别克帖兒兄弟報仇,并射殺了别克帖兒。

或許,正是由于草原民族一直過着刀口舔血的日子,居無定所,分争不斷,才導緻不可一世、幅員遼闊的元朝很快便覆滅陷落。

二、蒙人兇狠殘忍,除了四處屠城之外,還有更叫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栗的兇殘,比如“比轄而屠”(高過車軸的男子全部殺掉)、活煮俘虜、封陰沉河(縫住嘴巴和陰道,用氈席裹着投入河中)、生剝人皮等。

三、人名怪異難記,這也是很多人覺得元史不好讀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這裡,也有各種漢書癟腳的音譯因素在。比如鐵木真四胞弟:鐵木真,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斡惕赤斤,四兄弟譯名之間找不到任何聯系。雖不通蒙語,但我相信,那時蒙古人取名也應該是有一定規則的。就像漢人取名,有姓,有氏,有名,還有字一樣。就像司馬懿八兄弟的字中都有一個“達”字,曹操子侄的字中都有一個”子“字。“達“、“子”好像就是現在人們取名中說的輩分字。再比如書中提到蒙古大将”哲别“的時候說是”蒙古四狗“之後,聽起來好滑稽,哪有一點威猛的樣子。倒是在其他地方看到”蒙古四獒“,更覺貼切。

四、幼子守産。這是蒙古社會的一種習俗,當兒子們長大後,就要離開父母,各立門戶,他們可以帶走父母的一小部分财産,最小的兒子不離開家庭,可以繼承父母餘下的所有财産。這在蒙古部落初期,或者說小部落,純樸的小部落是沒問題的。但一旦家大業大,就成了問題,尤其是到後來涉及到汗位甚至皇位的繼承上。這個時候,幼子是很多時候是不占優勢的。個人覺得也正是因為這個習俗,導緻汗位以及後面皇位的繼承混亂不堪。漸漸地,這種習俗也被廢除。

五、昙花一現。昙花,是美好的,這裡說的美好指的是指元朝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一現是說元朝曆史短暫。

在文化方面,由于蒙元統治大都素質不高,又排斥漢人、儒家文化,這為大衆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極其豐沃的土壤,與“唐詩宋詞”齊名的元曲(這裡指大衆所熟知元曲,即散曲)及雅俗共賞的元雜劇問世,如洪水般湧向全國各地。同時,還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散曲及雜劇的創作者。

在文字學方面,八思巴(1239-1280)創造的蒙古新字,嘗試使用一種通用字來拼寫蒙、漢、藏等各民族的語言,這在中國文字史上是創造性嘗試,也是制作漢語拼音字的第一次嘗試。雖然後來元朝滅亡了,但八思巴創造的蒙古新字,幾經改革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在天文方面,郭守敬(1231-1316)制作了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等二十餘總新儀器,其中,簡儀是世界上聞名的天文測量儀器,用來測量天體坐标的位置,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赤道儀,比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在1598年發明的儀器要早300多年。除了發明制作天文儀器外,郭守敬還上司開展了大規模的天文觀測活動并取得了可觀的收獲。在他的主持帶領下,在全國設立了27個觀測站,觀測到的恒星記錄數,比一百年後西歐文藝複興前多出一倍多。

在曆法方面,郭守敬帶領編寫的《授時曆》,準确地得出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5日,與理論值僅差24秒,與國際 上通用的公曆所用值相同,卻比其早了300多年,且使用時長達三百六十三年,是中國曆史上使用最久的一部曆法。

在水利方面,郭守敬主持修建了許多惠民的水利工程,以緻有的地方為其建造生祠來紀念他的功績。郭守敬在從事水利工程中,經常測量地形的高低,他就以大都東邊的海平面作為測量的基準,是中國地理學上用海拔測量地形的開始,也是世界首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