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西方欲将中亞變成對俄博弈“新戰場”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美西方欲将中亞變成對俄博弈“新戰場”

圖為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标志性建築——“巴伊傑列克”觀光塔(意為“生命之樹”)。韓顯陽攝/光明圖檔

美西方欲将中亞變成對俄博弈“新戰場”

這是11月23日在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拍攝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集安組織)理事會會議現場。新華社發

【記者連線】

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11月22日在中亞國家塔吉克斯坦表示,俄經常發現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企圖在獨聯體空間尋找“痛點”,以便挑起類似烏克蘭局勢的沖突。此間觀察家指出,俄越來越意識到,将“弱俄”“遏俄”确定為戰略目标的美西方正在烏克蘭以外的中亞地區開辟“新戰場”。作為反擊,俄有意與中亞國家把“抵抗西方國家在各自境内的破壞性行動”确定為共同任務。

美西方加大“排俄”力度

俄烏沖突開始後不久,美國在中亞國家排擠俄羅斯的動作不斷,且力度加大。據俄《獨立報》報道,在中亞五國與美國(“C5+1”)外長3月1日舉行的視訊會談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就烏克蘭問題向中亞國家外長闡明立場的同時,還探尋美國軍事基地或中轉基地傳回中亞地區的可能性。5月,美國派出跨行業代表團通路中亞,并以“啟動中亞經濟可持續發展倡議”的名義開出2500萬美元的援助支票。美國國際開發署副助理署長考爾9月表示,美國的目标應該是推動中亞疏遠俄羅斯。

9月下旬,布林肯利用“C5+1”機制與中亞國家外長在紐約舉行會談,除就擴大雙方貿易投資合作、確定中亞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阿富汗反恐等熱點問題展開讨論外,他還或明或暗地鼓動中亞國家與俄羅斯“脫鈎”。

11月6日至11日,美國國務院負責南亞和中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唐納德·盧通路土庫曼斯坦、烏茲别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每到一個國家,唐納德·盧均冠冕堂皇地聲稱美國遵守對上述國家獨立、主權、領土完整的承諾,同時強調實作中亞繁榮、安全和民主的共同目标。在土庫曼斯坦,唐納德·盧與參加“交流計劃”的人員以及該國官員舉行會談,讨論“雙邊和區域問題上的夥伴關系”。在烏茲别克斯坦,他與官員、公民社會以及文化協會代表會面,表達美國對“婦女賦權”以及“宗教和信仰自由”的支援。在哈薩克斯坦,他與商業代表讨論“中亞經濟穩定”問題,還與公民社會上司人會面,并支援他們在哈未來建設中發揮作用。

俄方認為,美國進階外交官通路中亞國家的真實目的在于促使其與俄“脫鈎斷鍊”。俄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後蘇聯空間研究中心進階研究員普裡特欽認為,由于擔心遭到二級制裁,中亞國家被迫疏遠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美國的政策正取得成功,中亞國家拒絕與俄開展金融合作,例如俄所開發的支付系統Mir目前無法在該地區國家使用”。唐納德·盧也得意地宣稱,俄企業被迫出售金融資産,例如将其開設在哈的“阿爾法銀行”“儲蓄銀行”等金融分支機構出售給哈薩克斯坦公民。言外之意是在警告中亞國家,隻有拒絕幫助俄規避制裁,才能避免遭受次級制裁。

眼見美國加大介入中亞事務的力度,歐盟也不甘落後。歐盟負責外交與安全事務的進階代表博雷利日前在訪哈後表示,歐盟需要深化與中亞的合作,有必要利用該地區在能源供應、關鍵原材料進口和繞過俄羅斯的新運輸走廊方面的潛力。他認為歐盟應當利用中亞國家努力實作多元外交之機,“尋找合适的合作夥伴”。

俄憂慮在中亞影響力削弱

俄總統外事助理烏沙科夫10月中旬稱,中亞是一個重要地區,那裡有俄親密而重要的鄰國。基于睦鄰友好的曆史傳統、同盟與戰略夥伴關系,中亞與俄緊密聯系在一起。

一方面,俄羅斯對美西方在中亞國家的“排俄”圖謀保持高度警惕。俄總統普京10月14日指出,外部勢力試圖幹涉俄與中亞國家的合作,美西方企圖在中亞地區策動“顔色革命”。俄副外長瑟羅莫洛托夫10月27日稱,美國及其盟國目前正以“人道主義”為借口插手中亞地區事務,竭力破壞與阿富汗接壤(中亞)地區的穩定,“俄方不能對西方試圖幹涉中亞國家命運的圖謀袖手旁觀”。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11月3日則警告,美國将中亞視為潛在作戰區域,為此“明确未來目标的坐标,并修正高精度武器所使用的數字地圖”。

另一方面,俄方除積極在雙邊以及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等多邊層面與中亞國家互動外,10月14日還參與了在哈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的首屆俄羅斯-中亞國家上司人峰會。此次峰會的重要成果集中展現在“中亞-俄羅斯”架構下中亞五國與俄羅斯元首的聯合聲明當中。

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與中亞國家的總體關系“令人滿意”,但仍有進一步拓展和提升的空間。

在俄看來,外部勢力企圖阻止俄羅斯與中亞國家在許多方面融合發展,破壞雙方曆史形成的密切聯系以及政治、經濟和人文互動,為此迫切需要俄與中亞國家采取真正協調的聯合步驟,建立聯盟和戰略夥伴關系。

俄與中亞國家在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間貿易額翻了一番,達到371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又增長了16%。俄是中亞國家經濟的主要投資者,累計直接投資約50億美元。為進一步提升雙方經貿合作空間,俄提出與中亞國家在建立産業鍊和供應鍊、進口替代、重新配置金融結算機制、確定能源安全、建構運輸走廊等領域加強合作。

除政治外交、經貿投資合作外,俄積極協調因應“阿富汗因素”帶來的挑戰。普京說,阿富汗仍是造成中亞地區緊張的溫床。與此同時,以美國、英國為主的情報機構暗中支援反塔利班勢力,炮擊中亞一些國家的邊境。基于上述風險威脅以及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利益考慮,俄與塔利班上司層保持着必要聯系,以防止阿富汗内戰重演。

“多元務實”是中亞國家的外交選擇

迄今為止,俄羅斯與中亞國家關系仍舊緊密。各方重申,努力使政治、經濟、人文等領域合作取得廣泛而重要的成果,彼此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發展成熟的聯盟或戰略夥伴關系。

盡管如此,俄烏沖突後中亞國家的處境仍有些尴尬,這在俄羅斯-中亞峰會以及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表現明顯。

首先,對于俄“特别軍事行動”,特别是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四州“入俄”,中亞各國均有意回避表明立場。包括中亞各國在内的獨聯體國家,雖均未對四州“入俄”持有異議,但這種“預設”并非支援,而是不願意出現如今年6月哈總統托卡耶夫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與普京針鋒相對、造成俄哈關系緊張那樣的局面。

其次,中亞國家在俄羅斯-中亞聯合聲明中雖同意俄方提出的“安全不可分割”原則,但同時要求在前面加入“尊重聯合國憲章及其确定的國際法和國際準則”,表明對尊重主權、獨立以及領土完整的堅持。

最後,在俄羅斯-中亞峰會上,中亞國家還避免與俄一道激烈批評美國和西方。托卡耶夫稱,在數字技術、社交網絡和通信應用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避免因不恰當話語引發種族間仇恨和敵意,是政治家應該擔負的責任。

中亞地區是俄羅斯的“軟腹部”,俄在此地軍事力量部署不足,加之遠離俄經濟政治中心、民族成分複雜、領土争端頻發,給美西方“渾水摸魚”提供了土壤。6月,托卡耶夫在聖彼得堡就直截了當地解釋哈“不承認頓巴斯獨立”的理由。10月,因吉爾吉斯斯坦與塔吉克斯坦發生邊境沖突,吉總統紮帕羅夫拒絕俄邀請赴聖彼得堡出席獨聯體非正式會晤,并取消集安組織維和部隊的“堅不可摧的兄弟情—2022”聯合軍演。在俄羅斯-中亞峰會上,塔總統拉赫蒙罕見地用幾分鐘時間抱怨俄沒有平等對待塔這樣的小國。

俄戰略界人士指出,中亞國家與俄關系出現微妙變化,美國的政治離間、歐洲的經濟拉攏“功不可沒”。然而,中亞國家與俄擁有同盟或戰略夥伴關系、共同曆史記憶以及語言相通,“可能有興趣使其經濟夥伴多樣化,但不會不顧後果地拒絕與俄合作”。俄權威智庫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幹事科爾圖諾夫認為,無論是華盛頓還是布魯塞爾,都無法割斷中亞國家與俄羅斯的緊密聯結。

(本報莫斯科11月26日電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韓顯陽)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