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作者:未來電影局

當青春、校園、愛情等詞語碰撞在一起時,觀衆難免會想到帥氣美人的聳人聽聞的情感碰撞,而在這部電影中,愛情似乎被緩慢而空靈的暧昧氛圍,隐含在台詞、表達方式上,以"真誠的半解"的情節為名,是"依然抱着半面"的模糊感覺讓它有風格。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導演吳思偉在處女《臉》中表現出非常強烈的個人風格和技巧,在美國引起了更大的反響,後來很多展現亞洲生活的電影都有了它的影子。

《面子》和比較有名的電影——李安的《快樂宴會》有一定的相似性,它向觀衆展示了導演的亞裔社群生活、做事方式和反思。在《真半解》中,延續了這種細膩的表達,但在表達上卻更加輕松,當然,這也與青春電影自帶的跳躍色彩有關。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中國女孩阿裡丘(Alichu)5歲時随父親移民美國,搬到了斯科米什(Skomish)小鎮。朱棣文的父親在中國獲得博士學位,在美國抑郁,在小鎮車站當經理,他的晉升之路幾乎被封堵,因為他的移民身份和英語水準低下,以及中年失去妻子的悲傷,電影中父親的形象總是單調地在老式電視機前看黑白電影, 吃着簡單處理的垃圾食品,除了歲月遺留下來的滄桑之外,臉上沒有露出悲傷。他對自己的生活處于一種自我陶醉的狀态,不願意與人交談。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但女孩艾莉不想被困在小鎮上,她是班上最聰明、最有才華的學生,在哲學課上表演,也是寫《槍手》的專業論文,老師開玩笑說,她可以從七個不同的角度解讀柏拉圖。這種寫作天賦是由男孩保羅發現的,他想追求美麗的女孩埃絲特,并要求艾莉幫他寫一封情書。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艾莉對以斯帖有一種美好的感覺。艾莉本來會拒絕寫情書的邀請,但因為這份"工作"能解決她一段時間的經濟困難,她同意下來,而這封情書,也成了一段愛情故事的開始,三個人之間的紐帶來自深淵。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艾莉不僅成為保羅的情書寫作專家,還承擔了發短信等一系列業務,她在見面前幫助保羅和埃絲特思考了談話的内容和處理問題的方法,甚至列出了一個大綱,幫助他突襲文學知識點,可謂是全方位的幫助教學。

在這次交流中,保羅漸漸發現自己在這個聰明、勤勞的女孩身上有了一種很好的感覺,兩人之間的了解也更深了一點,他們一起打乒乓球,品嘗保羅的祖傳食譜做的食物,在夜站就"愛情"交換意見。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但這種"寫作"總有一天被發現,互相了解從來都不是保羅和以斯帖,在這樣的關系被發現之後,三個人之間微妙的關系平衡感被打破了,也直接促成了自己"真"所在準确的判斷。

影片想展現影片對"愛是什麼"的探索,但似乎跳過了是什麼的階段,直接告訴你該做什麼,突破大膽的想法開始占據主導地位,這也是為什麼以斯帖決定去藝術學校,而阿利丘則計劃去遠離愛荷華州的地方上大學, 他們沒有在人生的轉折點上玩愛情的主題,而是選擇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至于兩人的關系,等等幾年後。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這部無果而終的愛情電影似乎并沒有走上平常的路,明明都是愛情,但在一次搖擺的盡頭,留下了更有意義的結局,也許幾年後,艾莉會回到斯科米什和埃絲特重建立立聯系,也許他們每個人都會有新的生活新朋友和新知己,在哲學和藝術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靈魂栖息地, 這些都可以升華在觀衆對不同了解的想象中。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與很多以"同性之愛"為主題的電影不同,《真半解》并不注重性取向的自我認同,也不是過于糾纏于自我接納的痛苦過程中,而是完全簡單的校園愛情,其中愛情的表達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形式——一種是激情的追求,一種是表情的内向性。

男孩保羅是一個健康的運動,典型的太陽大男孩,不是好話而是很溫暖的情感,一開始想追逐以斯帖的時候盡了最大的努力去追逐,雖然沒有辦法寫出自己美麗的文字,但笨拙的表情符号卻無處放張力,讓這個形象更加可愛, 他認為,浪漫是向所有心靈暴露的,無論誇張。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另一方面,艾莉把寫信的過程當作愛情的一步,在談論文藝、談理想、談自己時溫暖情感,喜歡的不是膚淺的快樂,而是靈魂的碰撞。她對自己的情緒非常細膩,非常小心地用溫暖的話語包裹自己的身份。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埃絲特更像是兩者的結合,她是學校裡最受歡迎的學生之一,行為一直處于聚光燈下,有一個自以為是的鼻涕男友,但她并不享受嘈雜的生活,而是擁抱藝術的夢想和文學愛好,花很多時間閱讀。她是鎮上一位受人尊敬的牧師的女兒,但從未完全融入鎮上的生活,甚至動搖和懷疑她的信仰,而不是預期的完美女神。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但正是這種形象,更符合我們對青春期愛情的想象和現實,沒有功利的社會帶來的經濟、地位的考量,沒有厭倦狗血的流血情節而故意讓熱血沸騰的外表,他們的無助和謹慎,在朋友和社群活動中處于邊緣化和怯懦的陌生環境中, 都像高中時的普通觀衆,是以情書就留在櫃子裡,和朋友聊八卦,卻在你喜歡的人面前卻不是一句尴尬的話,隻能說得太真實了。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在影片中,或許最動人的内容是艾莉和埃絲特在牆上塗鴉、交流片段,他們在信中說要畫出五個最大膽的圖案,并在牆上為對方留言,互相"挑戰"。

從一開始就以一條剛性的線條覆寫了整面牆上的白色油漆,到黃色點綴和最後一個飛翔的女神形象,他們把自己對青春想象力的了解留在了牆上,大膽突破了自己增加的束縛——好孩子的形象或永遠安靜的校園惡霸。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牆上的塗鴉被鎮上的居民發現,并用灰色油漆完全抹去,沒有留下任何痕迹,仿佛是對成人世界的嘲弄,一種巨大的,毫無生氣的顔色,沒有創新,沒有激情。

但即便如此,兩人還是形成了"一起塗鴉,一起放手"的親密關系,卻從未見過面,之後他們成為了精神上的朋友,一言不發。這裡的大膽方法也是埃絲特實作她的藝術夢想的機會,看到充滿激情的繪畫是美麗的,一個值得她犧牲的方向,也是艾莉在關鍵時刻激勵她的重要轉折點。

青春、愛情、同性完美碰撞,《真心半解》這部電影炸了

這或許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年輕愛情片之一,保羅、埃絲特、艾莉形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形,正如影片所說,"三角形少了一邊,就變成了一角",它們激發了彼此性格中的美麗和自信,讓彼此認識到愛情的外表,不可或缺。影片結尾,當艾莉踏上遠方學習的道路時,保羅把火車趕走了,他知道不可能追上或掙紮着讓自己在窗前呆更長時間,此時,艾莉将不再覺得自己是一個盲目沖動的戀愛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