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析:關于鋸鲨的栖息地。行為以及飲食習慣鋸鲨,也拼寫為sawshark,是一種鲨魚,因其長滿牙齒的扁平吻部酷似鋸片而得名

作者:人間·清醒

淺析:關于鋸鲨的栖息地。行為以及飲食習慣

鋸鲨,也拼寫為 sawshark,是一種鲨魚,因其長滿牙齒的扁平吻部酷似鋸片而得名。鋸鲨是鋸鲨目的成員。

速覽:鋸鲨

學名:鋸鲨目

俗名:鋸鲨、鋸鲨

基本動物組:魚

尺寸: 28-54英寸

體重: 18.7磅(普通鋸鲨)

壽命: 9-15年

飲食:食肉動物

栖息地: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洋的深大陸架

人口:未知

保護狀況:資料不足至近危

物種

有兩個屬和至少八種鋸鲨:

Pliotrema warreni(六鰓鋸鲨)

Pristiophorus cirratus(長鼻鋸鲨或普通鋸鲨)

Pristiophorus delicatus(熱帶鋸鲨)

Pristiophorus japonicus(日本鋸鲨)

Pristiophorus lanae(拉娜鋸鲨)

Pristiophorus nancyae(非洲矮鋸鲨)

Pristiophorus nudipinnis(短鼻鋸鲨或南方鋸鲨)

Pristiophorus schroeder(巴哈馬鋸鲨)

描述

鋸鲨與其他鲨魚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它有一個長吻部(吻部),邊緣有鋒利的牙齒。它有兩個背鳍,沒有臀鳍,在吻部中點附近有一對長須。

身體通常呈黃褐色,帶有斑點,使魚在海底僞裝。大小取決于物種,但雌性通常比雄性略大。鋸鲨的長度從 28 英寸到 54 英寸不等,體重可達 18.7 磅。

鋸鲨與鋸魚

鋸鲨和鋸魚都是軟骨魚,有刀片狀的鼻子。不過,鋸齒魚其實是鳐魚的一種,并不是鲨魚。鋸鲨的兩側有鰓縫,而鋸魚的下側也有鰓縫。

鋸鲨有觸須和大小交替的牙齒,而鋸魚牙齒大小均勻,沒有觸須。這兩種動物都使用電感受器通過電場檢測獵物。

栖息地和範圍

鋸鲨生活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洋大陸架的深水區。它們最常見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分布在從南非到日本的廣大海域。

1960年在加勒比海640至915米深的海底發現了巴哈馬鋸鲨,是一個新的品種。

大多數物種生活在 40 到 100 米之間的深度,但巴哈馬鋸鲨被發現在 640 到 914 米之間。一些物種響應季節性溫度波動在水柱中向上或向下遷移。

飲食和行為

與其他鲨魚一樣,鋸齒鲨是食甲殼類動物、鱿魚和小魚的食肉動物。它們的觸須和鋸子包含稱為洛倫齊尼壺腹的感覺器官,可以檢測獵物發出的電場。

鲨魚通過左右掃動它的鋸齒來削弱獵物并抵禦威脅。有些物種是孤獨的獵手,而另一些則群居。

繁殖與後代

鋸鲨季節性交配,但雌性每兩年才生育一次。經過 12 個月的妊娠期後,雌性會産下一窩 3 到 22 隻幼崽。幼崽出生時牙齒緊貼着鼻子,以保護母親免受傷害。

成年人照顧年輕人 2 年。此時,後代性成熟,可以自己捕獵。鋸鲨的平均壽命為 9 至 15 年。

保護狀況

沒有任何鋸鲨物種的種群規模或趨勢的估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根據每個物種或其獵物面臨過度捕撈或兼捕風險的可能性對鋸鲨的狀況進行分類。

六鰓鋸鲨被歸類為“近危”。普通鋸鲨、南方鋸鲨和熱帶鋸鲨被歸類為“最不關心”。沒有足夠的資料來評估其他物種的保護狀況。

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類國際貿易公約》,鋸鲨被列入一級保護目錄,嚴格禁止交易。

鋸鲨和人類

由于它們生活的深度,鋸鲨不會對人類構成威脅。一些物種,如長吻鋸鲨,是被有意捕撈為食的。其他人可能被刺網和拖網漁船捕獲并作為副漁獲物丢棄。

參考文獻:

澳洲的鲨魚和鳐魚(第 2 版)。CSIRO 出版社,科林伍德。2009.

2016 年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自然公司指南:鲨魚和鳐魚。悉尼:時代生活書籍。1997. 國際标準書号 0-7835-4940-7。

淺析:關于鋸鲨的栖息地。行為以及飲食習慣鋸鲨,也拼寫為sawshark,是一種鲨魚,因其長滿牙齒的扁平吻部酷似鋸片而得名
淺析:關于鋸鲨的栖息地。行為以及飲食習慣鋸鲨,也拼寫為sawshark,是一種鲨魚,因其長滿牙齒的扁平吻部酷似鋸片而得名
淺析:關于鋸鲨的栖息地。行為以及飲食習慣鋸鲨,也拼寫為sawshark,是一種鲨魚,因其長滿牙齒的扁平吻部酷似鋸片而得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