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森蚺最長可達10米以上,重達225公斤以上,它的嘴巴上下可張開180度左右,能夠輕而易舉吞下比自己體型大幾倍的獵物,吞食鳄魚如同啃雞腿一般輕松,強大的力氣能把一隻體重90公斤的雄性美洲杯壓個粉身碎骨。
在亞馬遜雨林中,森蚺巨蟒是最臭名昭著的“無聲殺手”,它渾身上下散發出來的氣味相當于死了5天的動物身上所散發出來的腐臭味,能把人直接熏昏過去,當它靠近時,就算手持火力強大的武器也插翅難逃。
所謂“萬物相生相克”,自然界的物種也是如此,任何動物都有自己的天敵,這種天敵模式拽在自然界裡又被稱作生态鍊。
那麼像亞馬遜森蚺這種體長幾十米的巨蟒,有天敵嗎?
曾經英國BBC在亞馬遜熱帶雨林做過紀錄片,其中有一期就是關于生活在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巨蟒。
在紀錄片中,來自英國的野生動物攝影師Lindsay在亞馬遜河流拍下了驚人的一幕:
一條6米長的巨蟒潛伏在亞馬遜河流的暗石下,死死的盯着岸上低頭喝水的美洲豹,這隻美洲豹似乎剛成年不久,可能是剛離開母親獨自出來生活,顯然充滿危險的亞馬遜河沒有做好任何應對準備。
就在它喝完水準備離開時,這條巨大的森蚺突然從水中一躍而起,巨大的嘴巴一口咬住美洲豹的脖子,美洲豹顯然是被這觸不及防的襲擊吓懵了,忘記了掙紮和反抗,森蚺迅速纏繞住美洲豹,強大的纏繞力讓美洲豹發出真真慘叫,幾分鐘過後沒了呼吸。
正當森蚺準備開始享用獵物時,附近的叢林傳來一陣細細簌簌的聲音,巨蟒停下來吐着信子仔細觀察着周圍的環境。這種聲音離巨蟒越來越近,森蚺巨蟒似乎受到了某種驚吓,到嘴的食物都顧不上享用,快速的向附近的河流遊去,打算遊入水中逃走。
但這隻巨蟒還是慢了一步,從叢林中竄出一大片黑壓壓的螞蟻,迅速的向它追去。這群螞蟻不僅速度飛快,而且數量極其龐大,很快它們攔住了森蚺巨蟒的去路,向它發起了攻擊,成百隻螞蟻爬到森蚺巨蟒身上不停的啃咬。
在螞蟻們的啃噬下,巨蟒森蚺疼痛難以,不停的掙紮,短短幾分鐘,巨蟒就徹底停止了掙紮一命嗚呼,不一會兒螞蟻大軍們成群結隊離開,隻剩下一堆巨蟒的白骨。
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讓人聞風喪膽的亞馬遜森蚺在這群螞蟻面前也不值一提,不過這群螞蟻當然不是生活中普通的螞蟻,而是一種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的行軍蟻。
行軍蟻是一種社會性群居動物,屬于遷移類螞蟻,看似微不足道,但實則它們非常恐怖,“行軍蟻過後,寸草不生”,它們能夠捕食在遷移路上的任何動物,無論這個動物是大還是小,隻要擋在它們路上,隻要被它們盯上,最終都會變成一堆白骨。
之是以說行軍蟻是巨蟒的天敵,是因為這種螞蟻都是成團出沒,是以又被稱為“軍蟻團”,一旦發現有獵物出現,它們都是成百上千隻集體出動,追蹤到目标獵物後,行軍蟻就會用颚把獵物一點點撕碎。
再加上行軍蟻的唾液裡有毒,巨蟒要是被它咬傷,很快就會被麻痹,進而行動變得遲緩,甚至癱瘓,最後隻能等死,而且行軍蟻與普通螞蟻最大的差別的就是它們天生長有一個非常有力的大颚,宛如一隻大鉗子,隻要被鉗子咬住,行軍蟻是不會輕易撒口的,除此之外尾刺也是它們進攻的手段之一。
是以試想一下,巨蟒可能能噴射出毒液,但是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行軍蟻,再多的毒液也不夠噴,再加上蟒蛇沒有手腳,成群的螞蟻爬到身上撕咬它的皮肉,蟒蛇根本無計可施,簡直就是“團結就是力量”最典型的代表。
除了行軍蟻外,巨蟒還有哪些天敵呢?在自然界裡還真有不少。
1、蜜獾。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蜜獾可以說是天不怕地不怕,就連獅子和“掏肛二哥”鬣狗都不放在眼裡,更是把毒蛇當“辣條”吃,一口一條。作為鼬科動物,蜜獾雖然體型不大但是行動非常靈活,之是以這麼勇是因為它們有一種“肉皮分離”的本領。
蜜獾的爪子比獅子隻短了2-3公分,如此鋒利的爪子,與蟒蛇搏鬥時無論是抓還是撓,蟒蛇身體立刻能被抓出幾道血痕。蜜獾除了身闆硬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看家本領:抗毒,這也是它不怕蛇的原因。
蜜獾的犬齒和臼齒非常發達,它的下颌強勁有力,可以輕松将毒蛇撕成兩半,并且它們體内血液中的某些成分能抑制毒蛇的血循環毒素,就算吃了毒蛇也不會中毒。
2、秘魯巨人蜈蚣。
秘魯巨人蜈蚣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大的蜈蚣,平均身長為40公分左右,最大的蜈蚣能達到36公分左右,在秘魯巨人蜈蚣的食譜中,小到其他的昆蟲,大到青蛙、蛇、鳥、老鼠,甚至是蝙蝠都是它們的獵物。
當巨人蜈蚣遇到獵物時,它們會快速的向對方噴射出大量的毒液,殺死一隻老鼠隻需要幾秒鐘時間。曾有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的當地人親眼目睹過巨人蜈蚣大戰蟒蛇,幾個回合下來,蟒蛇一點便宜沒有撈着,最後隻能落荒而逃。
3、科摩多巨蜥。
科摩多巨蜥不怕巨蟒,它口中不僅會噴射出毒液,而且含有大量的細菌,一旦咬住獵物,它在噴射出毒液的同時,唾液中的細菌也會依附在獵物傷口上,這些細菌的繁殖速度極為驚人,最後獵物會死于敗血症或細菌感染。#所見所得,都很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