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起若幹年前在大學宿舍裡,跟室友讨論過的一個問題。室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兄弟,天賦資源都很接近,都上了大學,畢業後

作者:斜杠青年讀好書

想起若幹年前在大學宿舍裡,跟室友讨論過的一個問題。

室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兄弟,天賦資源都很接近,都上了大學,畢業後找了份工作,拿着不溫不火的工資。但他們選擇的成長路徑不同,差距是從畢業後開始的。

一個秉持着“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的信條,堅定地相信“多條朋友多條路”。每個月把工資都花在迎來送往,請上司同僚吃飯喝酒的人情社交上,“三節兩壽”這種重大事件更是絕不錯過。

憑借着他靈活的頭腦、驚豔的口才、成熟的手腕,還真就被他混出了片天兒。三年兩載下來,衆人都對他贊不絕口。口碑起來了,機會自然也就多了,薪資待遇也跟着水漲船高。

另一個堅守着“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人生哲理,把大量的時間、精力還有金錢花在投資自己身上。他買書讀書泡圖書館,報夜校上網課學專業知識,一步步豐富内涵,提升學曆。

在别人眼裡,他是個謙虛好學的人,工作态度很認真,卻不愛表現自己。似乎是個深藏不露的人,可上司卻很少聽說還有他這麼号人物。

後來,他漸漸失落,覺得努力不受重視,認真工作沒有得到認可,就開始自憐自艾起來。旁人越發覺得他奇怪,不知是怎麼了,好像沒有從前的幹勁了。

室友說,由此可見,人情世故還是很重要的。

我當下恍惚,不置可否。隻是覺得他得出結論太過草率。若是故事反過來講,豈不是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

若是一味經營人情世故,沒有半點真本事真功夫,斷然也不會赢得上司同僚的青睐。至少協調能力也是一種工作能力嘛。

而一以貫之地提升自己,未必就不能茁壯成長。現在對專業技術人才可是越發倚重了。隻能說不同的行業領域,不同的競争賽道,情況怕是大相徑庭。

而我當時的困惑卻是,為什麼不能兩者兼顧呢?

随着年歲漸長,才明了成年人手裡并沒有多少牌可以打。時間、精力、金錢都是有限的,打一張少一張,完全不夠用。

領工資了賺錢了,想孝敬長輩,想跟同學朋友聯絡感情,想買個小件兒犒勞自己,還想攢錢買輛像樣的車,買個三室兩廳的大房子。可賺的并沒有想象的多。

到周末節假日了,想聚會,想睡懶覺,想過二人世界,想陪陪家人。可時間是不夠用的。

說到底都是要做取舍的,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也沒有萬事順遂的故事。隻能說,在有限的資源裡,做好選擇。選擇你真正想要的,選擇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畢竟很多事情勉強不來,你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你能改變的隻有你自己而已。#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打開眼界# #頭條創作挑戰賽#

想起若幹年前在大學宿舍裡,跟室友讨論過的一個問題。室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兄弟,天賦資源都很接近,都上了大學,畢業後
想起若幹年前在大學宿舍裡,跟室友讨論過的一個問題。室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兄弟,天賦資源都很接近,都上了大學,畢業後
想起若幹年前在大學宿舍裡,跟室友讨論過的一個問題。室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兄弟,天賦資源都很接近,都上了大學,畢業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