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振興書記專訪》(15):丹陽高新區:鄉村振興要做"三個必須"——丹陽市高新區委書記于斌專訪

作者: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

來源:Junction News Client

《鄉村振興書記專訪》(15):丹陽高新區:鄉村振興要做"三個必須"——丹陽市高新區委書記于斌專訪

換乘點新聞位于長三角經濟帶中心、南京都市中心、甯湖高速公路、京滬鐵路、312國道、241、101省道、京杭大運河、丹金峪河交界處丹陽高新區。在全省51個國家級和省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在省級高新區排名第10位,已形成醫療器械與視覺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三大新興産業叢集,多年來,丹陽高新區是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增長極, 肩負着激發活力、推動城鄉發展的使命和責任。

城鄉因為工業發展在城鎮化道路上,如何進一步細化和加強其他農業相關地區,要充分實作"産業繁榮、生态宜居、農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丹陽市高新區黨委書記于斌認為,要推動實作鄉村振興,實作"三個必須": 必須抓住行業這個"牛鼻子",必須創造生态宜居環境,必須提振發展精神。

《鄉村振興書記專訪》(15):丹陽高新區:鄉村振興要做"三個必須"——丹陽市高新區委書記于斌專訪

因地制宜,做好現代農業"深度"文章

"工業不會蓬勃發展,其他一切都是空談。于斌表示,丹陽高新區鄉村振興發展應立足于現有基礎和實際情況,圍繞"特色林果、綠色蔬菜、休閑旅遊、農産品深加工"四大産業,積極探索存量、規劃增量、尋找變數。

《鄉村振興書記專訪》(15):丹陽高新區:鄉村振興要做"三個必須"——丹陽市高新區委書記于斌專訪

春日璀璨,現代園藝産業園位于天元村登家橋北側的水晶私家花園數十畝月季,繡球花、杜鵑花争光燦爛,芬芳奪目。在周末,許多花店來這裡觀光體驗,插花和田園詩般的美食。

重點依托數千畝桃林基地、現代園藝産業園、天元村蔬菜生産基地、丹陽高新區雲陽街将立足現有産業,開采存量,采用"基地和批發中心和農民"的模式,在大家庭中發揮帶頭作用,發展綠色精品果蔬産業, 推動農民增收,在規模擴張和品質提升方面加大力度,規劃增量,圍繞"一村一品"發展休閑旅遊産業,争取資金和項目,規劃建設大聖村"幸福農場"。"千沐桃園""蓮園"、"田園"、"月園、玫瑰園、櫻花園"等景觀基地,打造良好的鄉村"一日遊"休閑旅遊景觀 利用丹陽蠶桑和街頭蔬菜生産基地的優勢,依托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等高校,重點打造蔬菜粉、桑葉超細粉等桑樹, 蔬菜深加工項目,提升農産品附加值,實作農業産業"一個接一個"。

根據需求,清理"一局棋"的良好環境

"生态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核心是滿足人民群衆在生活環境方面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于斌表示,雲陽街道環境整治要抓住重點,因地制宜,廣泛開展,做好長期管理工作。

《鄉村振興書記專訪》(15):丹陽高新區:鄉村振興要做"三個必須"——丹陽市高新區委書記于斌專訪

小橋彎,流水,房屋整潔,寬敞的鄉村道路...環境整祛後,有一個村子,像一個穿着新衣服的花姑娘,精緻醒目。曾幾何時,外人紛紛想去"髒村",以詩意的村落外觀和寬敞的健身廣場,推廣"網紅"打卡點。

有一個村落位于312國道沿線,是雲陽街道環境整治的重點區域。一年來,雲陽街187個自然村落完成了生活環境的修複,美麗宜居的村落和具有省級特色的田園詩般的村落精彩紛呈。在環境整治方面,街道堅持現狀,根據各村的發展情況、區位條件、資源禀賦等,根據每個村落的生産、生态和生活的實際需要制定規劃、分類,促進鄉村振興,絕不是一刀切。除了整體改善村落外觀外,沿312國道和恒塘一帶還将打造路口景觀,提升園區整體形象。

《鄉村振興書記專訪》(15):丹陽高新區:鄉村振興要做"三個必須"——丹陽市高新區委書記于斌專訪

村民是農村生活環境、環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雲陽街道廣泛宣傳和動員村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參與到生活環境的管理中來,自覺培育健康文明的生産生活方式,增強環保意識,主動維護修複成果,關愛環境健康, 實作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型。

村整治後還制定了長期管理生活環境的方法,組建了專職清潔人員隊伍,設立黨員責任包幹區,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主動帶頭打掃家園;

頭對頭飛行員,激發軍官開啟新活力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中。于斌說,鄉村振興必須抓住"人民"這一關鍵因素。

村裡富貴,關鍵看支,鄉下不美,看村兩委。近年來,高新區不斷加強村組織上司班子建設,選拔最優秀、實力雄厚的村"兩委"班子為重中之重,鼓勵優秀青年幹部、榮民、大學畢業生、有能力家庭到村工作,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并不斷激發軍官創業精神的活力。

《鄉村振興書記專訪》(15):丹陽高新區:鄉村振興要做"三個必須"——丹陽市高新區委書記于斌專訪

2020年12月27日,高新區16個行政村、28個城市社群完成黨組織連任任務。除了一些"老秘書"再次當選守衛這個職位外,還有更多的"新秘書"擔任這個職位。根據未來五年進出境情況,高新區儲備人才按1:2的比例與空缺崗位數量比例,確定每個村35歲以下的後備人才不少于2人。

"丹陽國力派了一條船,一定不知道兩個秋天。丹陽一代文學家,衆多農村聖賢,近年來,高新技術地區積極為"返鄉、返鄉、返鄉"的鄉鎮聖賢鋪平了道路,積極調動一些高度尊敬、願意奉獻、熱心的老幹部、老專家集體公益事業,企業家鄉聖賢參與鄉村振興, 利用他們的洞察力、名望和影響力,共同為農村發展做出貢獻,起到示範作用,在鄉鎮聖賢的引領和帶動下,成績顯著。

目前,高新區鄉鎮賢者圖書館已收錄了221名鄉鎮賢者,包括上司型人才、專業人才、創新人才、新秀人才、海外精英人才等。

新華社記者 胡銳 記者 盛佳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