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DCC 2016】産品與設計峰會現場實錄(下)

【CSDN 現場報道】9月23日—24日,“MDCC 2016 移動開發者大會• 中國”(Mobile Developer Conference China 2016,簡稱 MDCC 2016)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全球最大中文IT社群CSDN和中國最具關注度的全方位創業平台創新工場聯合主辦,以移動領域熱點技術+典型應用案例實戰為主的内容主旨,邀請國内外頂尖技術大牛、業界領袖,在實戰經驗中剖析技術方案與趨勢,共同緻力于推動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生态系統的成長。

9月24日,産品與設計下午場,“最美應用”CEO馬力擔任主持,來自物靈科技聯合創始人顧嘉唯,阿甘跑步産品合夥人魏臻,優達學城(Udacity)中國區業務發展總監熊尚文,分答産品負責人朱曉華,有信産品副總裁王瑜,結合自身産品經驗,展開了深入探讨。

機器智能時代的靈性互動

【MDCC 2016】産品與設計峰會現場實錄(下)

物靈科技聯合創始人 顧嘉唯

物靈科技聯合創始人顧嘉唯發表《機器智能時代的靈性互動》演講,他表示,搜尋引擎中物聯網、智能家居、智能硬體索引數量巨大,已不隻限于業内人關注。物聯網可分成兩類,一類是智能裝置,另外一類是自動化家居,使用者更需要自動化家居。AI可分成兩類:強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今天所有人做的都是屬于弱的一類,包括資料挖掘、深度學習、大資料都是這個方向。

移動網際網路的今天,人工智能要有自我學習的過程,它帶來三大機會:第一是穿戴裝置,是人工智能的智能終端,通過語音對話可以連接配接服務,識别了解場景;第二是機器人,身邊一切的智能硬體變成機器人,而不是一定要像人的産品。第三是無人車,它是機器人的另一個形式。

最後,顧嘉唯表示需要點物賦靈的人才能夠完成對AI的控制,善用AI,控制在一個好的階段,就能實作夢想。

跑步的需求與創新

【MDCC 2016】産品與設計峰會現場實錄(下)

阿甘跑步産品合夥人 魏臻

阿甘跑步産品合夥人魏臻的演講題目為《跑步的需求與創新》。他表示選擇做跑步産品完全因為對跑步的了解和熱愛,并從行業角度,結合阿甘跑步産品分享自己對産品需求和創新的了解。因跑步受制于地理、時間和配速,是一件孤獨的事情。他列舉馬拉松和女生夜跑的例子,以及阿甘的努力等各種因素,導緻阿甘跑步的願景是讓更多的人能安全地跑起來,跑步市場熱度相對遊泳、籃球、排球等運動門檻較低。最後從跑步人群與動機中分析産品的需求,結合Siri、好友互動、健康管理、Apple Watch、跑步安全和3D路徑追蹤/回放介紹阿甘跑步的特色。阿甘會繼續在公戶層關注使用者的跑步安全,在行業層關注跑步資料,推動運動及健康行業發展。

線上教育“登月計劃”:我們的世界還缺幾百萬個頂尖工程師

【MDCC 2016】産品與設計峰會現場實錄(下)

優達學城(Udacity)中國區業務發展總監 熊尚文

優達學城(Udacity)中國區業務發展總監熊尚文分享的主題為《線上教育“登月計劃”:我們的世界還缺幾百萬個頂尖工程師》,主要介紹優達學城在線上教育産品上的研究。優達學城希望普及來自矽谷最前沿的IT教學内容讓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技術精英,熊尚文認為,重點是回報,學習周期越短越好,通過回報循環不斷試錯不斷學習。優達學城有三種有效的回報機制:1. codereview機制;2. 一對一線上導師服務、論壇和微信答疑群;3. 安卓用戶端應用。

分答從0到1的産品邏輯

【MDCC 2016】産品與設計峰會現場實錄(下)

分答産品負責人朱曉華

分答産品負責人朱曉華發表《分答從0到1的産品邏輯》主題演講。分答是幫助大家解決問題的平台,朱曉華通過現實案例,解析市場和技術自然發展的時機,并介紹分答的想法從何而來。總結分答火起來的原因:行家引入、自發轉發、果殼的朋友、明星參與和強勢營運。之後瘋狂疊代(一天2個sprint、6 x 18工作),疊代方向為:1. Acquisition:名人(各種榜)、話題引流(問題合集)、生命分答、讨論、開放平台;2. Activation:免費内容提高轉化;3. Retention:改善體驗提高留存、讨論、大咖問、懸賞;4. Refer:引導轉發、包場聽、朋友圈免費聽;5. Revenue:探索中;6. 探索深度内容、更豐富的場景。分享分答産品營運過程的體悟:微信是精益創業的天堂,小程式将成為創新的絕佳環境,創新需要有氛圍,快樂團隊才有足夠腦洞和小心災難性成功。

朱曉華最後引用了凱文·凱利的一句話:我相信工作和娛樂的合并、嚴肅地思考和娛樂地思考的結合,是網際網路帶來的最偉大的創新之一。

圓桌論壇

【MDCC 2016】産品與設計峰會現場實錄(下)

最美應用CEO馬力主持了此次圓桌論壇,他提出了三個問題:

1. 線上教育和知識分享産品該如何變現?

分答産品負責人朱曉華:純粹的教育領域(與學校課程相近的主題)變現通道較慢;而經驗技能教育訓練,更接地氣,變現速度更快。

有信産品副總裁王瑜:從業者需要思考怎樣創造有價值的内容,以及合理的互動方式。我們嘗試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語音而非視訊直播,幫助垂直領域的名人創造有價值的内容。

優達學城中國區業務發展總監熊尚文:線上教育是非常個性化的訴求,一對多的方式行不通。使用者更願意為一對一模式教學付費。Udacity幫助Google開發課程,由Google給講師、導師付費。

2. 現在的直播、分答以及打包訂閱的形式,會不會又把以前雜志的形态重新出來了隻是以不同的方式,這個大家怎麼看?

優達學城中國區業務發展總監熊尚文:優達學城是訂閱模式,因為訂閱模式可以緩解使用者第一次付款壓力,通過這個方式可以讓很多使用者馬上開始試,通過這個方式抓住使用者,之後靠産品和内容能不能留住使用者,從擷取付費使用者來說是個很好的方式。

分答産品負責人朱曉華:知識變現最後要落實到某些沉澱的東西,為知識付費這件事情可能從今年開始會是一個新的熱點,可能會持續兩三年,但是這個裡面大家之間可能要搶一搶KOL,可能得到一些已經抓住的一批頂級的KOL大家也都會去搶一搶看看到底誰的形态大家玩的更嗨、成本更低、内容更有效果,這可能是作為同行要挖空心思琢磨的問題,這應該是個大趨勢。

有信産品副總裁王瑜:形态到底是訂閱的還是單場課還是直播過程當中或者課程過程當中支付的形态,最終會有一個東西決定,如果一個講師在知乎life上面年收入隻能達到十萬量級,比如講一場兩萬但是不可能天天講,如果這樣子有可能就不如像得到這樣的訂閱模式對整個産業的幫助會更大,是以這塊我們要發展着看一下。

3. 一個人不可能有那麼多大量的内容産生,跟寫一本書一樣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澱把這塊寫下來的,這個大家怎麼看?

分答産品負責人朱曉華:業餘人士有一次沉澱、有一次輸出之後可以重複消費是件好事,對他來說變現效率會大大提高,如果真的有了新的想說的再整理出來做下一次也挺好,可以把沉澱和靈活性兩個東西結合到一起。

優達學城中國區業務發展總監熊尚文:傳統行業老師、教授、國小、中學、大學也是每年每個學期都要重複一次,隻是換一波學生,如果這幾個平台每一期換新的學生。互動體驗可以看真人可以感受他人格的一面。

有信産品副總裁王瑜:有信在産品設計上最重要的就是回放和二次傳播,是以現在的做法會把紅豆life和微網誌打通,讓紅豆的内容在微網誌上二次傳播這樣就解決了内容的二次消費的問題。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新浪微網誌:@CSDN移動,圖文直播專題:MDCC 2016 中國移動開發者大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