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上,大陸和越南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追溯到公元前221年,在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後,繼續開拓疆土,南征百越,成果斐然,占據了嶺南的大部分地區。為了友善管轄,他設立了嶺南三郡,其中象郡就包括今天雲南和貴州的局部,以及越南的北部。
到了漢朝,朝廷又把越南地區專門劃了過來,改稱交址郡。從此,交址地區就一直處在中原王朝的統治下,直到唐朝末期。
在唐朝末期,諸葛割據一方,中央被架空,各地農民起義也不斷,曾經的盛唐轉眼走向了末路,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趁着局勢混亂,越南的地方軍閥吳權在公元939年自立為王,自此,越南開始脫離中國的統治。
幾十年後,北宋建立,但四周局勢吃緊。
既要應對遼金和蒙古,還要面對西北西夏的侵擾,形勢嚴峻。北宋自身都應接不暇,自然沒有多餘的力氣去收複越南地區。
一直到明朝,中原才再次恢複強盛,軍事力量空前增強。明成祖朱棣趁越南國内發生政變,随即召兵50萬南征,一路勢如破竹,用了不到一年就把越南全境盡收囊中。
可是打敗很容易,建立有效的秩序卻很難,要知道那時候的越南已經獨立幾百年了,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信仰和文化。結果沒多久,不服統治的越南人就發動叛亂,朱棣不得不抽調軍隊鎮壓。
就這樣,動蕩的局勢一直持續到了明宣宗即位。
考慮到因年年征戰,國庫空虛,士兵疲憊不堪,明宣宗決定實行全面收縮的對外政策,選擇撤兵。就這樣,明朝對越南21年的占領畫上了句号。
再到清朝,當時乾隆也曾經發動過安南之役,戰敗的越南主動投降成為藩屬國,但是請和的越南依舊在政治、軍事方面保持獨立,隻是承認清朝的宗主地位并定期朝貢。
1884年中法戰争戰敗,清政府放棄了對越南的統治,自此越南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
咱們現在的疆域劃分講究以清代為主,而越南早在宋代前就脫離了大陸,是以我們現在很少提到越南曾是中國的領土。
如今的越南和中國已經是完完全全的兩個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