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犀牛娛樂原創

文|方正   編輯|樸芳

2023第一個全球熱點屬于ChatGPT。

這個有些拗口的名字,指的是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研發的一款聊天機器人,号稱可以回答人類的任何提問。該産品于去年11月上線後僅兩個月使用者破億,引發全球科技圈大地震并有熱度持續破圈的勢頭。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在國外,ChatGPT已被全球使用者拿來寫論文、寫代碼、寫情書、寫請假條,它颠覆級的智能程度引得馬斯克都發推感歎“ChatGPT好得可怕”。可怕的ChatGPT引起矽谷集體恐慌,科技巨頭們谷歌、蘋果等最近都被迫趕工競品,以應對微軟主投OpenAI帶來的威脅。

在國内,因春節後券商報告強推,國内這輪爆炒ChatGPT的熱度甚至超過國外,它也成為元宇宙後又一個火遍中文網際網路的科技概念。而關于它的出現是否意味着很多人工作将被取代、ChatGPT能否颠覆文娛業内容生産等問題,遂成為人們新的焦慮源頭。

帶着大家共同的疑問,犀牛君最近想方設法體驗了一番原版的ChatGPT,試圖厘清它将給文娛業帶來什麼。事實證明,對于一個新風口,資本市場和各類媒體往往愛過分追捧,ChatGPT或與一年前的元宇宙一樣,距離他們被全面應用似乎還離着十萬八千裡。

ChatGPT搶編劇飯碗?

目前輿論場有關ChatGPT的讨論,多圍繞它帶來的焦慮情緒展開。顧名思義,聊天(chat)是ChatGPT的主要功能,但由于它過分智能到能寫論文、寫劇本、敲代碼等,人們不自覺就焦慮起了“飯碗難保”的切身問題。

翻開最近的微網誌,諸如 #ChatGPT會不會使底層程式員失業#、#ChatGPT真的會取代人類嗎#、#國内高校已有學生用ChatGPT寫論文# 等熱搜話題,幾乎都蔓延着我們擔心工作、學習恐将被AI取代的焦慮情緒。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之于文娛業,犀牛君最擔心的當然是AI能否完美取代我們行業裡編劇、詞作人或影評人們的工作。為此,犀牛君這些天與ChatGPT展開了幾番真誠而友好的創作交流。

針對網上說ChatGPT會寫劇本的傳言,犀牛君叫Ta幫忙寫個《流浪地球》劇本大綱,果不其然,Ta馬上就寫出了一篇包含有開篇、前奏、高潮和結局的大綱。可以看到,其實ChatGPT的最大優點是邏輯建構能力,Ta能短時間給你一篇結構清晰的提綱,至于其編排的這個故事,老套到不是編劇也能寫的程度。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為了驗證這一觀察,犀牛君随後叫Ta繼續寫了《滿江紅》《狂飙》。顯然,ChatGPT幾乎複刻了寫《流浪地球》的四幕結構,而究其故事情節仍是老套和眼熟,Ta把《滿江紅》了解成了一個歌頌女性英雄主義的抗日神劇,《狂飙》被Ta創作成了一個典型的賽車手奮鬥成長故事,敢情這不就是個翻版的《飛馳人生》嘛。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但随着犀牛君的“調教”,ChatGPT開始慢慢顯露出其強大的進階學習能力。以《改變自己》為題,Ta意外寫出了一段很工整的歌詞内容,歌詞不僅完整包含AB段主歌、三段副歌加間奏,内容上竟也讓犀牛君感受到了有溫度的情緒波瀾。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當然,即便如此,犀牛君并不認為目前的Ta擁有真正意義上“創意生産”的能力,文娛同行們大可不必因為一個機器人而過分焦慮。

事實上,當犀牛君後續要求ChatGPT寫出一份有明星參與綜藝節目策劃案時,Ta居然很荒唐地給出了一個節目名就叫《明星合作》的綜藝項目。換言之,這證明了,ChatGPT更多是根據問者的資訊進行檢索、組合、加工來生成内容,Ta的腦子似乎還沒法想出人類頭腦能制造的那些絕妙創意。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ChatGPT與“AI内容生産”

ChatGPT帶來的未必隻有負面影響。

相反,試用了幾天ChatGPT,犀牛君反倒對AI在文娛領域的積極影響抱有樂觀期待。事實上,我們在讨論AI取代人類工作的相關議題時,總會陷入邏輯滑坡的思維,把取代一部分人工作等同于對整個行業的颠覆。

對文娛行業來說,正如上述分析所說,ChatGPT式AI暫且還不能進行創意産出,它能取代的更多是營銷号、搬運号、音樂裁縫、抄襲寫手等進行機械勞動的所謂“内容創作者”,畢竟AI比這些人“搬運”資訊的效率可高太多了,但富含人類抽象思考、多元情感、複雜人性的内容創意輸出實難被輕易取代。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對于任何行業來說,“劣币驅逐良币”都是穩定行業生産、提升行業活力的必要手段之一,而AI對于文娛行業的影響很可能是提純式的、幫助真正有内容能力的創作者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或許是受科幻驚悚電影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對AI的未來想象總會訴諸其與人類的二進制對立性,但其實AI在現實應用中,最多時候是以輔助工具的角色來賦能行業。

其實本質上來說,ChatGPT隻是個AI賦能的聊天工具,而對于AI技術在文娛産業的綜合性運用,不得不提的概念是AIGC(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内容,AIGC也被認為是繼UGC、PGC之後的新型内容生産方式,AI繪畫、AI寫作等都屬于AIGC的分支)。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這或是AI技術離國内文娛界最近的一個應用領域。比如,位元組跳動旗下的剪映、快手集團的雲剪目前都已能支援AI生成視訊的輔助創作服務;而網易雲音樂曾推出一站式的AI音樂創作平台“網易天音”,是很多音樂創作者的技術好幫手;而騰訊打造的寫稿機器人“夢幻寫手”則能幫助文娛創作者更高效地撰寫編劇、影評、歌詞等文本内容。

從很多方面來說,國内大廠對于AI應用技術的探索已有很多實質成果,咱也不用豔羨人家ChatGPT技術有多超前,畢竟技術解決是遲早的事,基建條件才是國内文娛行業的優勢。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本月初,騰訊研究院釋出的《AIGC發展趨勢報告2023》曾指出,在廣告領域,騰訊混元AI大模型已能夠支援廣告智能制作(即利用AIGC将廣告文案自動生成為廣告視訊);報告還預測,未來五年,10%至30%的圖檔内容将由AI參與生成。可以說,文娛行業因AI降低生産成本、提升内容創作效率的時代已經到來。

弱AI暫且幹不掉文娛業

ChatGPT還能“狂飙”多久?

鑒于區塊鍊、元宇宙等“風口吹不起豬”的前車之鑒,面對ChatGPT這一明顯被國内資本市場強炒的新概念,投資人和看客們的心态理應要放得更平和些。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其實冷靜來看,盡管ChatGPT展現出了超越過往AI産品的智能感,但本質上它仍是一款主要基于文本生成邏輯的聊天軟體,換言之,它僅限于文字載體的創作形态應用局限性還是很大。對于文娛産品來說,文字創作僅是創作上遊的一個小環節。

很值得玩味的是,關于AI會否幹掉文娛業這件事,AI或許想得比人類還清楚。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犀牛君突發奇想,如果ChatGPT來寫這篇文會怎麼寫。而事實證明,ChatGPT同樣也不同意它能幹掉這個行業的觀點。

ChatGPT在回答中說道,“ChatGPT不能創造原創的想法,也不能了解人類的情感和體驗”。更進一步的,ChatGPT提到,“文娛業還包括許多其他要素,如表演、舞蹈、音樂等,ChatGPT無法替代這些方面的人類能力。事實上,人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許多方面都是無法被替代的。”

ChatGPT颠覆文娛業?結論下太早

當然,你也可以認為這是ChatGPT有意讓人類放松戒備而生成的一套話術,不過ChatGPT真的進化到如此強人工智能的話,他們估計已經取代人類統治地球了。

是以說,目前無論是ChatGPT還是其它AI技術産品,充其量仍處于“弱人工智能”的初級階段,距離進化到“強人工智能”、“超級人工智能”仍需要很大飛躍的技術能力進步才可達成。

什麼時候,當我們尋求AI幫助來寫劇本、寫小說而不覺得Ta很“弱智”的時候,或許才有必要真的擔心文娛業會否被Ta颠覆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