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我看了一部電影,第一時間分享給你;
我看了一本書,第一時間向你分享裡面的句子和讀書心得;
我吃了一頓紅燒肉,菜剛端上來,第一時間拍照發給你;
走在路上,看到春天的氣息,看到路邊的流浪貓,也都會分享給你。
你以為我這樣做,是找話題聊;實際上,我隻是想要跟你分享我的生活。
向你分享,會讓我産生:“我們就在一起”的感覺。
對于成年人來說,最浪漫的感情不是說“我愛你”,而是“彼此相愛時,互相分享”。
-01
分享欲,才是最進階的浪漫
1、分享欲,是愛意的表達
如何辨識對方是否喜歡你?
就看他是否願意主動跟你“分享”。
分享生活,分享工作,分享心情,甚至是分享關于自己的一些隐私。
你覺得對方每天找你聊天,是無聊嗎?
并不是,其實是他想要在你面前,有更多存在感;他想要你了解他,也想要跟你的感情更進一步。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
分享欲,往往飽含着一個人的神情。
他的情緒,想法,所有的小心思,全都藏在其中。
今天的陽光很好,風很溫柔,兩個相愛的人互相傾訴,這就是最平靜最細膩的浪漫。
2、分享欲,是維系感情的“重要手段”
在親密關系裡,分享欲也可以了解為“溝通”。
有穩定的溝通,才能讓你們的感情趨于穩定;
失去了溝通,感情就會走下坡路。
在我所接觸的情感咨詢案例中,超過半數戀愛或婚姻存在問題的人,本質原因都是:“缺少溝通”。
要麼是懶得溝通;
要麼是自己嘗試跟對方溝通,卻不被回應;
要麼就是有一方冷暴力,另一方失去耐心。
總之,溝通問題基本上決定了感情的走向。
與分享欲相對應的,是什麼?
是回饋度。
在異性相處時:
你追求喜歡的人,給對方發消息,每天發十幾條甚至是幾十條消息,這就是你的分享欲。
如果對方及時回應你,就是“回饋度高”;如果對方不回消息,就是“回饋度低”。
在戀愛,婚姻中,也是同樣的道理。
甚至也可以說:任何關系裡,分享欲都很重要;
而我們在分享的同時,渴望得到對方的及時回饋。
獲得正向回饋,我們心中愉悅,期待被滿足;
回饋度低,我們沮喪難過,期待落空。
-02
最堅固的愛,是“分擔”
情侶相處,最浪漫的三個字是什麼?不是我愛你。
而是:
“我陪你,有我在,不用怕”。
這三個字的核心點,用一個詞可以概括:分擔。
對于戀人來說,分擔就是“共情和擔當”。
能夠了解對方的情緒,在他情緒低谷期,給予陪伴;
能夠包容他的小脾氣,願意給予了解;
能夠與他共同面對一些事情,而不是逃避;
能夠擁有共同的小目标,比如:一起為了婚姻而努力,給這段戀情一個完美的結果。
對于夫妻來說,擔當就是“家庭責任感和付出”。
什麼是家庭責任感?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參與度”。
經營家庭的參與度,照顧孩子的參與度,照顧父母的參與度;這些,都直接影響着夫妻倆的感情。
參與度高的夫妻,往往有着“足夠多的默契,齊心協力,同甘共苦”。
丈夫和妻子,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支援;
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抛棄彼此,共同承擔;
在發達之後,不忘初心,不負彼此;
家庭責任感越重,夫妻的感情越好。
參與度越高,為家庭的付出也就越多。
隻不過,有些人在婚姻裡是自私的。
比如:
隻願意享受,不願意付出;
隻想要成果,不想付出時間、精力和情感;
隻顧着自己的感受,卻不考慮家人的辛苦;
隻是指責,埋怨,卻不懂贊美與了解。
最穩定的夫妻感情,一定是“有擔當”的。
能夠同甘的伴侶,不叫愛;
能夠共苦的伴侶,才是真愛。
今日話題:
你覺得,“分享欲和擔當”,在感情裡重要嗎?
(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