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江紅》最大的功勞是讓觀衆重新回到了電影院

本文作者:綠流

三年之後再次回到電影院,除了想看一部好電影,也想看看電影從業者有沒有進步。

就春節檔上映的幾部熱門影片來看,我們可以很肯定的說确實有大進步,這在三年疫情的困境下,整個行業都變得蕭條,瀕臨停滞,而能夠産出這樣的作品真是難能可貴。

電影創作者們變得珍惜觀衆,像《流浪地球2》中的許多鏡頭設計、台詞設計就是沖着讓觀衆滿意讓觀衆開心去的。大場景的制作看出來花夠了錢,而且錢花對了地方。原創的劇本外加幾分鐘出現一次的小高潮。流量明星和上一代天王之間的磨合也變得更加自然。

但有一點是值得商榷的,那就是每部電影的時間都長達兩三小時。膀胱受不了。

我們知道印度電影動不動就三個多小時是因為那裡的底層群眾很窮,難得看一次電影,是以希望能夠看的時間長,而且他們會有中場休息時間。這一兩年我們也掙錢少了,而春節期間的電影票很貴,并且兌換券在春節期間也不能全部免費,還是要付一定的錢,是以觀衆當然會有想要值回票價的心理。那麼這個時候增加更多的大場面,以及拉長電影的時長,還有流量明星的出演都是至關重要的。

 還有一個觀察就是,在官宣的的海報上都會把所有的明星都羅列出來,但是當你走到電影院的門口,卻隻看到流量明星單人的宣傳海報。還能聽到他的粉絲站在巨型目前發出好帥的呼喊。不過我并不是在批判這種現象,反而感到高興,因為我們正常的生活又回來啦。

 現在開始說回電影本身。

《滿江紅》初看預告片和選角還以為又是一部《三槍》。看過之後才發現,每位演員都完成了他們在故事之内和之外的功能。嶽雲鵬負責搞笑,沈騰在搞笑的同時還要給觀衆演繹推理,四字弟負責彙聚粉絲以及磨練演技,張譯負責制造疑團并穩住叙事節奏,雷佳音負責揭示謎團牽着觀衆一直走到最後。

每位演員都有自己的閱聽人,有自己的票房号召力,而且演技都集體線上、融合統一,沒有像《三槍》那樣惹人出戲。

從類型上看,《滿江紅》是一部懸疑片,為了用懸念喂飽觀衆,幾分鐘就是一個反轉。反轉太頻繁以至于觀衆無法細想其中是否有邏輯漏洞。反正爽到就是了。适合過年過節看個過瘾。

在戲内,疑點是:刺客們的身份是誰?他們最終目的是什麼?他們是如何具體操作的?哪些人參與其中?

在戲外,疑點是:嶽飛冤死風波亭,《滿江紅》一詞是否是出自他之手?(這首詞是從明朝嶽廟中挖出的石碑上發現的,嶽飛第三子嶽霖、孫子嶽珂整理嶽飛作品均不錄。)還有,秦桧是從金營跑回大宋的,做了宋相之後,是否有勾結金人、出賣大宋的實錘?

順便提一句,2022年倪湛舸的小說《莫須有》以嶽雲為主人公,分别從嶽雲、秦桧、趙構、嶽雷的角度講述了當時的一段曆史。文筆考究而流暢,其中的曆史細節、風俗民情,皆經得起推敲。

嶽飛,英雄。雖然有争議過“英雄”二字前能不能加上“民族”二字,但一提起他,每個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個仰天長嘯的悲情形象。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電影《滿江紅》通過視聽語言,讓觀衆在電影院中集體重溫了這一阙壯懷激烈。

個人認為本片中每一次煽情都太刻意,但讓秦桧背出《滿江紅》這一場設計高明。在戲中充滿諷刺效果,在戲外站在曆史的制高點看仍然充滿諷刺效果。忠奸的名聲,後世的評論,官場的詭谲,世道的艱險……在普通群眾的心中,他們不說,并不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記在心中,隻等一個契機。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電影的轉場音樂配的是戲曲,叮叮當當,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中相當提神,就像有一萬個梁龍在我腦仁上搖曳呐喊。但後來請教了李老師,他提到裡面的音樂以豫劇為主,《探陰山》《十保官》《穆桂英挂帥》《五世請纓》《下陳州》《王強點兵》等,畢竟嶽飛是河南人,處于中原文化的核心區。這也是一種緻敬。

七十三歲高齡的張藝謀保證着穩定的出品,這部電影在他的作品中水準中等,也有明顯的缺點,例如一如既往的謀式審美整齊劃一大紅大綠;女性形象單調老套。

往好處想,張藝謀沒有靠《活着》活着,也未嘗不是一種活着。

在當下這個時間點,電影從業者更多考慮的是要讓觀衆重新回到電影院,重新拾回在電影院裡看電影的習慣。是以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太苛求,要做足多高的藝術性。能夠有商業上的成功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一定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