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誰偷走了孩子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作者:帶娃小兵

兩會期間給人大代表提的建議,被人家拒絕了。希望廣大群衆來評價一下。如果覺得确實可行,請大家積極點贊、轉發,為我們的教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還記得女兒小的時候,總是喜歡一天到晚不停的問為什麼,發現一個新的事物一定要刨根問底,沒有得到滿意答複的時候,也會通過自己的想象和思考給出一個自以為合理的解釋。記得有一次帶她到公園玩,看到好多大樹,她就問我“爸爸,大樹長這麼大,它一定吃了好多食物吧?”還沒等我回答呢,她又接着問道“可是它的嘴巴在哪裡呢?它吃的食物是什麼呢?它怎麼上廁所的呢……”聽了的她的問題,我就感覺很高興。她主動去探索植物生長的奧秘,而且自己推測出了大樹也是要吃飯的。接着我告訴她,“确實,大樹也是要吃飯喝水的。它喝的水是他根部有許多細小的像水管一樣的根毛從泥土裡吸收來的。它的每一片葉子就是一個個小小的廚房。它利用太陽光的能量,把空氣中吸收來的養料(二氧化碳)和根部吸收來的水分、養料加工成美味的食物。”那個時候的女兒滿滿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大概就是從上學一個階段以後。她不再喜歡提問題,不再喜歡探索,不再喜歡思考,不再願意去想象。這讓我産生了很大的困惑,後來我認真的去看了她的教材,詢問了課堂上老師的教學情況。給我的總體感覺就是:目前學校的教育跟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相似的。學校的教育将學習變成了一種任務和負擔,讓她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和對未知的想象力。一方面是目前的教學不注重了解,隻是針對做題和考試,教給我們的孩子的就是這個知識點“叫作”什麼,這種題目該怎麼做?比如小數,書上的解釋是:像是0.1、2.35、0.26……這樣的數就是小數。竟然連個定義都沒有!還談何了解。對待知識沒有了解,沒有探索,沒有研究,沒有實踐。做題、考試、做作業成了學習的主要内容;第二方面是目前的教材将知識抽象化、複雜化、刻闆化,脫離了生活和實際。因為現在的知識本身經過無數時間和前輩學者的積累,已經非常的精煉,提煉升華後的知識難免就會變得抽象和複雜。而我們教育者就是要将這些凝練的知識再給它還原到生活當中去,而不是告訴我們知識本來就是抽象的。第三方面現在的考試題目大多是對書本知識和課後練習的重複,很少涉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有的試卷最後的附加題個人感覺還不錯,可以激發孩子的研究探索能力。但是光有題目還不夠,還要進行适當的引導。

知識的來源是一個探索發現的過程,而我們教學的目的是讓孩子在掌握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獲得去不斷發現新的知識、去開拓創新的能力。教學應該是激發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教給孩子探索發現的方法,幫助孩子将探索發現的知識進行總結提煉,引導孩子将探索發現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解決各類問題,激勵孩子不斷去探索新的知識。這才是學習本來應該有的樣子。

比如函數的講解。國中的定義是:變化過程,2個變量x、y,y随x變化而變化。每一個有意義的x值都對應唯一y的值,稱y是x的函數。高中的定義是:給定兩個非空集合A、B,給出對應關系f,對于集合A中的任意實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實數y與x對應,則稱f為定義在A上的一個函數。我在當時學的時候,就隻是把定義和相關的要點都記住了。但是沒有深入的了解。直到現在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認真研究,才了解了函數的真正含義。

我也給我上三年級的女兒講了函數,因為我覺得函數的學習對她數學的學習和了解是有很大幫助的。而且以現階段的水準她也是完全可以了解的。我是這樣講得:函數就是研究存在關聯的兩個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比如:我和你,我今年的年齡是36,你的年齡是9歲,我們的年齡之間有什麼關系呢?她想了一會兒說道:“你比我大27歲”。我說:“很好,那麼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齡是什麼呢?”女兒答道:“我的年齡加27”。我接着說道:“人的年齡是随着時間而變化的,如果我的年齡用y表示,你的年齡用x表示,那麼y和x之間存在什麼關系呢,用算式如何表示呢?”女兒想了一會兒說道:“y=x+27”.我高興的稱贊道:“這就是函數”。然後再結合書本上的定義,給她解釋一下:“2個變量x、y(意思就是會變化的量,比如我們的年齡會随時間變化),y随x變化而變化(你的年齡x增加了,我的年齡也會增加)。每一個有意義的x值都對應唯一y的值,稱y是x的函數。這就是函數。我前面跟你講過:數學是用數字和數學符号去描述世界的一門學問,而發現事物之間存在的關系和規律是我們認知世界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以說函數是數學當中非常重要非常基礎的一個環節。你前面學的四則運算、時間變化、測量、分數、倍數等等知識都是與函數有關或者可以用函數去解答的。比如剛剛舉得我們兩個年齡的關系。比如說你6歲的時候,爸爸多少歲。就可以用我們推出來的函數直接計算。而我們的年齡關系就是加法的關系。那你能根據你學的知識,自己研究一個函數出來嗎?”女兒想了一會兒說道:“老爸你的體重是140斤,我的體重是60斤。假設你的體重用y表示,我的用x 表示,那麼得到函數就是y=x+80”。聽了女兒的回答我還算比較滿意,于是說道:“你舉得這個例子基本上包含了函數的全部要素,但是少了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固定不變的。起碼在一定的區域内是固定不變的。你比如說,過年這段時間,你重了兩斤,而我還輕了一斤呢。是以這個關系是不固定的。是以這個函數是不成立的。”女兒聽了以後,點了點頭,然後說道:“爸爸,你給我買的棒棒糖是2塊錢一根的,那麼假設買棒棒糖的錢數是Y,買個棒棒糖數量是x,那麼得到函數就是y=2x”.我聽了以後非常高興:‘說得非常棒,這就是一個完美的函數啦。而且用到還是你上學期剛剛學的倍數的關系。’”得到我的表揚,她非常高興,而且又學會了新的知識,她也比較興奮。于是我趁熱打鐵,接着說道:“你看知識就是跟生活緊密相連,無處不在的。我們就是要在生活中學習,再将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這就是我們學習的目的和意義。”看着她閃亮的大眼睛,我非常滿足:“我的努力是值得的,她不僅了解了剛剛講的知識,還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提升了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真正的要掌握知識,最重要的是了解和探索,而不是記憶和做題!如何提升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如何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意見建議:

一、思維沉浸式探索研究教學法。思維沉浸式探索研究教學法是讓孩子沉浸在一個生活情景當中,在設計好的情境當中引導孩子發現知識、總結知識、提煉知識并最終用獲得的知識解決問題。

在我女兒三歲左右的時候,我帶着女兒在公園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我讓他們去采集果子、葉子、石子等東西,模仿原始人采集的過程。采集好了以後呢,我就提了一個問題:“你們采集的這些東西,數量是多少呢?”大部分小朋友已經學過簡單的數數了,就開始在那裡數。聽到小朋友們的回答我鼓勵到:“你們都很棒,數得都很正确。”那麼你們知道這些數字都是哪裡來的嗎?”基本上都說是家長教的。我就給他們解釋道:“數字一開始是不存在的,是古人在生活中為了表示事物的數量慢慢摸索發明出來的。現在,如果我們生活在還沒有數字的遠古時代,我們忙活了一天,想要知道自己收獲了多少東西,或者互相比較一下收獲的多少,應該怎麼表示呢?”結果讓我大吃一驚,給了我巨大的驚喜。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無窮的,特别是三四歲的小孩子,思維還沒有被固話的時候。他們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用手指,有的用石頭,有的用扣子,有的畫橫杠,有的用敲擊的次數、有的用樹葉,有的用圓圈、有的用聲音。而且有的小孩子想到的方法還不止一個。這就是孩子的潛力,這就是孩子的探索創造能力,我們要去挖掘這筆寶貴的财富而不是遏制。建議從學前教育開始,研究創新好的教育方法,設計有求知欲和想象力的教材和教學方法,讓廣大家長、老師學習掌握。

教材對比:關于分數的學習,我用上述方法是這樣設計的,過程如下:

爸爸:“中秋節到了,我們一家人一起吃月餅。但是你也知道爸爸和你愛吃的蛋黃月餅隻有一個。那麼我們就準備把他平均分成兩塊。那麼問題來了:‘這其中的一塊兒是多少呢?’”女兒回到道:“月餅的一半呗。”我接着問道:“這個‘一半’用數字如何表示呢?”女兒思考了一會兒回答道:“我好像沒學過這樣的數字啊。”我接着說道:“那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這個‘一半’怎麼用數字把它表示出來。首先你想一下,這個‘一半’是怎麼來的呢?”女兒回到道:“我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從裡面随便拿出來一份就是‘一半’呀。”我接着說道:“這裡面的關鍵詞或者說關鍵點是哪幾個呢?”女兒一邊思考一邊回答:“有‘平均’、‘分成’、‘兩份’、‘一份’這些。”我肯定道:“非常好,其中的關鍵詞都被你找到了,就是這些。那麼我們接下來就是把它們合成在一起看一下。你來試一下呗。”女兒想了一會兒回答道:“平均分兩份取一份。”我肯定道:“很好,但是這個‘平均’是用來修飾‘分’的,一些類似修飾的詞、描述類的詞是可以進行精簡的。”女兒接着說道:“那就是分為兩份取一份呗。”我接着說道:“很好,那麼還可以再精簡一下嗎?”女兒回答道:“兩份取一份可以嗎?”我說道:“那這個‘兩份’是從多份當中取得的‘兩份’還是由一個分成的‘兩份’呢?這個‘分’是至關重要的。”女想了一會兒回答道:“那麼分二取一呢?”我高興的說道:“非常好,‘分二取一’就是表示類似‘一半’這樣類似的數。那麼分成三份呢?”女兒回答道:“那就是分三取一呗。”我接着說道:“很好,一個嶄新的數字類型就誕生了,以前我們學的那些數叫整數,因為他們是完整的。今天這個數應該叫什麼數呢?”女兒想了想回答道:“分數呗。”我高興的說道:“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啊,你跟我們的先賢前輩們想到一塊兒了,這樣的數就叫‘分數’!接下來我們要将‘分數’設計成一個類似整數的簡便的寫法。”女兒問道:“那怎麼設計呢?”我回答道:“你先把分數的幾個要素寫下來:‘分’、‘2’、‘取’、‘1’。然後把它們組合成一個數字。”女兒第一次是把“2”圈起來然後畫了一條線把它分開,後面寫了個1。我說道:“很好,但是你把這條線劃在數字上不是看不清楚了嗎?”女兒第二次畫了一條斜線在2的旁邊然後把1寫在了後面。我心裡感到非常高興,女兒自己将分數“研究”出來了。

如果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在一起共同研究探索,肯定會産生更多的思想碰撞,效果肯定會更好。而且未必不能将原有的知識進一步的進行完善。

教材上分數單元:

關于分數,課本上的講解是: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像1/2,1/3,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二、遊戲教學法。将每一個知識點設計成一個相應的遊戲。之前,我根據女兒學的知識設計了好多趣味遊戲,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三、敢于俯下身子,向地方教育訓練機構學習。地方教育訓練機構,由于市場的競争,它們每天都在絞盡腦汁的探索創新。教學沒有效果,學生不感興趣都會被市場淘汰。是以競争留下來的都有很多的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

四、集思廣益,面向全社會征集意見建議。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廣大家長在與孩子的“鬥争”當中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不一定比所謂的專家、學者、教授以及特級教師來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