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疫故事|厦门抗疫一线的“神仙姐姐”

资料来源:Taihai.com

战疫故事|厦门抗疫一线的“神仙姐姐”

台海网9月29日电(新闻频道记者)苏米娜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充斥着这样的内容:"招募明天的核酸检测志愿者""应急收集社区闭环管理的大帐篷""接到盲人朋友的帮助,需要去医院就医"......这一切都是关于盲人活动和志愿者招募。

苏美娜是厦门晨轩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已有20多年。因为微信的名字是"字",很多人比较《天龙八》中的角色,亲切地称她为"仙女姐姐"。

自2020年新冠爆发以来,苏米娜加入了思明区志愿者团队,与各个社区的合作伙伴一起。在她值班的八个城市,无论是体温测量、防疫防控还是防疫知识宣传,都能看到她的服务图,认真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合作伙伴一起在老城区筑牢"防火墙"。自今年9月12日以来,疫情再次爆发,苏美娜和志愿者团队被转移到厦门的各个社区-在火车站协助检查盐田和厦门的人;在一天结束时,她站了十几个小时,经常当场大喊大叫以维持秩序。"有一天,沈贤姐姐来回取了30个接种物和入口站,供社区冷却干冰,两个空调风扇和十个帐篷。她本人早在疫情爆发前就向社区的防疫工作捐赠了20盒矿泉水。"在苏米娜的行动鼓舞下,许多曾经帮助过盲人的小伙伴也冲到了疫情的前线:"只要仙女姐姐有号召,我们这些小仙女就义不容辞!""

近年来,苏美娜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帮助盲人上,不仅带领盲人出行、就医、帮助他们日常生活,还组建了一支盲人乐队,以音乐会的形式展现残疾人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 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

(记者李芳芳、记者张文文/Instagram)

"样品围兜"护士好帮手

作为多位核酸采样支持队长,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女卫生科副主任医师、党员柯宇设计了一款简单的核酸采样"顺畅"——"张开嘴,抬头,喊'啊'!你真棒!"

战疫故事|厦门抗疫一线的“神仙姐姐”

"球员们开玩笑地称它为'样品围兜'。事实上,这张图最初是供孩子们看到的。那么多次在球场上,我想,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平息情绪,让他们更舒服,后来发现很多大人都会仔细阅读然后去做,这是有道理的。"柯宇介绍。

疫情爆发以来,柯宇主动询问俞,每次厦门岛核酸采样支持任务都有她的身影。她坚持以队员的身份参加比赛,除了一次因为中暑,其余时间她都是队长。"队长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不仅要与队员一起完成团队核酸采样任务,还要负责与医院、社区协调,安排团队组建、轮岗、就餐、完成点材盘点、检查等,可以说是最早去,最晚去。"高说。"在我们的支持工作中,我们也会关注公众的状态,如果他们身体不适,我们会及时给予他们急救。9月14日,高先生带领他的团队进行了第一次郊游,遇到了一名因中暑而晕倒的环卫工人。她和团队迅速给予了急救,并购买了功能性饮料来补充他的能量。一旦患者逐渐恢复意识,他们就会恢复工作。

(记者 曾玉山/温区记者陈凯月/Instagram)

患者"小梅姐姐"挨家挨户为秘密收件人抽样

19年前为抗击SARS,现在她抗争"新冠",这一次她并没有落后。在当了26年的医生并且仍然单身之后,她说她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医疗事业,而不是太多。

她是陆军第73军医院骨科二处护士长万晓梅。"中午12点前完成核酸采样!"9月26日10点.m,医院后吴氏公寓隔离点的医疗小组发出了这样的第二天抽样任务。万晓梅担任队长,迅速召集队员,了解队员的身体状况,合理分组。

万晓梅是支持团队中年龄最大的,团队成员被亲切地称为"小梅姐姐"。外表强的她,其实也有弱势的一面。"这是11天的支持,我感到紧张和害怕,"她说。但即便如此,万晓梅还是冲了上前去。27日上午,万晓梅一行在短暂的早餐后开始穿戴防护装备。他们两人成群结队地推着手推着装有取样试管、鼻咽拭子和其他取样工具的手推车,挨家挨户敲门,对试样紧密贴合和二次接触进行敲击。

在取样之前,她需要按顺序放置试管样品,并检查试管标签上的姓名和房间号等信息。她穿着不透水的防护服,眼罩和护目镜上有雾气,她把采样管带到一边,通过护目镜的细缝线辨认出来。"你闭了多久,我们也陪你多久,你的鼻咽拭子要挑,我们也想挑......"万晓梅说,敲门比较难,有的敲了几分钟才开门。在每个样本之前,隔离点也通过无线电呼叫通知,但几乎没有跨门窗的听觉。为了做采样"一人不漏",万晓梅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地敲打人听到为止。

(记者林绍轩、记者王毅军)

台湾家庭动员参加防疫志愿服务

这几天,一支由10多对台湾夫妇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来到厦门,始终身穿红色背心,准时出现在湘安区古宫社区核酸采样点,帮助现场维持秩序、查验卫生码、引导扫码登记等工作,成为现场的一道美景。

方是这个服务团队的一员。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她与台湾丈夫朱向龙结婚10多年。这是夫妻俩第一次一起参加志愿服务,两个人在核酸采样现场查验公共卫生码,帮助公众登记核酸检测信息。夫妻俩还带着女儿来到现场,让孩子们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氛围,一家人一起参加抗疫服务。他说,这个家庭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馈社区,并为抗击这一流行病做出贡献。

湘安泰庆抗疫志愿服务队发起人李东贤在厦门,台湾也忙着在核酸采样点,帮助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过去在台湾,台湾是我们的家。现在我住在厦门,要扎根这里,厦门就是我的家。你自己的家应该由你自己来保护。"

(记者 曾毅轩)

脱下医生的衣服,穿上防护服

厦门新关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建设局先后下令搬迁,先后派出30名党员干部进入疫情防控一线,发挥建设者的作用。

作为2021年新博士候选人,今年7月30日,徐艳楠当选为同安区新闵镇杨义埔村村长助理。在她还没来得及完全适应从校园人到专业的转变之前,随着安新民镇疫情的袭来,她脱下了医生的衣服,穿上了防护服,从9月12日开始,一直坚守新闵镇杨浦村的战争"疫"第一线。

从第一轮全核酸检测开始,徐艳楠还承担了准入文员、检验员的工作,负责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登记、维护顺序、样品运输等工作。每一轮核酸检测,她都穿了近十个小时的防护服,汗水浸湿了她的衣服,雾气覆盖了她的护目镜,脸上有一个显示痕迹的防护口罩。

肩膀瘦弱,因为信仰的支撑也能扛起一公斤的重量。除了参与每轮全面核酸检测工作外,徐燕南每天到封堵控制区隔离情况,落实村卡值班安排,接听防疫咨询电话,查验村民用药需求,并负责两个网格区的信息化管理。

(记者 曾玉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