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疫故事|廈門抗疫一線的“神仙姐姐”

資料來源:Taihai.com

戰疫故事|廈門抗疫一線的“神仙姐姐”

台海網9月29日電(新聞頻道記者)蘇米娜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充斥着這樣的内容:"招募明天的核酸檢測志願者""應急收集社群閉環管理的大帳篷""接到盲人朋友的幫助,需要去醫院就醫"......這一切都是關于盲人活動和志願者招募。

蘇美娜是廈門晨軒公益事業的志願者,從事志願服務已有20多年。因為微信的名字是"字",很多人比較《天龍八》中的角色,親切地稱她為"仙女姐姐"。

自2020年新冠爆發以來,蘇米娜加入了思明區志願者團隊,與各個社群的合作夥伴一起。在她值班的八個城市,無論是體溫測量、防疫防控還是防疫知識宣傳,都能看到她的服務圖,認真協助社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與合作夥伴一起在老城區築牢"防火牆"。自今年9月12日以來,疫情再次爆發,蘇美娜和志願者團隊被轉移到廈門的各個社群-在火車站協助檢查鹽田和廈門的人;在一天結束時,她站了十幾個小時,經常當場大喊大叫以維持秩序。"有一天,沈賢姐姐來回取了30個接種物和入口站,供社群冷卻幹冰,兩個空調風扇和十個帳篷。她本人早在疫情爆發前就向社群的防疫工作捐贈了20盒礦泉水。"在蘇米娜的行動鼓舞下,許多曾經幫助過盲人的小夥伴也沖到了疫情的前線:"隻要仙女姐姐有号召,我們這些小仙女就義不容辭!""

近年來,蘇美娜将大部分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幫助盲人上,不僅帶領盲人出行、就醫、幫助他們日常生活,還組建了一支盲人樂隊,以音樂會的形式展現殘障人士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 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獲得平等參與社會的權利。

(記者李芳芳、記者張文文/Instagram)

"樣品圍兜"護士好幫手

作為多位核酸采樣支援隊長,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婦女衛生科副主任醫師、黨員柯宇設計了一款簡單的核酸采樣"順暢"——"張開嘴,擡頭,喊'啊'!你真棒!"

戰疫故事|廈門抗疫一線的“神仙姐姐”

"球員們開玩笑地稱它為'樣品圍兜'。事實上,這張圖最初是供孩子們看到的。那麼多次在球場上,我想,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平息情緒,讓他們更舒服,後來發現很多大人都會仔細閱讀然後去做,這是有道理的。"柯宇介紹。

疫情爆發以來,柯宇主動詢問俞,每次廈門島核酸采樣支援任務都有她的身影。她堅持以隊員的身份參加比賽,除了一次因為中暑,其餘時間她都是隊長。"隊長承擔了更多的責任,不僅要與隊員一起完成團隊核酸采樣任務,還要負責與醫院、社群協調,安排團隊組建、輪崗、就餐、完成點材盤點、檢查等,可以說是最早去,最晚去。"高說。"在我們的支援工作中,我們也會關注公衆的狀态,如果他們身體不适,我們會及時給予他們急救。9月14日,高先生帶領他的團隊進行了第一次郊遊,遇到了一名因中暑而暈倒的環衛勞工。她和團隊迅速給予了急救,并購買了功能性飲料來補充他的能量。一旦患者逐漸恢複意識,他們就會恢複工作。

(記者 曾玉山/溫區記者陳凱月/Instagram)

患者"小梅姐姐"挨家挨戶為秘密收件人抽樣

19年前為抗擊SARS,現在她抗争"新冠",這一次她并沒有落後。在當了26年的醫生并且仍然單身之後,她說她把整個青春都奉獻給了醫療事業,而不是太多。

她是陸軍第73軍醫院骨科二處護士長萬曉梅。"中午12點前完成核酸采樣!"9月26日10點.m,醫院後吳氏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隔離點的醫療小組發出了這樣的第二天抽樣任務。萬曉梅擔任隊長,迅速召集隊員,了解隊員的身體狀況,合理分組。

萬曉梅是支援團隊中年齡最大的,團隊成員被親切地稱為"小梅姐姐"。外表強的她,其實也有弱勢的一面。"這是11天的支援,我感到緊張和害怕,"她說。但即便如此,萬曉梅還是沖了上前去。27日上午,萬曉梅一行在短暫的早餐後開始穿戴防護裝備。他們兩人成群結隊地推着手推着裝有取樣試管、鼻咽拭子和其他取樣工具的手推車,挨家挨戶敲門,對試樣緊密貼合和二次接觸進行敲擊。

在取樣之前,她需要按順序放置試管樣品,并檢查試管标簽上的姓名和房間号等資訊。她穿着不透水的防護服,眼罩和護目鏡上有霧氣,她把采樣管帶到一邊,通過護目鏡的細縫線辨認出來。"你閉了多久,我們也陪你多久,你的鼻咽拭子要挑,我們也想挑......"萬曉梅說,敲門比較難,有的敲了幾分鐘才開門。在每個樣本之前,隔離點也通過無線電呼叫通知,但幾乎沒有跨門窗的聽覺。為了做采樣"一人不漏",萬曉梅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地敲打人聽到為止。

(記者林紹軒、記者王毅軍)

台灣家庭動員參加防疫志願服務

這幾天,一支由10多對台灣夫婦組成的志願服務隊來到廈門,始終身穿紅色背心,準時出現在湘安區古宮社群核酸采樣點,幫助現場維持秩序、查驗衛生碼、引導掃碼登記等工作,成為現場的一道美景。

方是這個服務團隊的一員。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她與台灣丈夫朱向龍結婚10多年。這是夫妻倆第一次一起參加志願服務,兩個人在核酸采樣現場查驗公共衛生碼,幫助公衆登記核酸檢測資訊。夫妻倆還帶着女兒來到現場,讓孩子們感受到志願服務的氛圍,一家人一起參加抗疫服務。他說,這個家庭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饋社群,并為抗擊這一流行病做出貢獻。

湘安泰慶抗疫志願服務隊發起人李東賢在廈門,台灣也忙着在核酸采樣點,幫助維持核酸檢測現場的秩序。"過去在台灣,台灣是我們的家。現在我住在廈門,要紮根這裡,廈門就是我的家。你自己的家應該由你自己來保護。"

(記者 曾毅軒)

脫下醫生的衣服,穿上防護服

廈門新關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建設局先後下令搬遷,先後派出30名黨員幹部進入疫情防控一線,發揮建設者的作用。

作為2021年新博士候選人,今年7月30日,徐豔楠當選為同安區新闵鎮楊義埔村村長助理。在她還沒來得及完全适應從校園人到專業的轉變之前,随着安新民鎮疫情的襲來,她脫下了醫生的衣服,穿上了防護服,從9月12日開始,一直堅守新闵鎮楊浦村的戰争"疫"第一線。

從第一輪全核酸檢測開始,徐豔楠還承擔了準入文員、檢驗員的工作,負責核酸檢測資訊錄入、登記、維護順序、樣品運輸等工作。每一輪核酸檢測,她都穿了近十個小時的防護服,汗水浸濕了她的衣服,霧氣覆寫了她的護目鏡,臉上有一個顯示痕迹的防護口罩。

肩膀瘦弱,因為信仰的支撐也能扛起一公斤的重量。除了參與每輪全面核酸檢測工作外,徐燕南每天到封堵控制區隔離情況,落實村卡值班安排,接聽防疫咨詢電話,查驗村民用藥需求,并負責兩個網格區的資訊化管理。

(記者 曾玉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