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正的自我到底在哪里?

作者:鹰哥19

​《清醒地活》作者:迈克·辛格

真正的自我到底在哪里?

​“什么才是清醒?”

从医学上看,意识正常,能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行动,就是清醒。但生理上的清醒,不意味着心理上的清醒。举例来说,一个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的人,在每天的生活中,同样要面临很多问题,经历纠结、迟疑、焦虑、痛苦等负面情绪。他的神志固然清醒,但内心又是混乱迷惘的。

这其实也是很多现代人的问题:我们的生活条件更好了,生活内容更丰富了,有许多娱乐的方式,值得享受的美食,但我们依然会处在大量的负面情绪中。生活该经历的痛苦,或许一丝都不曾减少。

那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辛格在《清醒地活》中给出了回答,他说:因为我们还不够清醒,还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处在一种浑浑噩噩的、不清醒的人生状态。就像很多人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因为,虽然懂了多道理,但却不了解自己,自然也就无法处理好自己的生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辛格写作这本书的经历也颇为传奇。他本来是一位经济学博士,一位冥想爱好者。在攻读博士期间,他偶然间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觉醒,进入隐居状态,进行了长达40年的修炼。当他再次出现在公众眼前时,已经完成了思想上的蜕变,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冥想大师。

而《清醒地活》这本书,就是他参悟修行,体验生活所得到的成果。这本书脱胎于冥想修炼,却不拘泥于传统方法,而是循循善诱,带领读者一步步观察自己,思考自己,逐渐觉察清醒的自我。

脑海中的声音

那么,觉察自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先从生活中一个小现象开始,那就是“脑海中的声音”。

我们经常会感到,在头脑中有一个人在和自己对话。比如我们去参加某个聚会,大家相互聊天很热闹,但是没人跟我们说话,这时候脑海里可能就有个声音说:“哎呀,赶紧走吧,你看都没人理你,留在这干吗呢?”

这时候我们也会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早早地跟同事们告别,先走了。很多人觉得,脑海中这个“我”,就是内心的自我,他跟我们对话,实际上就是提醒我们,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要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脑海里的这个声音,似乎永远不会停止,而且长时间处于“不满”状态,好像时时刻刻都在吐槽,有时候又特别矛盾。比如,我们晚上熬夜玩手机的时候,这个声音又会跑出来提醒:“该睡觉了,再不早点睡明天上班可能要迟到了。”可随后它又会说:“唉,何必急着睡呢,反正上了床也睡不着,再玩一会儿,等下困了自然就去睡了。”

慢慢地,我们会意识到,这个脑海中的“自我”似乎并不受我们控制,还时不时说一些意料之外的话,表达一些无意义的糟糕想法。毫无疑问,我们在人生中已经达成很多目标,完成学业、从事工作、结婚生子,等等,但这个脑海中的声音却很少表扬我们。

那么,这个“自我”为什么会这么奇怪呢?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人就是很善变的,这反复无常的声音,就是自我的化身。但作者辛格指出,这个声音其实并不是“自我”,而是人内心的一个室友,和我们住在同一个躯体中,却总是和我们聊天。它是外在生活,在人内心的表现。它说的大部分话语,也是无意义,没有多少实际帮助的。

它之所以会频繁出现,其实就是内心积聚了一定能量,需要释放出来。如果我们客观地看,就会发现,自己感到紧张、畏惧或某种欲望的时候,脑海中的声音会变得异常活跃。比如,让我们见到某个特别讨厌的人或事,感到愤怒,想骂人的时候,内心就已经骂了许多次了。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得以缓解情绪,释放能量。

另外,我们“内心的声音”也有平静安宁的时候。比如,在某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们到公园散步,内心也会感叹:“天空真蓝,草地真绿,一切生机勃勃,真是太美好了。”如果仔细体验,我们又会觉得,内心的声音会让自己感到喜悦平和。这其实也是能量释放的一种表现。

所以说,“内心的声音”并不是内心的自我,而是大脑对外部世界的加工。外界的信息有很多,但大脑会抓住那些吸引人注意力,让我们内心情绪感受强烈的信息,不管它们是正向还是负向的,都会在内心世界呈现出来。

真正的自我

不过,这又衍生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内心的声音不是自我,那“真正的自我”到底在哪呢?

其实,我们刚才已经接触到了。辛格提出,内心真正的自我,是那个“倾听者”,一直在听“脑海中的声音”说话的人。也就是说,我们内心的声音,只是我们对外在世界的“粗加工”,而那个在听内心的声音说话的人,才是真正的自我。这两者就是室友的关系,一个在说,一个在听。

辛格认为,当我们认识到内心这一对室友,正是我们觉知自我的开始。在此之前,我们认为内心的声音就是自我,习惯于跟随那个声音。比如,当一个人开始加班,内心的声音就会抱怨:“为什么要加班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我的同事们都没有加班,我也不想自己的闲暇时间被占用。”

一般情况下,这个人可能就会被这种“内心的声音”牵着走,马上停止加班。但如果他意识到,这是内心的室友大驾光临,就能很快地调整心态,告诉自己:“这只是大脑一时的想法,比起暂时的安逸,我想要的是更高的业绩、更多的收入和更远大的前途。”当他产生类似的想法时,就说明他已经开始超脱内心的第一感觉,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这种认知背后,其实隐含了我们改变自己的两种思路。很多人认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重要的是改变外部环境。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我可以换个公司,不喜欢某个同事,我可以不去来往。不过,这样做往往治标不治本,因为一个人总是会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不可能无限制地去改变一切。

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求助内心:不要一味想着改变外部环境,也要试着调整自己对外部事物的反应,改变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大脑简单的判断牵着走,否则永远会有新的烦恼出现。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我们从“主观”心态开始转变,成为客观的观察者呢?辛格提出一个名叫“观察实验”的做法:当我们听到内心的声音,不要急于回答,也不用去分析;而是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下心来。

如果这个声音在脑子里说话,我们可以认真地听,同时把这句话复述出来,想象这个声音不是在脑子里,而是在身边有另一个人在说话,我们就会发现,它对我们的影响突然小了很多,仿佛从我们本体,变成了一个比较亲密的朋友,不断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个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经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倾听内心的声音了。

学会成为自己的“旁观者”

当一个人懂得和自己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和那些负面情绪保持距离,才能算是真正掌握自我的,清醒的人。

这种体验说起来有点抽象,辛格举了一个看电视的例子。很多人喜欢看电视、电影。因为在看的过程中,人会沉浸到剧情里面,想象故事情节发生在自己身边,由此和故事中的角色发生共情。

那么,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这是因为意识的聚焦。当电视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吸引了人的意识,人会忘记自己坐在电视机前,坐在自家的沙发上,而是感觉自己到了一个“异世界”,一个与电视类似的环境中。这个时候,那个“自我”其实是在跟着电视的剧情走,完全沉浸其中,受到故事情节感染。只有当电视结束,观众才会慢慢恢复,意识到自己是在看电视,而不是真正体会了一段故事情节。

同样的,人在生活中,也会如同看电视一样,意识被大脑中的声音所吸引,认为这就是自我,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进而产生恐惧、忧虑等心理,并做出防御和逃避的行为。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自己的“旁观者”,即使不断听到大脑在内心的声音,也保证意识清醒,不会沉浸其中,好像在听一个朋友聊天,叙述这些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很平静地看待这些事情,合理地做出应对。

比如,一个母亲,因为孩子调皮她很生气,她的内心在咆哮:“孩子太不听话了,我应该重重惩罚他!”但是这时,这位母亲通过观察实验,把自己从愤怒的情绪中剥离出来,客观地审视自己生气的状态,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孩子犯了错,的确应该受到惩罚,但是自己作为母亲,也不能就此把情绪都倾泻到孩子身上。于是,她很快调整情绪,对孩子做出适当的惩罚。

这就是一个回到清醒,觉知自我的过程。在辛格看来,真正的自我应该是平静而客观的,不会轻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动摇。当一个人拥有这种稳定的内心状态,自然也不会被各种负面情绪所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