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又是一年大年初一,桃今天在這裡給大家拜年了!

今年春節,各地肉眼可見的比以前更熱鬧了。許多地區的旅遊名勝爆滿,車站機場裡也是摩肩接踵。

微信群裡,也不斷地有人發送高鐵搶票的加速包,讓群友們幫忙點選,好趁早買到回家的車票。

誠然,随着科技的進步,每年的春運變得遠比過去要便捷輕松。科技已經切實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是換個角度來想,我們中國人對于生活獨有的情感,卻也在改變着科技的應用和發展方向。

從賽博燒香到高鐵出行,我們發展出了中國獨有的科技産品。而當我們仰望星空,暢想着未來科技對生活的改變時,我們也能看到獨屬于我們的科幻作品。 

那就是在這個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這幾天,眼看着春節期間電影院中觀衆絡繹不絕的人流,有不少人高呼“電影又回到2019年的那種熱鬧了”。

巧合的是,2019年大年初一,我們迎來了《流浪地球》。而2023年的大年初一,我們又迎來了《流浪地球2》。

如果說有《流浪地球》橫空出世的2019年是“中國科幻元年”,那麼年前有電視劇版《三體》,過年時有《流浪地球2》,我願稱2023年為“中國科幻再起航的第一年”。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因為《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其獨特的中國文化核心。在中國觀衆心中,總能産生一種獨特的共鳴與感動。

不過,令包括桃在内的很多觀衆感到意外的是,《流浪地球2》雖然片名顯示是續集,但是劇情上卻是前作的前傳。

基于前作的成功,導演郭帆選擇内觀,繼續深挖《流浪地球》系列更深層的世界觀,不急于推動劇情發展,而是讓觀衆更深層次地了解“地球為何,又如何在宇宙中流浪”。在宏大的小說原著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科幻設定細節與溫情的人文劇情。

比如影片一開場,吳京和沙溢所扮演的劉培強和張鵬兩人走在破敗的廢土城市中,嚴肅卻又不失溫情地在路中心給他們牽挂的逝者燒紙錢,一邊燒還在小聲絮叨着對他們說的話。和很多中國人現在的生活一樣,不論外界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對親人的思念永不改變。

而在宏大的科幻背景下,《流浪地球2》對于圍繞着前作劇情的“流浪地球計劃”有了更深入的交代,通過三條線的逐漸展開,向觀衆介紹人類在展開流浪地球計劃前的三大前期鋪墊工作:分别是方舟計劃、移山計劃和逐月計劃。 

預告片中壯觀的地月電梯就是承擔着逐月計劃工作的載具,将地球的資源搬運到月球,給月球建造發動機。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随着方舟計劃的完成,逐月計劃緊随其後。因為來自月球的引力巨大,為了能夠讓地球飛出太陽系,人類必須在月球上建造三台月球發動機,把月球推走。 

而最後的的移山計劃,也讓很多中國觀衆一聽名字就能夠“會心一笑”,腦中畫面感一下就出來了。而電影中的移山計劃,也和我們文化中傳說的愚公移山一樣悲壯: 

随着地球改變了原本的自轉和公轉後,通過100代人進行接力,用2500年的時間前往4.22光年外的比鄰星,最終讓比鄰星成為人類新的太陽。正如愚公移山一樣,随着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擋住人們前路的大山,終将被移除。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神話學者約瑟夫·坎貝爾曾經說過:“所有神話都是隐喻。”而科幻片作為科學的神話,亦是如此。

在《流浪地球》的宏大叙事中,我們也看到了中國文化的隐喻。從移山計劃到流浪地球計劃,100代人中有99代人一生都看不到太陽,但是因為他們的信念和付出,第100代之後的人類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在新的太陽照射下,繁衍生息。很像我們文化中經常聽到的“再苦也不能苦孩子”這句話。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是後人也不會止步于乘涼。我們的文化同樣強調“百善孝為先”,正是因為我們也非常重視對前人的感激之情。

之是以很多人看過前作《流浪地球》之後感動得熱淚盈眶,就是因為他們看到了科幻隐喻背後的現實,那就是千百年來,無數先人所争取來的今天。

桃作為18号提前觀影看過《流浪地球2》的過來人,在這裡必須實名點贊并推薦給大家,非常好看,強烈推薦。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相較于小說原著,《流浪地球2》有了更豐富真實的世界觀,加入了很多新的細節。同時,在情感上也有着更中國式的溫情與建議。 

比如在片中,雖然聯合國主流上在努力推進流浪地球計劃。然而這項耗時千年的計劃對于個體的壓力也是巨大的。宏偉的計劃之下,反對的力量暗流湧動。

誘人的“數字生命計劃”在此應運而生。擁護數字生命計劃的人,希望通過意識上傳的方式,在數字世界實作“永生”。

盡管這些人對于百年後太陽氦閃摧毀地球的事情也是全然不管不顧了,但是對“即刻滿足”的渴望,讓這一派人集結了大量的支援者,并對流浪地球計劃的前期工作展開了巨大的阻撓,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危機。

吳京所扮演的劉培強,以及張鵬,就是聯合政府軍撥亂反正,繼續推進流浪地球計劃的“堅定唯物主義者”。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所有破壞分子,終将繩之以法!

如果電影隻聚焦于此,那麼這是一部好看但卻過于簡單的科幻片,有着臉譜化的立場以及浮于表面的思考。

《流浪地球2》自然不會止步于此。

随着“流浪地球計劃”不斷推進,數字生命這一消極抵抗的科技樹分支也從法律上被徹底斬斷。但是,科技本身是無罪的。

在《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曾經說過:“非我也,兵也。”告訴大家殺人的不是兵器,而是使用兵器的人。消極面對自然災害的“數字生命派”有錯,但是不斷發展數字科技本身,并沒有錯。

片中,劉德華所扮演的圖恒宇就是一個堅持這樣觀念的人。他的女兒因為車禍而死,危急情況下,他将女兒的意識上傳到了數字世界,并最終通過運算力強大的機器裝置 550 C讓女兒的意識在電腦中“再生”,并且還具有了幫助人類的能力。

盡管在片中,圖恒宇受到外界的一再阻撓,但是憑着他對科學的認同,以及渴望給女兒一個完整生命的執念,最終讓他實作了數字生命技術的突破,并且成功推進了“流浪地球計劃”,化解了一個巨大的危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李雪健老師在片中飾演的周喆直,則是給這部科幻影片增加了一層厚重的真實感。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一個計劃的實施不僅需要一線的執行者,同時也需要統籌全局的管理者,而周喆直就是這樣一位重要的管理者。 

片中,周作為聯合政府中的中方代表,同時也是流浪地球的諸多行動的支援者和管理者。面對外界的質疑和諸多壓力,需要巧妙的政治智慧來化解危機,為基層執行任務的執行者們“開路”。 

在流浪地球計劃的前期工作遭遇阻撓最嚴重的時刻,聯合政府内部已經開始離心離德。為了避免人類聯合政府分崩離析,周喆直發表了振奮人心的“人類股骨”演講。 

他向人們展示一根一萬五千年前的人類股骨。以當時的條件,一個人的股骨斷後如果沒有他人照料,那麼這個人必死無疑。可是,這根股骨愈合了。因為有其他人願意伸出援手,與弱者共度渡難關。這就是人類文明誕生的标志。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團結,延續着文明的火種。現在,又有一條斷裂的“股骨”擺在了人類面前,我們必須團結一緻,危難目前,唯有責任。

看似雲淡風輕,實則如履薄冰。不過,老上司仍然完成了他的工作。從方舟計劃開始,到最終的移山計劃改名為流浪地球計劃,一切都在變化中,按計劃進行。 

導演郭帆說:  “《流浪地球2》側重的主題是'陪伴’,這種柔軟的中國式情感表達造就了電影打動人心的底色。” 

片中三個主要人物,三條故事線,本質上都是關于陪伴。英雄們排除萬難,無懼風雨,就是為了戰勝困難後與夫妻們互相陪伴。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每個民族的科幻作品,都是基于自己文化背景對未來的想象,也是對理想的終極追求。 

而從《流浪地球2》中,我看到我們的終極追求是陪伴、思念和傳承。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因為渴望陪伴,我們回到了家鄉,回到了家人的身邊。因為希望陪伴着家鄉的一草一木,我們在科幻世界的暢想中,縱使面對再大的災難,也要帶着整個地球陪着自己去流浪。 

因為思念,縱使是在艱難的時代,也不忘紀念已經逝去的故人。從片中開場的燒紙懷念故人,到片尾出現的“謹以此片獻給吳孟達”,戲裡戲外,都是對所愛之人的思念之情。

因為傳承,一代又一代的人犧牲了自己的生活去建造行星發動機,去将地球送往遠方,把希望傳遞給下一代,再傳遞給他們的下一代。 

《流浪地球2》,繼續構造中國式科幻宇宙

說句題外話,這次《流浪地球2》我看的是4K 120幀的CINITY高規格版本,片中的行星發動機、宇宙電梯,以及空戰等特效場景猶如身臨其境的震撼感,大場面之後,總能長舒一口氣。 

走出電影院更是讓人感慨萬分,幸好太陽沒有異常,幸好地球沒有停轉。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電影中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家人之間的陪伴與傳承,在這個祥和的新年繼續存在着。

也正是這種基于我們中國人自己情感内容的想象力,讓《流浪地球2》和現在的節日氛圍有了獨特的共鳴。

大年初一,桃再次給大家拜個年,也強烈推薦大家去電影院感受《流浪地球2》!

設計/視覺:壯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