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作者:嘤呀聽我說

這人就是法國陸軍上将,曾經是法國前總統戴高樂非常強勁的一個政敵,擁有着兩次成功從德國人的戰俘營中逃跑的傳奇經曆,他就是亨利.吉羅。(後面簡稱吉羅)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亨利.吉羅

其實提起吉羅,我們在開始聊他的傳奇故事和逃跑經曆之前,首先要說到的一個人就是亨利.菲利浦.貝當(後面簡稱貝當)。熟悉法國曆史的朋友都知道,這個貝當在法國是一個極具争議性的陸軍元帥和政治家,一輩子在軍隊服務,到了快60歲的時候,才開始有了改變自己“職業命運”的機會,靠着自己堅持的“積極防禦主義”的軍事政策,在一戰中成功拯救了整個法國。本以為可以帶着這些民族英雄的光環退休,回去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但二戰的到來,希特勒又讓他當上了法國傀儡政府“維希法國”的掌舵人,成為了衆人唾棄的“賣國賊”,其曲折的經曆可謂是讓人“唏噓不已”。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亨利.菲利浦.貝當

看過了貝當的大概經曆,我們再回到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主人公——吉羅。1879出生的他,比貝當要小23歲,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這就是一輩的年齡差距。但命運總是在冥冥中已經安排好了一樣,一個出生于巴黎大都市,一個出生于法國北部阿拉斯的農村家庭,長大後都選擇了同樣一所軍校,這就是法國著名的軍事學院——聖.西爾軍校。

順嘴提一句:當時解放戰争中遼沈戰役裡被俘虜的廖耀湘,就是畢業于這所軍校。

不扯遠了,我們還是繼續聊吉羅這個人。畢業于著名軍事學校的高材生,自然待遇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等到一戰爆發時,他還僅僅是一個上尉連長,那個時候的他已經年近40歲了,按照常理來說,這個年齡段還僅僅是一個連長,說明晉升的機會很小了,另外,在那個講究人脈關系的年代,是個明白人都知道,他以後也就這樣了。

但上天給了他一個“快速晉升”的機會,而且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戰時期,法國軍隊高層幾乎清一色的幾乎都是激進的不管不顧的那種“進攻主義”,步兵都是一路往前沖,也不管後面的炮兵是否跟上來了。也就是因為這種所謂的”瞎指揮“,讓吉羅和他的連隊遭遇到敵人的頑強阻擊,戰鬥非常激烈。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在與德軍的一次戰鬥中,吉羅的小腿被打傷了,下屬們也慌了神,在被包圍之前,也沒有再管他們的長官,直接撒腿就跑了。可憐的上尉連長吉羅隻能在“風中淩亂",最後被德軍俘虜後,給他治好了傷,然後送進了戰俘營。

幸好,一戰時候的德軍相對還是比較“溫和”的,在對待戰俘這一塊,他們還是遵守了一些基本的”規則”。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吉羅的“傳奇人生”才算真正的開始!

第一次越獄

被德國人關進戰俘營的吉羅,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如何逃跑出去。終于,讓他等到了一個絕好的機會,他趁着德國守衛的換防的空檔時間,偷來了随軍的一個牧師的衣服,趁機逃出了戰俘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法國人專門給吉羅拍攝的電影,講述的就是他神奇的逃跑經曆。

出了戰俘營的吉羅,為了躲避德國的搜捕,在逃跑過程中連續更換自己的身份,一會是一個伐木工,一會又成了國小教師,總共更換了14個職業身份,才好不容易擺脫德軍。

而且吉羅也非常清楚,想要直接從德法邊境直接回到法國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于是,他先是往西北方向,逃到了荷蘭,然後從荷蘭坐船去了英國,最後跟英國人說明了自己的身份,并且表明自己想要回到祖國繼續參戰。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于是,英國人就用軍艦帶他回到了法國。

回到法國後的吉羅,自然受到了”特殊的待遇“,從後來法國拍攝的關于他的陶坡故事的電影裡也”可窺一斑”。于是,吉羅的晉升通道終于是打開了。到了1936年的時候,他已經委任為梅斯第六軍區的司令,1939年的時候晉升為上将,此時,吉羅已經是整60歲的老人了。

而另外一邊,前面我們鋪墊的時候提到的貝當,因為在一戰中的“神奇指揮”,從原來的農村窮小子,沒有任何的人脈關系,後來一路做到法軍總司令,以及後來的最高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陸軍總監和防空總監等等職務。到了1934年2月的時候,他已經被任命為杜梅爾格内閣的陸軍部長。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梅斯的“德意志門”

而吉羅,這位從德國戰俘營“神奇”逃出來的上尉連長,也在1936年的時候被任命為梅斯第六軍區司令。梅斯這個地方是法國洛林大區的中心城市,位于羅馬至法國蘭斯的大道上,法國的一個軍事重鎮,盧森堡和德國的邊境線上,德國曾占領了長達47年的時間,塞勒河上的那個堅固的“德意志門”就能夠充分說明這個城市的整個“心酸曆史”。

安排吉羅在這個地方擔任軍區司令,說明當時的法國陸軍部長,已經80歲的貝當還是非常信任他的。這也為後面戴高樂總是“不待見”吉羅埋下了伏筆,盡管吉羅後來已經與成為維希政府掌權人的貝當已經“割袍斷義”了,但這段特殊的官場晉升經曆,還是讓後來的戴高樂對吉羅心存芥蒂。

第二次被俘和逃跑

時間轉眼即逝,在一戰結束到二戰開始的這一段準備期間,按照軍事專家的總結,法國人總是比德國慢一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軍事備戰上,法國已經是落後德國很多了。

一戰時候的大量士兵死亡和傷殘,戰争費用居高不下,美國人戰後催債,法蘭西銀行居然無錢可貸,當權者隻能是把這個沉重的負擔轉移給法國的老百姓。是以,一段時間内,法國國内隻能是拼命的印鈔票,法郎大幅貶值。而1929年的美國大蕭條又開始影響到了法國,汽車制造業和紡織業受損嚴重,法國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拿幾個數字來說明:到1935年的時候,法國的鋼鐵産量大概隻有之前的2/5,汽車和紡織業減産了35%。

于是,法國群眾不滿意,政治也是動蕩,出現過四年時間更換8位總理和總共12屆的政府。其中民主聯盟的安德烈.塔爾迪厄就分别在1930年3月2至1930年12月13日,以及1932年2月2日至1932年6月3日,兩次擔任法國總理(第三共和國時期應該叫部長會議主席)。而另外一位左翼聯盟激進社會黨的卡米耶.肖當也有過兩屆法國政府總理的經曆,但都是幾個月以後就又下台了。

其實,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法國在一戰是屬于戰勝國,而且緊挨着德國,受損也是最嚴重的,德國戰敗後,法國人本應該可以跟德國索要更多的戰争賠款的,但英國人和美國人覺得法國太狠了,要的太多,另外一邊德國也是比較“聰明”,雖然沒有在本土作戰,拿出一些賠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他們還是裝着一副“沒有錢”的樣子,拒絕法國提出的要求。

而且,英國人和美國人為了讓德國人以後有錢還這些戰争賠款,還借錢給德國把經濟生産搞起來,而跟着他們的法國卻被催着還之前的借款,不得不說,一戰後的法國人被英、美兩個夥伴國坑的不淺啊!

于是,等到二戰開始後,法國國内的這種混亂局面還在繼續。到德國人的炮火都架到家門口了,不得不選擇對德宣戰的時候,法國不管是國内的秩序,還是軍隊的各種管理,還有戰鬥力什麼的,簡直就是“一地雞毛”。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這也就是為什麼法國“不情願”的在1939年9月向德國宣戰,僅僅10個月後,就選擇投降了。

重新回到我們的主人公吧,展開講的話,内容實在有點太多了。

法國國内的局勢就那麼回事,大概清楚就可以了,而我們的主人公吉羅上将,就在二戰爆發後被派往前線,現後擔任過第七和第九集團軍司令,到1940年5月的時候,他率部跟随當時的法軍總司令甘末林将軍在比利時境内抗擊德國軍隊。但這一次,他不幸又被德軍俘虜了。

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甘末林是一個自以為聰明,卻又優柔寡斷的一個人,自從一戰時的馬恩河戰役勝利後,到二戰開始對陣德國之前,他都一度認為德國人不會出兵,而等到德國大軍壓境的時候,他又自認為德國人會采用D計劃,也就是一戰時的老路線,從列日穿過比利時進入法國的北部,是以,他才率軍抵達比利時作戰,并且執意相信自己的防禦計劃一定能夠抵擋住德軍的進攻。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但他沒有想到,德國的大批裝甲部隊直接從亞爾登山區直接攔腰包抄他們,導緻最後司令部一分為三,又沒有電台聯系,直到默茲河防線遭到德軍突破,他才意識到自己的軍隊已經完全失敗了。

本人的主人公吉羅就是甘末林這種盲目指揮的受害者,吉羅上将的指揮部遭到了一支德國部隊的突襲,連同吉羅在内的一群法國軍官都成了俘虜,而這支德國部隊因為俘虜了一名法國軍隊的上将,回去後還得到了希特勒的嘉獎。

法國投降後,德國占領了巴黎,而吉羅和其他被俘虜的法國軍官都被送到了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的一個山間别墅内關押起來。說是别墅,其實就是一個堡壘,有着800多年的曆史,坐落在一座很高的山上,幾乎很難逃跑。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但這并沒有難倒已經有了一次越獄經驗的吉羅,他先是苦學德語,并且做到和一般的德國人交流都不會有什麼障礙,大都聽不出來。然後他又在和妻子的往來信件中自編了一套密語,讓後者協助他越獄一事。

最後成功的關鍵就是:他還偷到了一張監獄的地圖,然後把地圖上每一個重要的細節都背了下來,以便逃跑時用上。

而根據資料記載和後來的電影描述,他還利用平時的時間收集到了很多的麻線,利用看守放松的時候把它們一點點搓成一條長繩,因為監獄巨高的圍牆,還有圍牆外的高坡,加起來差不多有50米高,如果沒有繩子,那無異于自殺。

天時地利人和,一切準備就緒,在被關押了近一年的時間後,也就是1941年4月,吉羅終于再一次越獄成功。這一次,他成功的逃回到了法國的裡昂,然後就參加了法國抵抗運動。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何會看中他?

說到這個事情,那就要提一提吉羅的“精明”了。因為從聖.西爾軍校畢業後,他就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北非服役的,這也讓他在那裡攢下了一些“人脈關系”。第二次從德國監獄逃出來後,他先是參加了法國抵抗運動,而這個時候的法國大部分被德國占領,剩下的一部分法國南部地區則是由維希法國政府所管理,這個維希政府的當家人就是前面提到的貝當。

而法國抵抗運動中有一股特别重要的力量,那就是由已經逃亡英國的戴高樂所上司的“自由法國”。至于後來戴高樂是如何回到法國,并上司法國人的?我們馬上就會講到。

先說說為什麼時任美國總統為什麼會看上吉羅,而不是在英國的戴高樂?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戴高樂總統

其實三者之間沒有什麼特别的恩怨,隻不過吉羅比較會來事,他先是在1941年的11月跑到直布羅陀英軍基地,選擇與當時的盟軍合作,同時前往北非去策劃那裡的法國軍隊對軸心國作戰,并于當月就抵達了北非,也就是當時的阿爾及利亞,被任命為當時北非法軍司令。

這裡可能要提到的一點就是:戴高樂也一直都是希望以北非殖民地為跳闆,組織軍隊收複法國本土,而且二戰時期也有很多的阿爾及利亞人在法軍中作戰。是以,吉羅這個職位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戰期間,英美之間互相合作,卻也是互相制衡,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英國首相丘吉爾全力支援戴高樂,那美國總統羅斯福自然就會支援吉羅這樣一個具有“傳奇越獄經曆”的法國老将軍了。1941年的時候,吉羅62歲,而戴高樂隻有51歲。

在貝當的維希政權的二号人物,也是首任内閣海軍部長弗朗索瓦.達爾朗于1942年聖誕節前夕被年僅20歲的勃尼爾·坎貝爾刺殺身亡後,吉羅迅速被盟軍任命為北非民政和軍事最高指揮官。這裡需要多說一句的是:美國人羅斯福事實上是支援維希法國政權的,是以貝當—達爾朗時期,美國和這個德國傀儡政權的關系還是不錯的,這也是為什麼達爾朗後來選擇和盟軍合作的重要原因。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弗朗索瓦.達爾朗

美國海軍的萊希将軍後來在日記裡也透露說:如果我們當時能夠合作成功,聯合打敗德國軍隊,達爾朗将軍将進入法國曆史上民族英雄的名人堂。

但也就是因為遇刺身亡,給了吉羅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讓他也有了和未來法國的總統戴高樂“掰一掰手腕”的能力。

事實上,自從1942年英美聯軍在北非登陸後,整個的戰鬥進展的非常迅速,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對今後的作戰計劃和相關的政治問題做一個“規劃”。是以,1943年1月14日,二戰中最著名的卡薩布蘭卡會議如期召開,顧名思義,就是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召開的一場軍事會議,由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參加的一場會議,持續時間十天,直到24日才結束。那場會議結束後的記者招待會上,羅斯福宣布:反法西斯盟國将把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戰争進行到這三國無條件投降為止。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羅斯福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言

那個時候羅斯福邀請了斯大林參加,但他因為指揮戰争的需要,是以沒有去。同時,丘吉爾和羅斯福又各自邀請了一位法國的代表來參加,羅斯福邀請的自然就是在北非軍事最高長官的吉羅,而丘吉爾則是極力邀請戴高樂參加這次會議,并且威脅說:在羅斯福和你之間,我挑選大的。

之是以邀請法國的代表,是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究竟在不在法國本土開辟第二戰場?以及在北非組建法國政權機構的問題。

其實,美英這個時候最看重的就是他們自己在北非的利益,是以到了這個戰争快要勝利的時候,接下來的布局就顯得異常重要。是以,為了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安排,羅斯福和丘吉爾也是吵的不可開交!是以,幹脆把兩個人都叫來,直接面談。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由于吉羅本身就是在北非任職,是以他先到的卡薩布蘭卡,然後丘吉爾和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出面邀請戴高樂也來參加會議。一開始,戴高樂是拒絕的,他認為自己與吉羅是否會晤以及在哪裡會晤,都應該隻是法國人之間的事情,而不需要“盟國進階法庭”來做出安排。而且他也認為,吉羅與維希政權的貝當之間的“不清不楚”,認為他曾經忠實于貝當,不适合上司法國抵抗運動。

但這個時候不是他不願意來就不來的,這裡面牽涉到了英國人在北非的巨大利益,是以丘吉爾還是耐心的一再勸說,最終戴高樂才同意前往卡薩布蘭卡參加會議。有意思的是:戴高樂和吉羅剛開始見面的時候,兩人甚至都不願意握手,還是在羅斯福幾乎”強制”的情況下才勉強握手和照相。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從左到右:吉羅、羅斯福、戴高樂和丘吉爾

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最終法國組成了一個由戴高樂和吉羅共同執政的臨時行政機構,後來4月10日的時候,吉羅還向戴高樂提出了一個“奇特”的建議:在阿爾及爾成立一個“法國海外領地委員會”,兩人都是這個委員會的成員,但這個委員會不具備實際的公權力,戴高樂沒有采納。

反而是五天後,也就是4月15日,戰鬥法國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一緻擁護戴高樂提出的成立一個擁有實權的執行委員會的主張,由戴高樂出任主席,以吉羅為總司令的那部分法國軍隊置于委員會的上司之下。但經過後來的談判,雙方還是同意建立一個由他們共同擔任主席的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其他代表的人數都是均等的。由于戴高樂的威望日漸提高,支援吉羅的也慢慢變少,一個月後就提出了辭職,到11月份委員會改選時,他就徹底退出了。

雖然後來法國勝利後,戴高樂曾調派吉羅任職法軍總監,但他沒有到崗。1944年6月3日,戴高樂被推選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總理,8月30日,法國臨時政府在巴黎成立,戴高樂重新又回到了巴黎。

号稱“逃跑藝術家”,敢與戴高樂“掰手腕”的法國二戰傳奇人物

這個時候的戴高樂在法國的影響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盡管吉羅也在當年的10月回到法國國内,但他已經無力和戴高樂競争了。當然,吉羅的兩次越獄的傳奇經曆也讓他在法國民間獲得了一個美譽:逃跑藝術家。

有趣的是:文中提到的法國這三個當時一戰和二戰中影響力比較大的将軍,包括貝當、吉羅和後來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的戴高樂,都是出自聖.西爾軍校。

不得不說,拿破侖給法國留下的遺産真的是非常龐大。

【嘤呀聽我說】

圖源網絡,侵權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