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求同存異

 在地球誕生之初,幾個有機分子,形成了雙螺旋結構,這種穩定的結構在當時是完全的異類,但他的穩定結構适應了地球的環境,為整個地球的生命誕生奠定了偉大的基礎,這就是突變帶來的優勢。

随着雙螺旋結構的不斷發展,穩定的發展雙螺旋結構和相關的表現形式,成了進化論的基礎,此時的求同占據了上風,生命體數量的多與寡成了占領資源的必要手段,求同成了整個生命演化的主旋律,但是在慢慢長河中,極端的氣候變化,外星隕石的襲擊等等,這種突發性事件卻能直接将生命的演化進行大清洗,原本占有多數的生命體卻成了負擔,甚至成了滅絕的首要對象,此時異類往往才能生存,漸漸的,智力水準和認知水準高超的物種,能夠更好的應對極端的環境變化,更好的适應在地球生存和發展,進而在非洲大草原走出了智人,成就了現代的科技文明。

時至今日,求同存異也在不斷的演化,資訊交換極大的情況下,隻有求同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才能擷取社會上相應更多的資源和優勢,進而奠定了發展,而那些孤僻弱小的邊緣化人群則在這場資訊化大清洗中成為了異類。人們為了更多的認可,可以犧牲自己的個性,泯滅自己原有的善良,甚至出賣自己的靈魂。當然,這些說辭本身就不公平和全面,因為适應環境和社會,本就是我們應該做出的正确選擇。

那我們再說到程式設計。易用、簡單的程式設計語言成了主流,php當年打敗了perl,java打敗了c++,而晦澀、難懂,開發效率低下的程式設計語言成為了少數開發者的喜好。當然,這種說辭本身以偏概全,因為即使到了今天,能夠利用c、彙編、c++等的大神,依然是程式界的中堅力量,全世界最多的作業系統linux/windows,底層都是c/c++,但是求同卻是一種趨勢。

認真學習算法/資料結構是一個程式員的正途,天天沉迷于架構和迷信于語言的魔咒,這本身就不是主流。在程式屆,真正的大神都是異類,這可能是唯一反規律的地方吧,因為大神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而普通人隻能追随。求同是為了發展,存異才能夠創新,甚至開創一篇天空。

總之,這個世界上充滿了不同和偏差,但這些偏差造就了各種各樣的機會,但追随主流,卻能讓你生存的更好。

僅是一些胡思亂想,作為謹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