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伯利亞出現-73℃低溫創北半球新紀錄?真相來了

作者:科學有溫度魏科

1月14日前後,國内出現了一波新聞,說西伯利亞最低溫度達到-73度極寒,創北半球曆史記錄,這個新聞非常抓眼球,很快就上了微網誌和頭條熱榜。

西伯利亞出現-73℃低溫創北半球新紀錄?真相來了

媒體報道西伯利亞出現-73℃低溫,打破北半球曆史最低氣溫紀錄

看到這個新聞我的第一印象是肯定有問題,西伯利亞地區雖然極端嚴寒,但是最低溫度一直在零下60度左右,觀測記錄一下子降低10多度,這種可能性不僅非常低,而且幾乎不可能。溫度的曆史記錄就像奧運會百米賽跑的紀錄一樣, “閃電”博爾特把百米紀錄提高0.16秒已經是震古爍今的成就了,要說哪個運動員能一下子提高1秒,那絕對是神話了。

我的第一直覺認為可能把溫度機關搞錯了,因為英美的報道裡預設的溫度機關不是攝氏度℃,而是華氏度℉,二者之間的換算公式是:F=C×1.8+32,如果是華氏度-73度,那折合成攝氏度就隻有-58.3度,如果是這樣的溫度,确實也是非常嚴寒,但是不會超過曆史紀錄,因為西伯利亞這個“世界冷極”的最低溫度在1979年曾經創下過-65.6℃的嚴寒紀錄,顯然-58.3℃不算破紀錄。

我把疑惑與澎湃新聞和騰訊新聞的朋友進行了讨論,他們迅速進行了調查,1月18日,澎湃新聞旗下“澎湃明察”就捋順了來龍去脈(具體參照澎湃新聞報道:https://mp.weixin.qq.com/s/xwTE2LINM3OJlLeMRiP27g)。首先,确實是攝氏度,而不是華氏度,國内的報道來自于央視新聞CCTV4,而央視新聞引用的媒體報道來自于俄羅斯第五頻道(5-tv.ru)和多家私立電視訊道(如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電視台TVK),俄羅斯普遍使用攝氏度,從新聞傳播途徑來講,這條傳播鍊是明确的。

西伯利亞出現-73℃低溫創北半球新紀錄?真相來了

-73℃的報道最早來自于俄羅斯某居民自家溫度計測量結果

其次,-73℃不是來自氣象觀測站,而是來自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Essej村當地居民自家溫度計的測量結果,這就使得資料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一方面溫度計不是氣象觀測中的專用溫度計,即使是專用溫度計,也得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檢查和校正;另一方面,觀測環境很難标準化,因為氣象觀測場的溫度計都是放在标準的百葉箱裡,百葉箱的款式和高度,放置的環境都有要求,要保證不僅能避免陽光直射和反射,而且四面保持通風狀态,與周圍建築物、森林、山地等保持一定的距離。很顯然,居民家的溫度計很難保證以上兩點的要求

西伯利亞出現-73℃低溫創北半球新紀錄?真相來了

國際交換氣象站資料提供的俄羅斯1月11日至1月12日最低氣溫排名,不過最低溫度并未超過曆史紀錄。

是以這個觀測記錄連當地的預報員都不認可,根據澎湃新聞報道,中西伯利亞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部的首席預報員Dmitry Ulyanov表示,“在Essej村沒有任何氣象站,是以我沒有得到官方确認,這個溫度也無從查起,如果是當地的溫度計顯示這樣的溫度,我懷疑溫度計的可靠性。”,而離Essej村最近的官方氣象站監測的最低溫為零下53-54℃,很顯然,這不是個創紀錄的溫度記錄。

曆史記錄的核實其實還得走一定的流程,并不是網上流傳的溫度都能得到氣象部門的認可,最終的極值記錄還需要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核查,在此過程中,很多所謂的極值會被剔除和拒絕。例如,2020年2月9日,在南極洲報告了兩個極端最高溫度,一個是阿根廷埃斯佩蘭薩站(Esperanza)18.3℃的記錄,另外一個是巴西位于西摩島一個多年凍土自動監測站報告的20.75℃的記錄,當時新聞滿天飛,說南極的溫度都超過20℃了。然而當年7月1日,世界氣象組織确認了前者有效,而否認了後者。

西伯利亞出現-73℃低溫創北半球新紀錄?真相來了

阿根廷埃斯佩蘭薩觀測站和西摩島凍土觀測站的規範性比較肉眼可見。

WMO和阿根廷國家氣象局、巴西氣象局審查了這兩項觀測資料、儀器和中繼資料。阿根廷埃斯佩蘭薩觀測站儀器和觀測場都沒問題。而巴西極地科學研究團隊在對西摩島資料進行分析之後,認為資料存在重大問題,最大問題是儀器經過了改造,原始的儀器主要是觀測凍土的,其簡易的輻射屏蔽外罩會導緻明顯的熱偏差,很明顯,這個屏蔽罩一方面并不能保證和外界的空氣流動,另一方面其灰色的顔色會導緻吸熱升溫,内部的溫度傳感器記錄的溫度會出現熱偏差,使得其觀測到的資料失去了有效性。

由此得到一個啟示,科學是嚴謹的,某個地方是否出現曆史極值,不是電視台來判斷的,而是需要由專業機構來判斷,不然誰都可以拿個裝置拍張照片,聲稱出現了創曆史記錄的天氣事件。

當然,專業機構判斷需要時間,來得太快的消息和新聞,都需要有點質疑精神,等新聞和事實“飛一段時間”。

歡迎點贊關注“科學有溫度魏科”,2023年,我将和一群年輕的氣象學家一起關注持續發酵和發展的氣候危機,給大家帶來最新的氣候資訊和防災減災知識,希望能有助于提升全社會防災減災的意識和能力,最大幅度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一起守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