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好小康)來自安陽的報道之三:郭永衛不做命運的逃亡者

作者:河南日報農村版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 秦正芳 記者 王占坤 于學軒

(你好小康)來自安陽的報道之三:郭永衛不做命運的逃亡者
(你好小康)來自安陽的報道之三:郭永衛不做命運的逃亡者

郭永偉,是唐陰縣仁谷鄉趙莊村人。2006年,24歲的郭永偉在工作時受傷,導緻高度截癱。當痛苦還在折磨他的時候,娶了半年的妻子卻離開了他,人生的打擊接二連三,一度讓他失去了人生的信心,想找個地方躲藏。

但最終他很堅強,他沒有為此感到沮喪。"我不願意躺在床上無所事事,尋找我能做的事,我不能讓我的生命消失。郭永偉讀了鄰居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了十幾遍,他從英雄保羅·科恰金那裡找到了奮鬥的力量,看到了希望。然後,他不僅閱讀了《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和其他傑作。"在閱讀過程中,我有表達自己的願望,寫自己的書,鼓勵自己,激勵他人。"郭永偉說。

郭永偉隻有國小學曆,寫書對他來說很容易談。知識儲備不夠,沒有寫作技巧,有時幾天他寫不出一個字。

7月19日,郭永偉用平靜的語氣告訴記者:"從一開始就花了四年時間才寫完。側睡可以寫,但為了防止長痔瘡,也不能長時間側睡,寫長頸椎不能站立。"

看着他側躺在床上,用他僵硬的手指和銅線筆杆"撓"手機上的單詞,你可以想象這18萬個單詞要克服多少困難才能寫出來。"筆是他自己的。起初,他寫的單詞非常不同,過了一會兒,他的手開始顫抖,再也寫不出來了。後來,他做了一個筆杆點手機,筆在手指縫上,雖然慢,但寫......"郭永偉的母親牛寶琴傷心地說。

18萬字,字是汗水,字是辛苦,字是郭永偉向奮鬥的厄運呐喊。隻有一年四季的冬天,郭永偉的身體才能寫字,春秋他需要鍛煉康複,夏日濕潤,讓他的頭腦昏昏欲睡,兩三個月都處于昏昏欲睡的狀态。

受到啟發後,郭永偉用手機上的銅筆寫字,就像在寫短信一樣。當時,手機的記憶力非常有限,他不得不将手機抄襲到書本上。抄寫的過程也是修改的過程,修改完成後,他會用兩隻手把竹竿稍微慢慢敲進電腦裡。"我兒子用的竹竿都是抛光的。牛寶琴含着眼淚說道。郭永偉的手稿堆積了一堆厚厚的,母親放在一個紙闆箱裡。

郭永偉家是一戶在建檔的貧困家庭。2016年,任古鎮民政局局長出資到家幫忙,發現自己的床邊是放在國小生作業書上,裡面是字密密麻,讀一段就知道郭永偉正在寫小說。郭永偉在小說中堅強的意志和言語,深深地觸動了保安。此後,郭永偉的故事在鎮上朗誦,被鄉鎮鄰居稱為"勵志兄弟"。

郭永偉第一次寫10萬字,花了将近兩年的時間。"當我修改它時,我發現10萬字中有很多地方我不能寫得很好,以至于我推翻了手稿,重新開始寫作。優秀的郭永偉注重閱讀和認真學習寫作方法,在寫作和學習的同時,花了兩年時間,将10萬字的初稿擴大到18萬字。

2018年,郭永偉的小說《逃亡》将小規模出版。為了得到自己的書,郭永偉遠不止于此。用他的話說,給這本書起名叫《逃生》,并不是真的要逃避,而是要告誡自己,逃亡者不能命運,要堅強地活下去。

郭永偉一直被鎮、縣、市評為鎮"自強楷模"、"嶽祥模範唐銀模範""感動安陽2018年度扶貧人士"。2020年,他被評為全省自我提升的典範。

2020年,借助黨的扶貧政策,三口之家在年底前成功實作脫貧攻堅,人均淨收入7100元。在未來的生活中,郭永偉充滿信心:"黨的扶貧政策讓我們全家人脫貧,我想繼續閱讀,繼續創造,讓自己的人生不留下遺憾,在小康的道路上不落下後者。"

(編輯:老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