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澶淵之盟:遼國看似占了便宜,實質北宋也沒輸,120年後結果來了

作者:讀書悟道

公元1004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宋真宗、寇準一行人抵達了澶州南城。澶州以黃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城,南城相對安全。

宋真宗在南城看到河對岸煙塵滾滾,心裡直打鼓,隻想留在南城,不去北城了。但宋軍主力都在北城,如果不去,那所謂的皇帝親征,連個過場都沒走完,不僅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還會被遼人笑話。

在寇準軟硬兼施的勸說下,宋真宗等于被迫去了北城。之後他在北城城樓上完成了象征性的親征,總算與廣大官兵見了面,樓下士兵頓時士氣高漲,高呼萬歲。

雖然巡視完他還是跑回了南城,但提振士氣震懾敵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他愛去哪去哪吧,當然很快他又從南城逃回了東京。

澶淵之盟:遼國看似占了便宜,實質北宋也沒輸,120年後結果來了

不過皇帝這麼一來還真管用,此後宋軍的戰場形勢大好,各路大軍陸續抵達澶州。遼軍不僅沒有攻下幾座城,而且還在澶州城下損失了主帥蕭撻凜。

遼軍當政的蕭太後一看,這形勢不對啊,也不敢再嚣張,立馬派人前去求和。宋真宗也立馬就同意了,隻要不打,給錢也行。

于是,宋朝每年給遼國送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條件就是遼宋世代不戰,

澶淵之盟就這樣誕生了。

乍一看,這不挺劃算嗎?就這點錢,對宋朝來說,那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十萬兩也就是三十萬貫,僅相當于北宋時期一個州郡的财政收入。

而且就這點錢,宋朝也能在邊境開辦的榷場貿易中輕松收回。而那些絹布就更不用說了,南方一兩個州就能搞定。

更何況,協定一簽,宋朝的軍事開支也省了。據王未想先生《試論遼代的貨币經濟》一文指出,在宋遼開戰期間,北宋每年的軍費開支高達五千萬兩。

澶淵之盟:遼國看似占了便宜,實質北宋也沒輸,120年後結果來了

而在宋遼和平共處的119年間,宋朝總共支付了遼國1952萬銀絹,這個數字與軍費開支相比,的确是九牛一毛,而且僅相當于北宋一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這麼說,宋朝以極小的代價,不僅結束了宋遼雙方長達25年的戰争,而且還換來了雙方近120年的和平,北宋何止賺了,簡直是賺大了。

但是有一個問題在其中被忽略了,那就是澶淵之盟簽訂的前提條件,即北宋是在軍事上占上風的情況下,遼國才提出了這個和平條約的。是以,有不少人認為,這個條約對于北宋來說是一種恥辱。

實際上,這不是北宋問題的症結,遼國也沒有占到多大便宜,對于北宋和遼國而言,他們最根本的一點在于彼此失去了在軍事上的互相對抗,都過上了安逸和平的日子。

澶淵之盟:遼國看似占了便宜,實質北宋也沒輸,120年後結果來了

這樣的和平當下看上去是一件好事,一旦軍事實力下降或者不占優,長期以往,對于這個國家又意味着什麼呢?120年後,結果就來了,1125年,遼國被金國所滅;1127年,北宋被金國所滅,而且北宋還發生了更加恥辱的“靖康之恥”。

從軍事角度來看,遼國和北宋先後被金國所滅,就是在軍事上失去了優勢。兩大國對外沒有大的戰事,沖突的焦點自然轉向内政,遼國内政混亂,經濟貧乏,時不時還要向北宋借錢花;而北宋腐敗日趨嚴重,佞臣當道,天子不思進取,自我滿足。

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國的軍事實力必然是會下降的,後來連西夏這樣的小國也打不過了。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那麼,為何到了南宋卻能獨抗元朝50年呢?按理說,南宋丢了半壁江山,國力也變得弱了,在軍事上理應更弱才是,但是它反而強了嗎?面對強大的元朝,南宋仍舊是沒有優勢的,但它如此“抗揍”,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南宋一直保持了一種戰争的狀态。

澶淵之盟:遼國看似占了便宜,實質北宋也沒輸,120年後結果來了

這就好比一個運動員,隻有堅持長期訓練,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态,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績,對于南宋也是一樣的道理。

北宋和遼國就是失去了這樣的“狀态”,當有一個軍事強國來襲時,他們很快就先後滅亡了。這也證明了一個事實,和平是需要有相當的軍事實力作為支撐的。

經濟固然重要,但是對于一個國家的存亡,軍事實力顯然是不容忽視的。元朝所向披靡,清朝擊敗明朝,都不是因為經濟有多麼強大,更多的在于軍事實力占優。

北宋原本有一次提升軍事實力的機會,但是它并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就是王安石變法。

縱觀中國曆代王朝,基本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王朝前期經過休養生息之後,綜合國力提升,大都會出現一個盛世。

在經濟上恢複之後,這個王朝在政治上通常會有一個相對擴張的時期。

澶淵之盟:遼國看似占了便宜,實質北宋也沒輸,120年後結果來了

比如漢朝,在文景之治出現後,漢武帝對匈奴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打擊。再如在唐朝,李世民初登帝位時與突厥簽訂了渭水之盟,而幾年後一旦唐朝政局穩定,經濟實力提升,李世民馬上就抓住機會,把突厥給滅了,一雪渭水之恥。

對于宋朝也是一樣,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對于恢複社會經濟也同樣實行了休養生息之策,但與其它王朝不同的是,北宋并沒有迎來自己在政治上的擴張時期。

宋朝人的心病就是收複燕雲十六州,從趙匡胤開始就有此打算,但他沒來得及實行。

這個重任交到了後來者宋太宗手上,宋太宗的确也出兵了,但幾次大戰都不是大遼國的對手,後來宋朝人甚至得了恐遼症。

這說明什麼?說明宋朝積弱的症結在于,先天軍事不足,這個責任最後又歸結到宋太祖身上,因為宋朝重文輕武的基調是由他定下的。

圍繞這一基調,宋朝的政府機構人員也特别多,為削弱官員的權力,實行一職多官,是以官僚機構龐大而臃腫。

澶淵之盟:遼國看似占了便宜,實質北宋也沒輸,120年後結果來了

同時,為了防禦遼國、西夏,盡管戰事少了,軍隊的戰鬥力下降了,但軍隊還是要養着的,而且人員也不少,由此必要的軍費開支依然存在。

這樣一來,宋朝的政府開支也是一大難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王安石實行富國強兵的變法再正确不過。

富國強兵的目的,就是為了實作在政治上的擴張,去收複失地,去擴張領土。但變法失敗的症結在于,錢收了,仗卻打得一塌糊塗,還是沒有實作政治擴張的目的。

有人會說,搞對外擴張,受苦的還不是老百姓。話雖這樣說,但曆史證明,不吃一時之苦,就要吃亡國之苦。

當金國人的鐵蹄踏破東京城時,北宋之苦,苦得不僅是百姓,就連皇帝及衆多貴族也一樣要承受亡國之苦。是以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綜上所述,澶淵之盟在短時間内看上去有利,但從長遠來看,不論對北宋還是遼國,都是弊大于利,最終都承受了滅國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