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自十多個國家,經曆不同尋常!東京奧運會29人難民代表團引發關注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毅:在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有一個代表團特别感興趣,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國家,說着不同的語言,但有共同的奧林匹克精神,這個隊伍就是難民代表團。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說,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難民運動員出現在東京奧運會的舞台上,向世界發出了團結、堅韌和希望的有力資訊。

據德國斯圖加特日報周二報道,一張叙利亞兄弟在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擁抱的照片在網際網路上流傳。在照片中,他的兄弟28歲的Mohamed Masso和21歲的兄弟Alaa Masso熱烈擁抱。一些國際媒體報道說,兄弟倆因戰争而分居,但在東京奧運會上再次相遇,此後被證明是武隆奧運會。兄弟倆實際上一起從德國前往東京參加奧運會。兄弟倆來自叙利亞阿勒頗,于2015年離開叙利亞,于2016年在德國定居,繼續他們的演習訓練。穆罕默德·馬索代表叙利亞參加鐵人三項比賽,他的兄弟阿拉·馬索代表難民團體參加50米自由泳比賽。

東京奧運會難民代表團包括來自叙利亞、南蘇丹、阿富汗、厄立特裡亞、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等11個不同國家的29名運動員,參加了12個項目。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規定,如果他們赢得獎牌,奧運旗幟将在領獎台上升起,并播放奧運國歌。

據ABC新聞周三報道,這是難民代表團第二次參加奧運會。2016年,來自四個國家的10名運動員組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奧運難民代表團,在巴西裡約熱内盧登台。在東京參加比賽的29人中有6人參加了裡約奧運會。國際奧委會與聯合國難民事務進階專員等難民署難民機構合作,向難民運動員提供了财政和教育訓練支助,并支助了56名符合要求的難民運動員,幫助他們繼續其運動生涯。2018年10月,國際奧委會決定重新設立難民代表團,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在代表團中挑選運動員的标準首先考慮到運動成績,同時考慮到個人背景、運動、地理和性别平衡,難民專員辦事處核實所有運動員的難民地位。每個難民運動員都在他或她的庇護國生活和訓練。這些國家,包括德國、肯亞、以色列、荷蘭、法國、瑞士和加拿大,都由國際奧委會資助。

德國《焦點周刊》28日稱,29名難民隊運動員中有7人居住在德國。來自叙利亞的女子遊泳運動員尤斯拉·馬爾蒂尼(Yusra Maldini)是聯合國難民署的親善大使,被《人物》雜志評為"改變世界的25位女性"之一。在父親遊泳教練的影響下,馬爾蒂尼四歲開始學習遊泳,并有一段傳奇的經曆:17歲叙利亞爆發戰争時,她和妹妹莎拉試圖一起逃往歐洲。在穿越愛琴海的途中,她們的船的引擎突然壞了,姐妹倆和另外兩名遊泳者跳進海裡,赤手空拳推着船遊了三個多小時,幫助它安全到達希臘萊斯沃斯島,救了20多人。之後,他們搬到了許多國家,最終定居在德國。馬爾蒂尼在東京奧運會女子蝶泳100米預賽中獲得第三名。馬爾蒂尼說,遊泳是她的出路,她未來的夢想是創辦一所遊泳學校,并補充說:"我想告訴其他難民相信他們的夢想和力量。"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資料,截至2020年底,全球有超過820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其中2600萬是難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