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行業逆風:美去年裁員10萬,但這些領域仍在加薪“搶人”

作者:第一财經

疫情三年對于全球經濟和就業形勢都造成巨大的考驗。近日,就業咨詢公司Challenger預測,目前整體經濟環境仍在創造一些就業機會,但随着企業在進入2023年時采取謹慎态度,招聘有所放緩。

從去年開始,美國在科技、媒體和金融等多個行業出現了裁員潮。Challenger的報告認為,今年裁員範圍可能會蔓延至更多行業,無論美國經濟是否陷入衰退。“我們确實預計大多數行業的裁員人數都會增加。”Challenger公司進階副總裁查林傑(Andrew Challenger)表示。

盡管全球面臨普遍的經濟挑戰,但一些市場和行業的人才仍然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例如人工智能(AI)、資訊技術和制藥等領域。尤其是資訊技術專業人才,預計将繼續在各個行業中赢得最多的加薪和獎金。

科技行業逆風:美去年裁員10萬,但這些領域仍在加薪“搶人”

矽谷裁員潮擴大

去年下半年,美國矽谷科技行業進入一輪大規模的調整周期。根據Challenger的資料,美國科技行業去年全年總共裁員9.7萬人,為2022年裁員最多的行業,其中12月美國科技公司裁員就就超過1.6萬人。與2021年相比,2022年,美國科技行業裁員人數增長了649%。

今年開年,美國科技公司沒有停止裁員步伐,自年初亞馬遜和Salesforce宣布擴大裁員規模以來,最新宣布裁員的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健康科學部門。

1月11日,Alphabet健康科學部門Verily生命科學總裁在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表示,該部門計劃裁員15%,并尋求重組。按照最新的裁員計劃,該部門将有約240名員工受影響。Verily首席執行官斯蒂芬·吉列(StephenGillett)表示,這是尋求削減成本的方法。

這也是繼美國科技行業掀起裁員潮之後,谷歌母公司首次宣布裁員。盡管迄今為止,谷歌避免了像去年臉書母公司Meta等其他科技公司那樣的大範圍裁員,但員工們已經開始擔心下一輪裁員的到來。

Verily是谷歌旗下專注于健康科學研發的部門,也是谷歌主要的“開支”部門,該部門的研發項目包括可以檢測糖尿病症狀的隐形眼鏡等産品,但至今鮮有商業化的成功案例,而這款糖尿病檢測隐形眼鏡也已于2018年停止研發。

吉列還在電子郵件中表示,Verily将“減少或淘汰”部分業務,例如停止部分尚處于早期研發階段的産品,包括“心力衰竭患者遠端監測和藥物輸送微針”等産品。“我們不能面面俱到,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的選擇。”吉列寫道。Verily将在1月18日召開全體會議,更詳細地解釋未來業務的變化。

根據谷歌此前披露的資訊,多年來,Verily一直在從外部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2017年,新加坡淡馬錫向Verily注資8億美元(約合54億元人民币),Verily此後又通過幾輪股權融資籌集了超過20億美元(約合135億元人民币)資金。

由于擔憂經濟衰退風險,外部資本也更為謹慎。

這也導緻此前一些被資本追捧的熱門行業泡沫破裂,例如加密貨币行業。随着“币圈”爆雷,金融科技公司2022年裁員超過萬人,較2021年裁員529人大增。

本周,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币交易所Coinbase宣布,進一步裁員20%,以保障公司在加密貨币市場低迷期間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去年一年中,比特币價格跌去近六成,Coinbase一年股價狂瀉86%,市值最低時隻有不到80億美元,現有所回彈。

企業開始“安靜招聘”

但是否所有的企業都停止了招聘?答案也不盡然。

研究機構Gartner的人力資源實踐負責人艾米麗·羅斯·麥克雷(Emily Rose McRae)關注到一種新的招聘趨勢,被稱為“安靜招聘”(quiet hiring)。這種招聘方式是指組織在沒有實際雇用新的全職員工的情況下,通過内部臨時換崗或是雇用短期承包商等方法,來解決緊迫的用人需求。

麥克雷認為,無論是在經濟增長或衰退的情況下,組織都會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在經濟形勢糟糕的情況下,為了解決迫切的用人需求,企業會傾向于采取在内部或者外部“安靜招聘”的方法。她還舉例稱,澳洲航空公司(Qantas)去年甚至要求高管們通過輪流擔任行李搬運工,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

“高管們這樣做的部分原因是,讓公司繼續正常運轉,但對很多人來說,這也是一種有意義的崗位輪換。”麥克雷表示,“如果今年不采取這種‘安靜招聘’的手段,那麼很多公司可能會撐不下去。”

咨詢公司德勤也認為,“安靜招聘”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成為一種更廣泛的就業趨勢。“這可能會讓企業在招聘時的崗位描述變得沒有意義,因為許多雇主希望從以工作為基礎的組織轉變為以技能為基礎的組織,以快速适應變化、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德勤全球人力資源實踐主管馬佐爾(Arthur Mazor)表示。

馬佐爾認為,這可能會打破人才的邊界,具有多項技能的複合型人才未來無疑将更受歡迎。根據德勤的資料,大約70%的員工表示他們已經在從事本職工作以外的任務。他還預計,今年各行各業都會開始進行“安靜招聘”——從軟體制造商到汽車制造商,從金融服務到醫療保健領域。

科技行業逆風:美去年裁員10萬,但這些領域仍在加薪“搶人”

部分行業仍“吸金”

Gartner人力資源業務進階負責人瓜達尼(Tony Guadagni)預計,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人才市場将保持對關鍵人才的吸引力,這也将觸發市場對頂尖人才的激烈競争。

另據職場咨詢公司美世(Mercer)的資料,今年美國雇主在加薪和總薪酬方面的預計漲幅,甚至将創下15年來的最高水準。

在中國,生物制藥等領域的“搶人大戰”預計也将加劇。一位生物醫藥公司負責人告訴第一财經記者:“中國在生物制藥領域頂尖人才的缺口還是相當大,不容易招,尤其是進階人才,大部分還是來自海外居多。疫情幾年來,國外人才回國的速度放緩,現在中國防疫政策優化、經濟重新開機後,還是有一部分優秀人才願意回國發展。”

上述人士還表示,在國内的初創生物技術公司,相對較進階别的職位薪水往往遠超國外同行。“這對于一些年輕的人才還是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因為他們回國後的起點可能會更高。”他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随着‘18A’科創闆上市的正常推進,一些回國人才也會獲得相應的股權,還是有機會兌現的。”

2018年4月,香港聯合交易所在主機闆上市規則中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允許未有收入、未有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送出上市申請,大大降低了生物制藥初創企業的上市門檻。

業内認為,醫療健康行業領域正在經曆數字化浪潮,中國醫療市場的熱點逐漸向藥物創新轉移,臨床、醫療和數字與創新已成為最熱門的領域。在新藥研發和臨床試驗方面,通過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提升效率已成為新的趨勢,更好地發掘與數字化轉型戰略相比對的人才,重新定義人才所需具備的能力模型,不斷拓寬人才邊界,也是企業正在努力的方向。

一些制藥企業通過吸引具有多元化背景的複合型人才,打造更高效的數字化隊伍,新招聘員工越來越傾向于非醫藥、醫療行業背景的人才。

總部位于上海的和譽醫藥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官陳椎博士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近幾年來,我們看到全球生物制藥公司的研發也都受到疫情的影響而放緩,這實際上給中國本土公司帶來了趕超的機會。近幾年來,我們也在加速進階别人才的招聘,尤其是在新藥研發領域和臨床試驗方面的人才。”

陳椎曾在強生、諾華、雅培任職。據和譽醫藥方面介紹,今年年初至今,該公司已經招聘了數十名研發相關人才。

人力資源公司翰德(Hudson)中國CEO于志偉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中國在醫療健康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發人才一直都缺!同時,網際網路細分領域的頂尖技術人才缺口也很大。整體來看,今年的招聘市場仍會向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