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的自我到底在哪裡?

作者:鷹哥19

​《清醒地活》作者:邁克·辛格

真正的自我到底在哪裡?

​“什麼才是清醒?”

從醫學上看,意識正常,能進行獨立的思考和行動,就是清醒。但生理上的清醒,不意味着心理上的清醒。舉例來說,一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的人,在每天的生活中,同樣要面臨很多問題,經曆糾結、遲疑、焦慮、痛苦等負面情緒。他的神志固然清醒,但内心又是混亂迷惘的。

這其實也是很多現代人的問題:我們的生活條件更好了,生活内容更豐富了,有許多娛樂的方式,值得享受的美食,但我們依然會處在大量的負面情緒中。生活該經曆的痛苦,或許一絲都不曾減少。

那這是為什麼呢?作者辛格在《清醒地活》中給出了回答,他說:因為我們還不夠清醒,還沒有真正認識自己,處在一種渾渾噩噩的、不清醒的人生狀态。就像很多人說,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一樣。因為,雖然懂了多道理,但卻不了解自己,自然也就無法處理好自己的生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辛格寫作這本書的經曆也頗為傳奇。他本來是一位經濟學博士,一位冥想愛好者。在攻讀博士期間,他偶然間進行了一場深刻的覺醒,進入隐居狀态,進行了長達40年的修煉。當他再次出現在公衆眼前時,已經完成了思想上的蛻變,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冥想大師。

而《清醒地活》這本書,就是他參悟修行,體驗生活所得到的成果。這本書脫胎于冥想修煉,卻不拘泥于傳統方法,而是循循善誘,帶領讀者一步步觀察自己,思考自己,逐漸覺察清醒的自我。

腦海中的聲音

那麼,覺察自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先從生活中一個小現象開始,那就是“腦海中的聲音”。

我們經常會感到,在頭腦中有一個人在和自己對話。比如我們去參加某個聚會,大家互相聊天很熱鬧,但是沒人跟我們說話,這時候腦海裡可能就有個聲音說:“哎呀,趕緊走吧,你看都沒人理你,留在這幹嗎呢?”

這時候我們也會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早早地跟同僚們告别,先走了。很多人覺得,腦海中這個“我”,就是内心的自我,他跟我們對話,實際上就是提醒我們,把内心的感受說出來,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去做。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隻要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腦海裡的這個聲音,似乎永遠不會停止,而且長時間處于“不滿”狀态,好像時時刻刻都在吐槽,有時候又特别沖突。比如,我們晚上熬夜玩手機的時候,這個聲音又會跑出來提醒:“該睡覺了,再不早點睡明天上班可能要遲到了。”可随後它又會說:“唉,何必急着睡呢,反正上了床也睡不着,再玩一會兒,等下困了自然就去睡了。”

慢慢地,我們會意識到,這個腦海中的“自我”似乎并不受我們控制,還時不時說一些意料之外的話,表達一些無意義的糟糕想法。毫無疑問,我們在人生中已經達成很多目标,完成學業、從事工作、結婚生子,等等,但這個腦海中的聲音卻很少表揚我們。

那麼,這個“自我”為什麼會這麼奇怪呢?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人就是很善變的,這反複無常的聲音,就是自我的化身。但作者辛格指出,這個聲音其實并不是“自我”,而是人内心的一個室友,和我們住在同一個軀體中,卻總是和我們聊天。它是外在生活,在人内心的表現。它說的大部分話語,也是無意義,沒有多少實際幫助的。

它之是以會頻繁出現,其實就是内心積聚了一定能量,需要釋放出來。如果我們客觀地看,就會發現,自己感到緊張、畏懼或某種欲望的時候,腦海中的聲音會變得異常活躍。比如,讓我們見到某個特别讨厭的人或事,感到憤怒,想罵人的時候,内心就已經罵了許多次了。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得以緩解情緒,釋放能量。

另外,我們“内心的聲音”也有平靜安甯的時候。比如,在某個天氣晴朗的午後,我們到公園散步,内心也會感歎:“天空真藍,草地真綠,一切生機勃勃,真是太美好了。”如果仔細體驗,我們又會覺得,内心的聲音會讓自己感到喜悅平和。這其實也是能量釋放的一種表現。

是以說,“内心的聲音”并不是内心的自我,而是大腦對外部世界的加工。外界的資訊有很多,但大腦會抓住那些吸引人注意力,讓我們内心情緒感受強烈的資訊,不管它們是正向還是負向的,都會在内心世界呈現出來。

真正的自我

不過,這又衍生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内心的聲音不是自我,那“真正的自我”到底在哪呢?

其實,我們剛才已經接觸到了。辛格提出,内心真正的自我,是那個“傾聽者”,一直在聽“腦海中的聲音”說話的人。也就是說,我們内心的聲音,隻是我們對外在世界的“粗加工”,而那個在聽内心的聲音說話的人,才是真正的自我。這兩者就是室友的關系,一個在說,一個在聽。

辛格認為,當我們認識到内心這一對室友,正是我們覺知自我的開始。在此之前,我們認為内心的聲音就是自我,習慣于跟随那個聲音。比如,當一個人開始加班,内心的聲音就會抱怨:“為什麼要加班呢?這樣做有什麼意義?我的同僚們都沒有加班,我也不想自己的閑暇時間被占用。”

一般情況下,這個人可能就會被這種“内心的聲音”牽着走,馬上停止加班。但如果他意識到,這是内心的室友大駕光臨,就能很快地調整心态,告訴自己:“這隻是大腦一時的想法,比起暫時的安逸,我想要的是更高的業績、更多的收入和更遠大的前途。”當他産生類似的想法時,就說明他已經開始超脫内心的第一感覺,試着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這種認知背後,其實隐含了我們改變自己的兩種思路。很多人認為,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重要的是改變外部環境。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我可以換個公司,不喜歡某個同僚,我可以不去來往。不過,這樣做往往治标不治本,因為一個人總是會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或事,不可能無限制地去改變一切。

這個時候,能做的就是求助内心:不要一味想着改變外部環境,也要試着調整自己對外部事物的反應,改變内心的聲音,不要被大腦簡單的判斷牽着走,否則永遠會有新的煩惱出現。

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我們從“主觀”心态開始轉變,成為客觀的觀察者呢?辛格提出一個名叫“觀察實驗”的做法:當我們聽到内心的聲音,不要急于回答,也不用去分析;而是先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下心來。

如果這個聲音在腦子裡說話,我們可以認真地聽,同時把這句話複述出來,想象這個聲音不是在腦子裡,而是在身邊有另一個人在說話,我們就會發現,它對我們的影響突然小了很多,仿佛從我們本體,變成了一個比較親密的朋友,不斷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個時候,我們其實就已經站在“觀察者”的角度,去傾聽内心的聲音了。

學會成為自己的“旁觀者”

當一個人懂得和自己的心理活動,尤其是和那些負面情緒保持距離,才能算是真正掌握自我的,清醒的人。

這種體驗說起來有點抽象,辛格舉了一個看電視的例子。很多人喜歡看電視、電影。因為在看的過程中,人會沉浸到劇情裡面,想象故事情節發生在自己身邊,由此和故事中的角色發生共情。

那麼,人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感覺?

這是因為意識的聚焦。當電視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刺激,吸引了人的意識,人會忘記自己坐在電視機前,坐在自家的沙發上,而是感覺自己到了一個“異世界”,一個與電視類似的環境中。這個時候,那個“自我”其實是在跟着電視的劇情走,完全沉浸其中,受到故事情節感染。隻有當電視結束,觀衆才會慢慢恢複,意識到自己是在看電視,而不是真正體會了一段故事情節。

同樣的,人在生活中,也會如同看電視一樣,意識被大腦中的聲音所吸引,認為這就是自我,是以會産生一定的認知偏差,進而産生恐懼、憂慮等心理,并做出防禦和逃避的行為。

是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即使不斷聽到大腦在内心的聲音,也保證意識清醒,不會沉浸其中,好像在聽一個朋友聊天,叙述這些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很平靜地看待這些事情,合理地做出應對。

比如,一個母親,因為孩子調皮她很生氣,她的内心在咆哮:“孩子太不聽話了,我應該重重懲罰他!”但是這時,這位母親通過觀察實驗,把自己從憤怒的情緒中剝離出來,客觀地審視自己生氣的狀态,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孩子犯了錯,的确應該受到懲罰,但是自己作為母親,也不能就此把情緒都傾瀉到孩子身上。于是,她很快調整情緒,對孩子做出适當的懲罰。

這就是一個回到清醒,覺知自我的過程。在辛格看來,真正的自我應該是平靜而客觀的,不會輕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動搖。當一個人擁有這種穩定的内心狀态,自然也不會被各種負面情緒所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