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如果僅以土地面積而言,中國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國,畢竟,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即便是放眼整個世界,也僅僅隻有加拿大和俄國能穩壓大陸一頭。在這方面,甚至就連美國都必須得向大陸俯首。
但衆所不知的是,大陸現如今這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其實際上還遠不是大陸領土總面積的“巅峰”。一言以蔽之,當初要不是有5個地區選擇脫離大陸,自己跑去外面“獨立門戶”,那大陸的國土總面積突破千萬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
隻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如果終究隻是如果,這五個地方自從脫離大陸之後,非但與大陸的關系日漸疏遠,如今甚至還都各自發展出了一番名頭,從某種角度來看,也着實令人意外不已。
外蒙脫離中國後,發展得如何
首先,第一個地區就是蒙古。
曾經的蒙古與大陸的關系分外密切,毫不誇張地說,其“國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實際上都隸屬于大陸。若是以現代人的視角來看,那會兒的蒙古,其實就跟現代的一個省份差不多。而至于他和中央的關系,雖然還談不上親如手足,可卻也沒壞到哪裡。
從某種角度來看,彼時的蒙古和彼時的統治機關相處得其實倒也還算融洽。但可惜的是,就跟萬事萬物都有終結的一天一樣,這份“融洽”也有盡頭,而至于這個所謂的“盡頭”究竟身處何處,實際上也并不難猜,說白了,其實就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彼時,大清的皇帝不知是出于何種理由,連着頒布了一大堆和蒙古人的實際情況相背離的規定不說,還直接導緻蒙古和中原二者起了沖突。而這沖突一旦産生,再想撫平那就沒那麼輕松了,更不必說,那會兒大清還剛被列強用槍炮“敲”開大門。
一言以蔽之,那個時候的大清根本就沒工夫考慮國内的事情,他們把精神全部都用來應付列強,以及和列強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上了。一來二去,蒙古境内的分離主義發展得越來越興盛不提,甚至就連沙俄都起了賊心。
武昌起義那年,沙俄趁着蒙古和大清的關系進一步惡化的時機,悍然出手,派兵替蒙古趕走了蒙古境内的清軍不說,後續還以武力向清政府施壓,逼着清政府承認了外蒙的獨立,而外蒙,也由此正式離開了中國。
離開中國之後,他們憑借自己豐富的礦産資源,又喜氣洋洋地搞起了礦産生意,接二連三地吸引了大量外資入場的同時,還把本國人民的生活水準提高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境地,從某種角度來看,倒也算是在世界舞台上闖出了一番名頭。
不過,同樣不得不提的是,這樣一個“盛景”其實并未持續太久。因為國家生産結構不合理的緣故,外蒙的經濟狀況很快就走到了一個非常尴尬的境地,說得誇張點,要是沒有鄰國的幫助,外蒙可能根本就活不下去,也着實是令人意外。
而至于回歸這件事,其可能性其實也非常之低。畢竟,不管怎麼說,大陸此前都已經承認了外蒙的獨立。再一方面,外蒙國民的回歸意願其實本來也非常之低,兩相結合,“外蒙不會回歸”此事差不多已成定局。
被法侵占,越南獨立建國
再有一個就是越南。越南成為大陸附屬國的曆史更為久遠,早在秦朝年間,它就成了大陸的附屬國之一,要是說得再詳細點,他在當時隸屬于象郡,是名副其實的大秦轄地。
而在此後數千年裡,越南那片地方雖然也出過不少亂子,但一直都和中國保持着“宗藩”的關系,直到清朝年間,這種狀況才有所改變。
19世紀,西方列強為了牟取利益,一股腦地湧進了中國,其中法國為了更好地周轉與中國“做生意”時擷取的物資,二話不說,直接就拿下了越南。到了1855年,他們更是以一紙《中法新約》,直接逼迫清政府放棄了對越南的統治,并一步步把越南一步步推向了獨立的境地。
當然,這個獨立也并不隻是說說就能實作的,越南人也的确是為此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往來數十載,他們先是趕跑了法國的殖民者,然後又挫敗了有心把他們收入囊中的美帝,最後還又打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統合戰争,才算是正式建國。
正式建國之後,他們仿照大陸的發展路線,又結合了自己的基本國情,現如今倒也的确是發展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而至于他們能否回歸這件事情,實話說有一定希望,但希望不大,甚至可以說是非常之低。
畢竟,如今越南人的思想狀況和蒙古相差不多,基本上都已經被完全異化了。一言以蔽之,他們視中國為仇敵不說,現如今甚至還興起了幾分媚美媚日的情緒,多方因素結合,可以說越南主動回歸中國的可能性其實非常之低。
哈、吉、圖三國離開中國
而至于位于最後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圖瓦這三個地區,他們脫離中國的原因大同小異,說白了,其實全部都是沙俄從中作梗。
想當年,清政府軟弱無能,沙俄便趁機用武力逼迫清政府簽訂了所謂《塔城協定書》,以及《中俄勘分西北邊記》,先後占領了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這兩個地區。而至于圖瓦,他則是沙俄分離外蒙的時候的“附帶戰果”之一。
後來,随着蘇聯解體,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這兩個地區也趁機離開了俄國,自己跑出去建了一個國家,從某種角度上來看,現如今倒也算是混得風生水起。
而至于剩下那個圖瓦,他們倒是沒有趁機離開俄國,僅以史實來看,他們的做法甚至還與前二者背道而馳,畢竟,蘇聯前腳剛分裂,他們後腳就加入了俄羅斯。
是以說,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看,這三個地區現如今都已經算得上是打拼出了一份自己的家底。而在有家底的情況下,他們主動回歸的意願自然也會顯著降低。
小結:
縱觀曆史,這5個地區曾經都與大陸有着極為密切的聯系,但迫于時局,他們離開了中國,也都各自闖出了一番事業。
就以現狀而言,我們并不知道他們的未來究竟如何,但眼下,他們都鬥志昂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從某種角度來看,維持現狀,其實也未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