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說新語二:從小懂事謙讓的孔融為什麼會被曹操滅門

作者:史書沉海

#曆史開講#

4歲的孔融懂得讓梨,被人贊揚懂事乖巧、機敏聰慧。10歲被名士李膺評價:“高明必為偉器。”16歲為兄長承擔罪責,險些被砍頭。55歲觸怒曹操全家被砍頭。從小早慧、多智,敬愛兄長、能言善辯的孔融,孔文舉怎麼會被滅族?

世說新語二:從小懂事謙讓的孔融為什麼會被曹操滅門

讓我們從他的幼年看起,找找他成長的路徑,了解一下這位孔子二十代孫、建安七子之一。

天生神童,席間對決

孔融十歲那年随父親到達首都洛陽。洛陽城繁華昌盛,街道上叫賣聲此起彼伏、高大的建築鱗次栉比。孔融隻有十歲,心中卻對名士李膺特别好奇。想看看李膺是個什麼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守門人大聲說道:“我是李膺的親戚。”當時,著名的士大夫李膺也在京城,他的規矩是,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親戚,守門的人一般是不通報的。守門人不敢造次小跑着去通報了,進入庭院被招呼坐下。

世說新語二:從小懂事謙讓的孔融為什麼會被曹操滅門

李膺笑着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李耳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周禮的問題),是以,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

席間太中大夫陳炜來到李膺家,賓客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可不一定好。”(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反駁道:“從您講的話可以看出,想必您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吧?”(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陳韪臉色漲紅、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銳氣盡出,目無尊長,這麼聰明的孩子将來肯定能成大器。”

孔融确實是鋒芒畢露,直接當面嘲諷,你說小時聰明長大未必看來你小時侯是聰明的,直接反擊。可是在大庭廣衆之下讓一位太中大夫下不來台,也不太合适,就算是是個小孩子。

收留張儉,聲名鵲起

東漢桓帝、靈帝時期,士大夫、貴族階級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争。黨锢之禍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锢士人終生而得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士大夫集團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锢之禍以宦官誅殺士大夫一黨幾盡而結束,也為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

世說新語二:從小懂事謙讓的孔融為什麼會被曹操滅門

在這次事件中,士大夫張儉遭到通緝。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張儉的好友,于是張儉着急忙慌的前來投奔孔褒。但是不巧孔褒不在家,當時應門的孔融當時隻有十六歲,張儉因孔融年紀太小,擔心他說漏嘴就沒有把實情告訴他。

孔融見張儉神色慌張,于是便把張儉留下。後來事情敗露,張儉逃走,孔融、孔褒卻被逮捕下獄。法庭上孔融說張儉是他留下的,他該負責;孔褒說:“彼來求我,非弟之過。”他該負責;孔母說她是家長,她該負責,鬧得“一門争死”。後來皇帝決定由孔褒負責,将孔褒處決,孔融是以事名聲大噪。

世說新語二:從小懂事謙讓的孔融為什麼會被曹操滅門

怎麼說呢,以保全己身是最重要的。且不說孔褒在家會不會保下他的朋友,一個外人着急忙慌的跑到你家,你就開門讓他進了?連基本情況都沒搞清楚,就把人留下了?但凡有點情商考慮一下都不會這樣吧。孔融也是命大,這事他哥哥沒什麼錯卻擔下了所有罪責。結果呢,犯錯的人得了好名聲,沒錯的人死了。

踢到鐵闆,自己找死

孔融一生遇到的最大也最有能耐的上司就是曹操。曹操什麼人?比才氣,人家是“建安風骨”的創始人,文章傳千古,一首《觀滄海》豪邁壯志;論智商,人家是政治家、軍事家,不論是統禦下屬還是戰場攻伐,都拼不過。但他“另辟蹊徑”,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說怪話講酸話,諷刺挖苦上司,甚至以反對曹操的重大決策來顯示自己的卓爾不群。

有一次,曹操頒布了一條禁酒令,說酒不是個好東西,喝多了會亡國,必須嚴禁。最高上司發話了,基本上沒人反對,即使有好酒的幹部心裡嘀咕,嘴上也不敢說。單單孔融不幹,他跳出來說,曹丞相你說喝酒亡國,我看未必!曹操心裡就不高興了,随口問道,怎麼個未必呢?孔融脫口而出,我可聽說女人比酒就更容易亡國,那為什麼不把女人也一塊兒禁了?這個類比夠辛辣也夠到位,曹操當時的反應是:恨到牙根癢癢!

世說新語二:從小懂事謙讓的孔融為什麼會被曹操滅門

在上司面前講錯話做錯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這是孔融的第三個也是最緻命的軟肋。那個鬥嘴事件之後,孔融如果能及時找個機會向曹操認錯,給上司一個台階下,曹操也許會哈哈一笑,都過去了,還提它幹甚?可惜的是,孔融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反而在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路上越走越遠,直至走進了一條死胡同。

建安九年,曹軍攻下邺城,曹操的大兒子曹丕看中了袁紹的兒媳甄氏,并娶她為妻。這本是上司的家事,與孔融無關,愛管閑事的他偏又站出來反對。曹操問孔融,你說這事有甚不妥?孔融玩起了典故:當年周武王伐商纣王時,曾将纣王寵妃妲己賜給周公。曹操被弄得雲裡霧裡,不知這話啥意思,就虛心求教,你說明白點。孔融解釋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孔融杜撰了一個不存在的史實,并以一種視死如歸的态度,将上司忍耐不良資訊的底線逼到了極限!于是,後來孔融直接批判上司“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假仁假義時,曹操再也不想忍了。

世說新語二:從小懂事謙讓的孔融為什麼會被曹操滅門

據公布的罪狀,孔融有兩條“反動言論”。一是說:父與子,有什麼恩?論其本義,不過當時情欲發作而已。子與母,又有什麼愛?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裡,倒出來後就什麼關系都沒有了。二是說:鬧饑荒時,有點吃的,如果父親不好,還不如拿給别人去吃。這樣的言論當然是“不孝”。

是以曹操在布告上惡狠狠地說:“違天反道,敗倫亂禮,雖肆市朝,猶恨其晚。”意思是不但該殺,而且殺晚了。孔融不是死在“謀反”上,而是栽在“不孝”中,再一次說明他隻是一味意氣用事的書呆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最後孔文舉全家被殺。

孔融的文采智慧超群,卻對職場不屑一顧。不考慮自己說出的話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隻在乎自己的痛快有這樣的結局也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