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用"黑天鵝"給社會帶來了劇烈沖擊。原本藏在水下的沖突進一步激化。
例如,早些時候,有一場針對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reud)意外死亡的暴力抗議運動。

盡管文明和制度在今天已經相當完善,但在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種各樣的"逆向現象"。
在當下,許多電影人不禁想起了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暴力民權運動,并得出結論,曆史的車輪向前滾動,但類似的事件重演。
為什麼這種逆轉現在一次又一次地發生?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自導導演艾倫·索金(Alan Sorkin)用一部新片《芝加哥七位紳士的審判》(The Chicago Seven Gentlemen's Trial)給出了答案。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改編自美國曆史的真實事件,講述了《芝加哥七君子》被控陰謀、不公正審判的恐怖故事。
這部電影從創作到發行花了13年的時間。
艾倫·索爾金(Alan Sorkin)早在2007年就為這部電影寫了劇本。劇本完成後,負責制作的夢工廠制作了一份相當豪華的創作者名單:斯皮爾伯格,将主演,以及威爾史密斯,菲利普西默森霍夫曼,亞當阿金,凱文史派西等人。
結果,這部電影因内部和外部因素的變化而延遲。
在項目擱置的同時,艾倫·索金卻無能為力,在十年的時間裡,他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不僅寫了《社交網絡》和《金子的懲罰》等經典劇本,還成為奧斯卡獲獎編劇,甚至試圖執導,《茉莉花的紙牌遊戲》令人驚歎。
艾倫·索爾金
雖然《七位紳士》隻是艾倫·索金的第二部電影,但通過這部電影,他表現出了強烈的演員吸引力和風格控制力。
演員陣容看起來很豪華:《小雀斑》艾迪·雷德梅恩、約瑟夫·高登-萊維特、"波拉特"薩莎·拜倫·科恩、邁克爾·基頓等實力派演員幫忙,這仿佛是一場演戲。
熟悉艾倫·索爾金的影迷都知道,他的電影往往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電影中的大多數角色都是原型;另一個是"珠槍"的高密度線。
他寫的台詞不僅自成一體,而且诙諧而睿智。
在電影《七位紳士》中,他機智地将這些個人特征很好地融入到劇情中。
各種索爾金式的台詞,在影片中無窮無盡——
"我擔心你必須考慮這麼久。
"給我一些時間,好嗎?"我的朋友,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想法而受到評判。"
"你鄙視你的政府嗎?"
"與政府對我的蔑視相比,我的蔑視算不了什麼。
為了在大選前與觀衆見面,Seven Gentlemen放棄了進入影院的機會,并放棄了與Netflix的合作。
盡管遺憾地錯過了螢幕,但這部電影因其高完成度而赢得了觀衆的贊譽,被稱為"Netflix的2020年年度最佳",并且是明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季的有力競争者。
它的豆瓣評分為8.5,優于90%的曆史電影和88%的劇情片。
作為一部曆史片,《七位紳士》本身并不好拍。它具有混亂的背景,大量的人物,成千上萬的曲折情節,非常考驗編劇的叙事節奏和素材處理能力。但艾倫·索爾金(Alan Sorkin)憑借其強大的編劇才能,将命題的構圖剪了下來。
在開場前七分鐘,他以交叉剪輯的節奏緊湊地重新表白了1968年時代的氛圍和電影的主要角色。
當時,美國大量征兵,将其每月的征兵要求從17,000增加到35,000,43,000,51,000。越南年,一群年輕人被派往戰場。
與此同時,随着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和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被暗殺,暗殺事件在該國呈增長趨勢。
1968年是選舉之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美國的反戰情緒一直處于曆史最高水準,公民社會團體聚集在芝加哥,在民主黨大會期間表達他們的要求。
結果,他們在黨代會上與芝加哥警方發生暴力沖突。
而《芝加哥七位紳士》此時此刻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Tom Hayden(Eddie Redmayne)和Renee Davis(Alex Sharp)是學生團體的組織者;Abby Hoffman(Sasha Byron Cohen)和Jerry Rubin(Jeremy Strong)是兩個嬉皮士;大衛·德林格(約翰·卡洛·林奇飾)是國家行動委員會制止越南戰争的組織者。李(諾亞·羅賓斯飾)和約翰(丹尼爾·弗萊厄蒂飾)是意外卷入活動的社會活動家。
"芝加哥七人組"的現實
除了這七人之外,黑豹隊隊長鮑比·塞爾(Bobby Searle)還意外卷入了審判。塞爾沒有參加反戰示威,而是去芝加哥為黑豹隊說話。在審判之前,他甚至從未見過其他七個人。
他與七位紳士一起上法庭,因為政府想利用他的特殊身份來诋毀示威者的公衆形象。
八人受審
1969年9月24日,芝加哥沖突一年多後,對七位紳士的審判正式開始。政府以"密謀煽動跨州暴力"的罪名起訴這七名男子。
尼克松取代約翰遜後不久,新任司法部長想在審判中殺死雞猴,以擺脫激進的民權活動家。
這就是為什麼這次審判從一開始就是一場荒謬的黑哨審判,聯邦檢察官和法官共同努力歪曲事實,無視正義。
大法官朱利葉斯·霍夫曼(弗蘭克·蘭格拉飾)自始至終都是明顯的種族主義者。在庭審中,他不僅"精心挑選"了陪審團,而且使證人的有力證詞無效。
很難想象在代表現代文明的法庭上,被告遭到駭人聽聞的毆打,鐵繩的捆紮和布料的密封。
為了幫助觀衆了解事件的起因和後果,《七位紳士》交叉剪輯了三個叙事時空——
一個以審判七位紳士為主軸,一個以人物的記憶來解釋芝加哥沖突的後果,一個反映現實的曆史圖像。
三時空交織,最終一層一層,将整部電影推向高潮,告訴觀衆,當"全世界都在看着"時,這些被國家機器左右的考驗,隻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
雖然審判的高潮夾雜着許多戲劇性的變化,但艾倫·索爾金采取了客觀的立場,走向了非常真實的畫面。
許多充滿戲弄的荒謬橋梁部分都是基于現實的。
例如,嬉皮士艾比和法官的姓氏,艾比和傑瑞穿上法官的長袍和警服公開嘲笑司法系統,鮑比·塞爾在法庭上被毆打并被封鎖,等等。
所有這些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呈現給觀衆。
為了使審判充滿緊張感,導演在審判和庭外結構上合共兩套沖突——
一組是審判七位君子與政府(司法系統)之間的沖突,另一類是審判外七位君子陣營的内部沖突。
當學生領袖湯姆·海登(Tom Hayden)和嬉皮士艾比·霍夫曼(Abby Hoffman)首次出現時,這部電影花了大量的筆墨來渲染他們之間的差異:前者嚴格而和平,遵循規則;
雖然他們的身份和觀點不同,但随着審判的進行,他們被困在繩索的後面,開始團結起來對抗強者。
為了給這七位先生定罪,法院必須通過審判來回答這個問題:芝加哥沖突的傷亡是由于警察的突襲還是人們失控了?
雖然警方對這場沖突負有大部分責任,但這位局長并沒有回避民權組織的過度激進化。
起初,所有七個人都以和平的方式去了芝加哥。但對峙之後,他們和警察之間的沖突一再更新。
最終,民權組織者開始偏離他們的初衷,走向暴力:"如果(我們)注定要流血,那就讓鮮血流過城市吧!""
然而,影片的後半部分還是從總檢察長的口中,七位紳士做出了更為公正的判斷。
他出庭報告,在任職期間,調查顯示這七名男子沒有煽動暴力,芝加哥警察局應對騷亂負責。
人們已經發現,誰發動了騷亂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司法制度的強勢垮台下,一個無辜的人将變得多麼無能為力和渺小。
如果你想增加犯罪,痛苦是什麼。
這場曆時151天的荒謬審判結束了。
在接近結尾時,導演用戲劇性的橋段将整部電影的情感帶入高潮。
在判決之前,代表其他人作了結案陳詞的湯姆本可以借此機會表示悔恨,以赢得法官的原諒,但他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清單并大聲朗讀。
這份名單是在審判期間死于越南的受害者名單。他們的數量,多達4,752。
包括檢察官在内的所有觀衆都站在一起向死者緻敬,将民權活動家"反戰示威"的核心問題推向了頂峰......
雖然《七位紳士》的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但影片現在在網上,卻能在當下起到尖銳的諷刺作用。
影片的許多情節都與現在相呼應:大選、權力、種族歧視、民權運動......
正如艾倫·索爾金自己所說:
"雖然是根據曆史真實事件改編的,但《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是一部當代電影,旨在關注2020年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這部電影不想成為曆史課,它并不意味着懷舊,它甚至不是關于1968年 - 它是關于現在......我不希望任何事情被夾在故事和當代觀衆之間。"
也許隻有正視曆史,我們才能避免悲劇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