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個鏡頭解析勇士的ATO和關鍵回合戰術:越來越妖的科爾

原标題:12個鏡頭解析勇士的ATO和關鍵回合戰術:越來越妖的科爾

12個鏡頭解析勇士的ATO和關鍵回合戰術:越來越妖的科爾

本篇文章我們将帶來近期勇士比賽中的一些戰術的解析,主要将聚焦于科爾在暫停後的一些精巧的ATO戰術設計,以及關鍵回合時的進攻配合。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上解析!

暫停後的ATO,正常的底線交叉戰術,被科爾玩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來看上圖,這是勇士對陣老鷹第二節比賽中,一次暫停之後的戰術:

熟悉勇士的球迷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底角交叉掩護後的各類戰術配合變招,是勇士陣地戰戰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節。其中不乏自杜蘭特至威金斯時期,一直延續至今的交叉掩護後低位錯位;上賽季季後賽名場面庫裡和普爾轉圈。

那麼我們在解析此次ATO的同時,也将系統得盤點一下勇士的幾大底線交叉戰術。

12個鏡頭解析勇士的ATO和關鍵回合戰術:越來越妖的科爾

整個戰術的原理或者說起手式在于底線發生了兩名球員之間的交叉掩護,但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名參與交叉的球員分别為傑羅姆和迪文琴佐,兩名後衛球員。

是以,整個交叉的側重點就不再是勇士常打的和鋒線擋拆後,主抓擋拆品質帶來的鋒線低位大打小;而是利用掩護,挂住防守人,拉開身位,得到接球機會和後續處理空間。那麼,對于勇士來講其底線交叉也主要分為後衛和後衛(例如水花兄弟之間)和後衛與鋒線之間的差別。

顯然,其具體帶來的戰術效果是不一樣的。包括對陣活塞最後的追平戰術,底線蘭姆的借掩護交叉側重點就在于擺脫防守後接球。

12個鏡頭解析勇士的ATO和關鍵回合戰術:越來越妖的科爾

展開全文

而在此處這個ATO戰術中,勇士側重的就是将有球擋拆和擋拆位置放的相對靠下,進而來形成更好的攻筐效果。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上線勇士打了2個簡單的手遞手接球,但整個戰術的重心,克萊的視線全部放在下線。

戰術出其不意的地方在于,當傑羅姆借助掩護,加速和自身防守球員拉開身位以後。此時接球,借掩護,盧尼下順會造成對方防守球員極容易出現防守溝通失誤,在換防和延誤環節出現差錯。原因正是在于相較于傳統的上線有球擋拆,這個擋拆後接球更加靠近威脅距離,面對盧尼的順下和傑羅姆的抛投,防守人第一時間容易出現失誤。(尤其是本場打5小的老鷹)

同時,一開始交叉掩護,挂掉的防守人,也變相得影響到了防擋拆球員後續的判斷。

是以,整個進攻最終演變成了一次魯尼得到近筐接球的機會,能夠在很深的位置要到球,并占據不錯的進攻空間。雖然盧老爺的速率确實很慢,但最終依舊打中。

那麼這個戰術曾經庫裡和盧尼,包括庫裡和懷斯曼之間都打過。在這類情況下,勇士的處理就會多很多,例如庫裡能夠直接兜出扔三分,利用速度進一步壓縮防守後傳空接,以及類似傑羅姆的處理。

我們再來看一個底線交叉,這就屬于後衛和鋒線球員之間的掩護,也就是所說的側重于給鋒線低位背身吃錯位的機會:

佩頓和威金斯在底線發生交叉掩護,此時熱火選擇換防,威金斯成功在近筐得到機會。那麼如果我們去仔細比對一下這些戰術的細節的話,勇士大多數低位背身都會選擇在左側籃筐附近的這個區域。當然,這也可能和杜蘭特和威金斯二者的進攻習慣有關。

那麼這樣帶來的就是,通常而言,威金斯會從右側來到底線,和左側移動而來的後衛球員之間發生配合。同時,當勇士想要打這個鋒線交叉的戰術時,往往會有較為明顯的格林站45°發牌的動作,這基本成為了整個戰術的固定套路。

整個戰術從第一層來看,和鋒線交叉找低位完全一緻,一樣的後衛和鋒線擋拆,一樣的左側近筐要求,一樣的格林45°發牌。

12個鏡頭解析勇士的ATO和關鍵回合戰術:越來越妖的科爾

但是差別在于,上個回合中,後衛和威金斯掩護後直接選擇蹲在底角。

但這個回合裡,我們通過上圖就能夠發現,勇士增加了一層戰術内容,在罰球線位置安排了盧尼的定點掩護。那麼普爾在和威金斯交叉之後,其可以通過擺脫防守人,加速,利用盧尼掩護,在弧頂獲得一次三分機會。這裡的戰術原理我們可以參考于西班牙擋拆或者是電梯門。

尤其是在面對約基奇這類不容易防出去的大個球員時,我們能夠看到這層進攻套路,當其意識到約基奇不單單隻是要防魯尼,而是間接得要去看管普爾時,其已經來不及做換防移動了。這也就是需要另外區域的防守進行輪轉,來進一步打碎和拆解掘金的防線。

而這也是最終整個戰術的呈現模樣:威金斯低位出第一層機會;普爾借掩護外彈出第二層機會;克萊防守人被迫去換防普爾,導緻克萊被短暫放空,獲得傳球路線和機會為第三層路線。是以,對于這一次格林的發牌來說,其同時擁有了3個角度的進攻路線選擇。

這也是格林的工作并不是所謂的随便找個4号位都能夠代替,也是勇士進攻配合精巧的地方,戰術中存在大量的變招和二次機會。

那麼,聊到格林(上圖中的伊戈達拉)發牌,我們就不得不提勇士的另一種底線交叉戰術:

來看上圖,對于這類戰術來講,其沒有具體的搭配,通常而言兩名投射能力出衆的球員會在底線發生聯系。整個戰術的側重點在于雙側進行,并且着重于去捕捉邊角的三分機會。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波特和庫裡交叉之後,盧尼以及威金斯會分别埋伏在兩個45°去提前做定點掩護牆,而弧頂發牌的球員所需要捕捉的就是交叉掩護,擺脫防守人,通過速度利用第二個掩護,抓住的三分機會。

而類似上圖中,一些防守球員全去撲外線庫裡,掩護牆拆開順下的内容,就屬于戰術的後續變招了。

又是一個有意思的ATO,被勇士“玩爛”的gaggle戰術,有了些不一樣的變化:

來看上圖,當勇士擺出一名球員低位背身策應,一名球員45°做定點掩護牆,一名投手弧頂埋伏準備兜掩護時,相信各位熟悉勇士的球迷朋友們已經心知肚明了。這是勇士一場比賽可以出現7次以上,科爾在休賽期親自做過解析,勇士的标志性gaggle戰術。

先來看一下未經戰術變化前的gaggle戰術:

格林低位背身策應,盧尼45°做牆,普爾作為投手往格林這側移動,移動的同時他會先和威金斯做一個弧頂的交叉跑位。我們能夠發現在這次防守中,為了一定程度限制勇士的傳切,掘金采用了換防,讓戈登在面對威金斯和普爾擋拆時換到普爾。但這也就變相得導緻了,後續普爾的加速擺脫和定點掩護的運用,使得戈登難以追上進攻。

是以,整個配合環環相扣就展現在了這類交叉的細節中。同時,對于格林來說,如果掘金在面對弧頂交叉時不迅速換防,就會産生一條分球中路的新進攻選擇。

再來看一下這個ATO戰術後的gaggle戰術變化:

主要的差別在于這個戰術還加入了對于對側底角三分的利用。對比于上個傳統的回合,這個回合在第一個交叉卷切的球員中,增加了讓其站在對側底角三分的内容。進而形成了強側三分機會沒出,低位拿球球員轉身面框,吸引防守收縮之後,對于另側的運用。

當然,我們也可以将其視作為勇士臨場的一個配合小變化,為球員們臨場的即興發揮。

但是,從這個戰術呈現的角度來看。當以後勇士使用庫明加這類,低位進攻破壞程度更大的球員,可以考慮将這一即興變化增加在自己的進攻後續變招中,進而來進一步豐富處理手段。

我們再來盤點一下近期勇士在關鍵回合的進攻戰術:

來看上圖,這是勇士對陣老鷹末節9.5秒時的邊線球發球戰術,整個進攻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克萊這次接發球出手未中,普爾倉促出手被蓋,球陰差陽錯傳到迪文琴佐手中後命中絕平。

那麼筆者在這裡想聊一下的是最後這個接發球戰術,雖然沒進,但是這也同樣是一次出手的邊線球戰術。(因為我們都知道,在這類關鍵回合,将球成功發出,發到關鍵球員手中,并且關鍵球員獲得了一次不錯的出手機會,這些已經非常難能可貴)

12個鏡頭解析勇士的ATO和關鍵回合戰術:越來越妖的科爾

先來看起手落位,一個許多球隊常用的1-3落位方式。

由1名速度快的後衛球員落在後場,3名球員落在前場底線位置。這樣做得好處在于完全拉開了整個球場的縱向空間,并且在某些球隊的絕殺戰術中,會涉及到後場埋伏球員忽然加速擺脫防守,接球後得到出手機會。

而前場底線的3個人,看此時的落位,克萊埋伏在籃下位置。典型的前面是假跑位,用來撕扯防線和誘導防守人;格林做定點掩護牆也就暗示了克萊會往此處移動。整個下線落位做大的迷惑點在于迪文琴佐的跑位,借助掩護後往上線兜讓防守人誤以為這是一次底線球員借定點掩護到近側接球的戰術。

在近期猛龍對陣雄鹿的加時比賽中:

猛龍在落後的時候,嘗試的絕平邊線球戰術就有着後場接球打出其不意的意味。當阿奴諾比前場拿球後,我們幾乎沒能注意到範弗利特此時埋伏在後場。随後其忽然加速,手遞手接球,但雄鹿最終靠着不錯的延誤和換防破解(這也和猛龍其他球員的三分水準有關)。

12個鏡頭解析勇士的ATO和關鍵回合戰術:越來越妖的科爾

而在勇士這個戰術的後半段,也就是真正的核心内容,克萊的跑位:

我們可以看到迪文琴佐加裝兜到上線佯裝接球後,忽然做了一個側身的定點掩護。這個掩護的目的也是在于将縱向,左側想要來補防的防守球員挂住。由此,他和格林二人形成了一個小範圍内直角的雙人擋拆,也就變相得創造了一個底角的真空範圍。

能夠發現,雖然底角的空間很小,但迪文琴佐的縱向擋拆和格林的橫向擋拆,恰好形成了一個不錯的接球投籃機會。這也就給到邊線球一次絕佳的發球對象。雖然老鷹球員最後還是補防上來,但克萊還是獲得了一次受影響不大的出手。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迪文琴佐和格林在擋拆之後不久就拆開,一個移動到上線,一個準備卡闆。這或許也和所剩進攻時間有餘,能夠進行二次處理有關。

我們再來看一下對陣活塞時,勇士這個相當精彩的邊線球戰術,一個藝高人膽大漂亮進球:

在whale隅大神前日的文章解析中,我們學習到了這個科爾曾經19年G6就使用過的戰術,是綠軍少帥史蒂文斯曾經使用過的。是以,本文筆者将不再對次戰術做過多的解析,來簡單聊幾個重點。

首先,這個戰術是由兩層交叉掩護和一個定點掩護作為底層邏輯展開的:

從兩層掩護的角度來看,分别為蘭姆和普爾在底線的交叉掩護和克萊與蘭姆(為啟動之前)的交叉掩護,是以我們也可以将普爾的位置看作為第二個定點掩護的點。而兩層掩護的目的分别是讓蘭姆和克萊擺脫防守人,得到後續的機會。

尤其是蘭姆的這次借掩護擺脫,是整個接發球的關鍵一環。我們可以看到此時海斯在遇到掩護換防之後,是整個人背對發球人,去追蘭姆的一個過程。那麼這也就給到了勇士在傳球路線拉空的情況下,能夠通過高吊将球打到蘭姆這個點。

當然,雖然這有一定的戰術邏輯,但依舊是刀尖舔血的“走鋼絲”操作。在這樣的球場大對角傳球操作中,不僅要考慮到傳球的手法和品質;同時還依靠了掩護品質和一旦海斯餘光回頭看一眼發球人就極有可能被搶斷的博弈。

再聊克萊這一邊的具體戰術依據: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在第一個和蘭姆的交叉中,制造了活塞方面的換防。這也是為什麼在許多絕殺戰術中如此青睐接球前交叉的原因,其可以将一些移動速度相較于初始對位慢的球員換到面前(大多數球隊為了保障最後一球不失位,都會采用換防),進而來增強後續借定點掩護的連帶影響。

而在後續克萊借助盧尼掩護,挂掉自己的防守人時,顯然,斯圖爾特的反應是有些經驗不足的。其本意筆者認為是在觀察到大對角傳球後,想要直接去防守接球人的操作。

當然,我們來看19年G6這次的攻防表現:

其實我們能夠發現,伊巴卡在觀察到邊線大對角傳球後,第一時間也是去撲傳球傳球方向。但其很快就反應過來,立刻移動到庫裡潛在的接球位置,并進行了很好的幹擾。

那麼我們再來看這個鏡頭,還能夠發現它和勇士招牌的gaggle戰術有着核心思路上極為相似的道理:

均是一名球員在低位傳球,一名球員在45°掩護,一名投手借助掩護來完成出手。

而對于科爾來說,本賽季顯然他更加豐富了自己在關鍵時刻的戰術儲備。從這兩次的比賽來看,之前熟悉的球迷朋友們應該知道,勇士在邊線發球時很喜歡發近側,進而導緻迅速被夾擊後勉強出手。但近期的兩個戰術,一次底角的空位創造,一次對側45°三分機會的創造,都非常漂亮。

聊完了近期的一些不錯的戰術後,筆者想稍微談一下勇士的兩名球員:

一位是格林,一位是迪文琴佐。

對于格林,筆者想着重談的是他近期的防守有很大的複蘇,相較于賽季初的中上表現(也和球隊其他位置防守糟糕導緻其壓力加劇有一定關系),格林最近在5連勝期間重制了一些上賽季受傷之前一度DPOY名列前茅的樣子。

具體的内容由于篇幅問題,筆者就不多說了。這裡筆者選取了一個鏡頭,來看上圖:

在這個回合中,老鷹想在強側低位打一個科林斯強吃蘭姆的政策。

我們注意看格林的整個動向:從收在底角,到移動到籃下,準備做協防保護,并回頭指揮克萊提醒其強側轉弱側的橫傳三分,奧孔古也由此被放空;随後格林卡住科林斯下線位置,形成一個無球處的雙人夾擊,切斷了這次低位單打;奧孔古被放空後罰球線插上,接球,面框單打,格林回到初始對位,并成功防守。

一個相當漂亮的防守回合,對于場上局勢的判斷,對手的想法,隊友的指揮以及最後自己的單防能力,都展現了出來。這是格林近期防守複蘇的一個極好的信号。

再來聊一下迪文琴佐:

對于迪文琴佐近期越加出色的發揮,筆者個人的看法是其越來越熟悉勇士的戰術配合和場上的一些即興的東西。

來看上面這個鏡頭。這本質是其實又是一個gaggle戰術,沒錯,勇士真的非常喜歡這個戰術。格林低位背身策應,迪文琴佐45°做牆,克萊準備跑位。但迪文琴佐在做牆的過程中,忽然改成了一次假掩護後的内切,進而成功得打亂了老鷹的防守,使換防出現問題。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對于基礎戰術的熟悉,和一些自己靈光乍現的即興表演。

或者說,迪文琴佐在傳切體系内已經能越來越玩得轉了。我們拿威金斯舉個例子,勇士的戰術體系對于一個剛加盟的球員來說,是非常複雜的。這其中包含了大量既定的戰術;和許多水花,追夢臨時的配合想法,以及在大量的空手跑動下随機的機會。

12個鏡頭解析勇士的ATO和關鍵回合戰術:越來越妖的科爾

是以,在威金斯剛加入球隊時,他也是有不适應的。熟悉勇士的球迷朋友們可能還記得,威金斯加盟的頭兩年,時不時還有些一些自己拿球後的鐵血轉身後撤中投,現在我們基本看不到這樣的鏡頭(有類似的也是戰術打出後,大打小的操作)。

之前有位球迷朋友們問筆者:威金斯這個賽季效率這麼好,能不能增加出手權?

筆者認為沒有很大的必要。因為對于本賽季的威金斯出手來說,筆者可以毫不誇張得說他所有出手都是合理的,是在戰術安排之内的。也就是說威金斯已經完全打明白了勇士的戰術,知道什麼時候該站三分,什麼時候該空切,什麼時候該擋拆。這也變相可以看出,其在休賽期進行專項訓練之後,命中率提高的原因。

出色的戰術,合理的出手,以及休賽期的加練。能不打出好的表現嗎?

而在勇士,其實真正擁有戰術之外不合理開火權的,隻有庫裡和克萊,以及少量普爾(還有待商榷)。

對于科爾:

“這老小子最近越來越妖,越看越順眼”;

“上賽季季後賽之旅中未嘗連敗,場與場之間的調整精彩;這賽季還加強了此前薄弱的關鍵球戰術處理”;

“在近期确立輪換,加強防守,以及那次球員會議之後,球隊也終于走上了正軌”;

“對于球隊的調整,球場上的調整,戰術的把控,真有些随便玩的味道了”;

“勇士的球迷朋友們應該為他們的主教練是史蒂夫-科爾感到幸運。”;

“在贊揚勇士過去8年4冠的曆史時,也不要忘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