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清醒通透,還得是這些姑奶奶級大前輩

不知從何時起,清醒獨立女性的人設在貴圈大行其道,二三十歲妝容精緻的女明星幾句通透發言,便有一大波營銷号和粉絲奔走相告:“啊姐姐真是人間清醒,會說你就多說點。”

怎麼說呢,愛思考和拎得清是好事,但恕我直言,二三十歲就天天以“人間大明白”自居未免為時尚早。

人這種動物,都是邊活邊摸索,邊痛邊成長,三五個30+姐妹組局聊天,未必蹦不出幾條值得大寫加粗的通透金句,大家和熒幕裡侃侃而談的女明星差的并不是領悟力和表達力,而是平台、話語權。

而真正能在清醒通透這一塊一騎絕塵、實至名歸的,還得是上了年紀的女人。

時間賦予每個人變成哲學家的可能,年紀越大,功力理應更深厚,随随便便幾句話,不再為了趕時髦而講、為了讨人喜歡而講、更不隻關于戀愛與流言,而是會因歲月的沉澱、豐富的閱曆、實實在在的成果而愈發凝練厚重有分量。

簡言之,話說得再漂亮都不如活得漂亮,再費盡心思遣詞造句都比不上人生十字路口特立獨行的抉擇和頂住壓力逆流而上的魄力。​

在三月八号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把目光對準那些青春不再卻風華正茂的“老女人”,曾經站在舞台中心的她們映照了一整個時代,能讓無數平凡的女性看到自己的影子,亦可彰顯出鋒芒與柔韌并重的“她力量”。

進擊的楊紫瓊VS隐退的王祖賢

首先恭喜60歲的楊紫瓊,2023還未過去四分之一,她就憑借《瞬息全宇宙》橫掃三大獎項,距離奧斯卡最佳女主越來越近。

不過,拿獎隻是她幾十年如一日不服輸不後退的終極回饋、是量變終積累成質變的大爆發。相信即使拼不到今日輝煌,她也會為一句無愧于心和一身铮铮傲骨而堅持到底。

楊紫瓊出身不錯、長得也漂亮,當過選美冠軍,也嫁過豪門,本可以做生活優渥的金絲雀,卻一次次選擇了難走的路。

衆所周知,在人才濟濟的香港電影圈,楊紫瓊是靠“打女”出頭的。

是形勢所迫,更是個性使然,她文戲不出彩、美豔不出衆,也不想做花瓶。但在被男人制霸的武打領域,一個從馬來西亞來的女人所面臨的阻滞超乎想象。

首先是語言關,剛踏足港圈時,她連看劇本都成問題,就算花力氣死記硬背也難以速成,一個不小心就會遭到衆人嘲笑。

其次便是打戲關,作為萬綠叢中的一點紅,起初這個看似柔弱的姑娘并不被看好。但楊紫瓊并未知難而退,她自己push自己,跑到洪家班高強度訓練半年之久,每天八點之前集合,跑步、扛沙袋,踢腿、練功打拳。

等到拍第一部動作片《皇家師姐》時,便已堅持不用替身,且在動作的設計和完成上絕不含糊,年僅23歲的她親自上陣,拍了一系列高難度打戲。

論清醒通透,還得是這些姑奶奶級大前輩

但僅僅自己埋頭下功夫并不夠,拍攝期間,她也會面臨一些不易察覺的軟歧視,比如武師看演員是個年輕姑娘,不敢真動手。

表面上是憐香惜玉,其實暗藏“女性本弱”的偏見。

導演元奎教楊紫瓊:大力踢他,大力給他一拳,這樣他才知道,你是有力量的。

受制于傳統規訓對女性的束縛,楊紫瓊也曾猶豫過,元奎一句話将其點醒:如果你不用力,那他們就會永遠放水。

“他讓着你”或“你讓着他”本質上都是把對方當作經不起捶打的瓷娃娃,這種“禮尚往來”無法激發出任何一方的真實力量,反之,在很多時候,争鋒相對、火力全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彼此尊重。

工作影響性格,這種拍打戲的寶貴經驗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楊紫瓊“不藏鋒”的做派,她從不裝柔弱、假大度,面對鏡頭,從來都是直爽率真、豪邁霸氣。

是以她會在頒獎禮上“嚣張”放言“shut up”,也會在接受采訪時直言老朋友成龍是個男性沙文主義者。

這當然來源于努力與實績換來的底氣,但又何嘗不是她個人性情與價值觀的自然流露?

憤怒和鋒芒并非一定攜帶惡意與殺傷力,它們還可以是一種自我捍衛和建設性的力量,那些承受憤怒和鋒芒的對象也不是紙糊的,大家互相忍受、和而不同,這樣不才有所謂平等可言嗎?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60歲女打星的苦盡甘來,但其實她用拳腳踢開的不隻是好萊塢的大門、甚至奧斯卡的大門,而是男權社會對于女性的條條框框。女人不必柔弱賢惠、等待拯救,也可以和男人并肩作戰,更能在專業的領域裡大展拳腳、光芒四射。​

除此外,在好萊塢拼殺的楊紫瓊還要面臨亞裔打女的尴尬處境——十餘年間,她的所選其實非常有限,通常隻能在商業片裡打打殺殺,畫面看着酷炫,而人設卻相對單薄。頻繁出演這類角色對于一名成熟中年女演員的能力和閱曆簡直是浪費。

但楊姐本着“不離場、不退縮、不放棄”的信念愣是熬到了仿佛為自己量身定做的《瞬息全宇宙》,她自稱為片中秀蓮這個角色準備了60年,領獎時也是一度哽咽,這其中的辛酸與榮耀隻有她自己最知道。

不過還是那句話,沒有這個角色、沒有這些獎,楊紫瓊蓬勃的生命力和一身不服輸的傲骨也終将讓她不停進擊、一往無前,去打破與性别、年齡、種族相關的重重桎梏,以戰鬥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女性的無限可能性。

論清醒通透,還得是這些姑奶奶級大前輩

相比之下,王祖賢的隐退則是另一種形式的叛逆與對抗。

曾經統一中日韓三地審美的王祖賢于2004年正式隐退、遠赴加拿大開啟平靜生活,不結婚不生子不拍戲,至今再無回歸。

當然,江湖上依然有姐的傳說,隔三岔五來個偶遇抓拍啥的,每每掀起輿論小波瀾,重點無不放在“美人遲暮”上面,不是發福就是臉垮,但也有另一梯隊出來反駁:五十多歲,我能有這發量、這狀态,做夢都得笑醒吧?

但想必王祖賢本人早已不在意這些。

她隐退前拍的倒數第二部戲是《遊園驚夢》,在甯波首映禮現場,有記者提問:外貌過于出衆,會不會反而成為阻礙?該怎麼擺脫它?

王姐淡定回答:對于美貌,我不會想去擺脫它,因為它本來就在,我隻問自己給了這麼多年後,自己是不是空了,還要不要再給下去。

不久之後,她又給影迷送上了這樣的祝福:希望你們可以在人生的路不斷地學習,我也一樣。

退隐之意已經十分明顯,關鍵是,她真的說到做到。名利場的負累連同誘惑,她一并作别,在三十多歲的年紀提前退休,頭也不回地過起了隻屬于自己而不服務于誰、依賴于誰的生活。

她要留下來會怎樣?總還是有片可拍的吧,就像現在的大小花,三十幾歲演少女,四十出頭演媽媽,等佳作也好,養公司也好,反正粉絲閉眼吹和日入208W的地方,能賴一天是一天呗。

但王祖賢就是甯缺毋濫,不願再為了人情、利益而透支自己、折損羽毛,不願等到自己被徹底掏空、疲态盡顯時才黯淡離場,而是選擇了毅然決然擺脫名利的裹挾和前塵恩怨的牽絆,在另一片天地保全靈氣、重建人生。

不離場不退縮、硬着頭皮熬過幾代人是一種肉眼可見的強大,但果斷抽身、轉換戰場所需要的勇氣或許更大。

就好像一個職場人,在大廠幹了十幾年,跳槽或創業都很正常,還想賺更多的錢、活得更體面,但就是有人,偏偏選擇了裸辭、躺平、放空。

前者還在固有的體系裡打轉,後者直接跳出來、不玩了,拜拜了您呐!

這就是王祖賢的勇,她以一種消極抵抗的方式表達了對演藝圈和男人的失望,以及身為衆人眼裡的花瓶自我成長的強烈願望,也以此後淡然幽靜的生活狀态描摹出了一種更為廣闊的自由——“誰說人隻能向上?我還可以向左、向右、向下……”

與其說是“退”,不如說是開辟出了一條别緻的新路。

論清醒通透,還得是這些姑奶奶級大前輩

母胎solo的陳瑾VS婚後更舒适的陳沖

前段時間,北大三女生對話上野千鶴子引來一片輿論嘩然,三位皆為已婚人士,但好像并不十分自洽,十分需要這位女性主義學界權威的蓋章認可來佐證自我選擇的正确性,還提出了“已婚者是否處于女性主義者鄙視鍊底端”這樣的疑問。

已然獲得世俗成功,卻傳統、先鋒兩頭都想靠,恰恰表明了三位高學曆女生内心的虛弱與拉扯。

獨立、自由和核心的堅定與廣闊有關,并不因身份的不同和某種主義的加持而發生轉換。

在這方面,有兩位貴圈大前輩顯然要通透許多,在生活方式的選擇上,她們趨于兩級,但又殊途同歸——她們都是在按照内心的聲音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盲從、不動搖、不急于尋求誰的蓋章認證。

先看陳瑾,這個名字聽起來可能略顯陌生,但其實她是典型的劇抛臉,演了很多戲、塑造了很多角色,隻是幾十年來無炒作、無绯聞,行事比較低調罷了。

近期最著名的角色是《三體》當中的老年葉文潔,滄桑、淡定、睿智,俨然上一輩女知識分子的模樣,令書迷們大呼這簡直就是葉文潔本潔。

而在生活中,演員本人也是非常有個性。時年59,未結婚未生子,據說還是母胎solo,但她的氣質非常好,平靜如水而有力,沒有任何的糾結與搖擺。

這樣的人生選擇與經曆再配上接受采訪時那段不緊不慢的發言,叫人很難不為之動容:

“甭管你有家還是有孩子,一個人一輩子始終是跟自己相處……我不想進入主流,人始終都是孤獨的,有一句話我特别喜歡,就是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你孤獨地站立,不依戀、不懼怕。”

身為不走尋常路的少數人,陳瑾的身上幾乎沒有什麼抗争感和沖突感,很從容、很幹淨,也很享受,就像她自己說的:我就是自然地活嘛,從來沒有想過那麼多東西。

就好像一棵樹,它的枝丫就長成那個樣子了,自然伸展,别具一格、饒有趣味,幹嘛非要把它修剪成筆挺的白楊呢?人人皆白楊,難道不是很枯燥乏味嗎?

不婚不育甚至不戀愛,沒有錯,也不是“不正常”,那樣也可以活得很好,真正會把人逼瘋的不是歪歪扭扭的枝丫,而是那些外在的壓迫和支配,是那些無止境的催婚和“剩男剩女”的帽子。

當所有人都學會尊重與包容,異類将不再是異類。

當然,這是理想化的狀态,在現實當中,要成為異類還是需要一些運氣。

陳瑾老師和她的哥哥都是未婚未育者,他們可以從容做自己得益于父母的開明,就像陳瑾自己說的:他們身上也有那個東西,如果他們身在這個年代,應該也會活成特立獨行的樣子。

那麼如果我們沒那麼好運,由于天性、家庭環境以及諸多其他因素的綜合作用,在某個人生階段做不到很灑脫、發自内心需要婚姻的庇護,并由此走入了婚姻,那就不妨好好享受當下的旅程,不必因先鋒思潮的盛行而自覺低下。

陳沖在這方面是一個好榜樣。

她的家庭是放養型,從小到大也經曆了一些動蕩,是以她對家還是比較渴望的。

而且她在《魯豫有約》還分享過一個很微妙的感受:在沒結婚的時候,和異性相處很難自如,總會忍不住想人家是不是對自己有什麼想法以及如果那樣的話該怎麼辦,但成為已婚女人以後,戒指手上一戴,就好像擁有了一種身份的護甲,可以自動抵擋掉那些荷爾蒙,更坦然地同對方相處。

我看彈幕裡有很多人表示同感。究其原因,這大概是因為性、荷爾蒙本身就是自帶攻擊性且缺乏秩序感的,當人還沒有那個駕馭能力的時候,會對其有所忌憚,生怕其擾亂自己的生活,是以幹脆選擇逃避或穿上護甲以求自保。

而且這份懼怕不隻是懼怕别人,本質還是源于對自身體内湧動的某種能量的懼怕,于是需要借助其他的力量上一個鎖,防止其肆意妄為。

是以陳沖23歲就開始了第一段婚姻,四年後迅速離婚,31歲又再度進入婚姻,直到現在。

她對現任老公是十分信任的,也直言很享受平靜如水的生活,希望那些所謂的故事都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

而且她并不覺得家庭的存在會影響自己拍戲,反而确定地表示,如果沒有家庭,她拍不了戲,她需要這麼一個大後方來給自己做支撐,這樣才能更安心地奔赴戰場。

你看,人和人就是不一樣,至少在對于自由的定義和需要程度上面。有的人可能會傾向于自由,有的人則傾向于安全,天平的兩端孰輕孰重,每個人都可以給出自己的答案。

關鍵的關鍵在于,關系模式隻是工具,我們要讓工具為己所用,而不是為其所縛。

是以,對錯且放一邊,重點是如上野千鶴子老師所說的,充分的選擇權,有沒有給到每個人,尤其是處于弱勢地位的女性。

而對于本來就有選擇權的人,則要走出自己心裡的牢籠,别讓單一的價值觀丈量自己,你本可擁有更為廣闊的世界。

小結

三八節打了這麼多字兒,無非是想借由女明星們的選擇給大家描述自由在現實中可存在的多種形态。當然一定會有人不屑而悲觀地表示:人家有錢有名又有貌,一般人也沒那個資本啊!

但此前北大女生的例子不也說明:明明社會資源很豐富卻陷在自我糾結的迷途中走不出的人,不也是存在的嗎?

有錢有權和内心的獨立與寬廣從來都不能劃等号,比如當今女明星圈流行離婚,很多人大叔不要同齡人也不好,直接開開心心和小奶狗談戀愛,這種做派被輿論吹上了天,說這是什麼飒姐大女主的标志。

本身這件事是沒什麼,甚至可以說它代表了一種進步,但值得欣慰的點應該是女人越發懂得取悅自己、不再随便崇拜男人并對男人有什麼莫名其妙的濾鏡,而不是單純的“姐姐配小奶狗”。

不然那跟男人從二十到八十永遠喜歡二十歲的姑娘有什麼差別?不過是翻身做主後又行先主之事、讓别人去做那個奴而已,腦袋裡不還是奴性的嗎?

三八婦女節的存在,女性主義的存在,為的是打破舊習、追求平權與自由,而不是在傳統的窠臼裡打轉轉。

腦袋裡的觀念更新了、覺醒了,手裡的資源才能得到擅用。

是的,大部分人都比不上女明星,王祖賢也是帶着大概這輩子都花不完的錢裸辭去加拿大躺平的,但對于普通人而言,有多少用多少總比閑置和浪費好。

大家想想三八節的由來,當年的女工們可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憤而反抗的,就是僅憑血肉之軀和發自心底的呐喊搏來了新時代的曙光。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更有聚光燈下的各種師奶級大榜樣們各種特立獨行,2023年的女性平權之路應該走得更加平順才對。

是以,加油吧,不疾不徐地成為自己,你就能成為身邊人的光,就能成為平凡生活裡的“她力量”。

祝每個“她”節日快樂!

作者:包法利小姐

關注我,在娛樂世界讀人心、解風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