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需求與政策共振 國産充電樁企業加速競逐海外千億元市場

作者: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昱丞 見習記者 賀王娟

近日,包括道通科技、易事特、香山股份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公布充電樁海外認證進展,積極開拓歐洲、美國等市場。其中,部分企業在海外已有訂單落地或應用案例。根據國信證券、華創證券測算,歐美充電樁市場規模在2030年或超過千億元。

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國内充電樁企業急需增量市場,這是它們加速出海的主要原因。

海外車樁比失衡

國内企業加速出海

11月16日,易事特披露的電話會議紀要稱,公司看好海外充電樁市場的發展契機,為充分掌握海外市場的政策法規和準入門檻,之前就開始積極進行相關認證和測試工作,已經通過歐洲權威測試機構TüV等多個測試或認證。

香山股份11月9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已在進行歐标和美标充配電産品的開發,目前公司的歐标充電樁産品已經完成開發,正通過公司的海外團隊和管道逐漸投向海外市場。

此外,盛弘股份在半年報中透露,公司Interstellar交流樁通過歐标認證,公司成為首批進入英國石油集團(BP)的中國樁企供應商,将成為公司産品開拓C端市場先例。道通科技表示,公司充電樁産品已經通過了海外多國認證,入圍了德國、奧地利、意大利、法國等多個項目。奧特迅稱,公司的歐标充電堆産品已認證了CE認證,會對公司海外市場的拓展産生積極的影響。

據了解,由于産品标準不同,國内充電樁無法直接出口到歐美。對于國内充電樁廠商而言,産品通過測試或認證是邁出國際市場的第一步,也為後續大規模出口掃清了障礙。

對于國内充電樁企業積極出海,私募排排網旗下止于至善投資總經理何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歐美各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普遍低于30%,後續銷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長,但歐美充電樁相對不足,建設需求迫切,且相比大陸3:1的車樁比仍有極大的建設空間。

根據光大證券研報資料,截至2022年4月份,美國市場車樁比為21.2:1,歐盟整體車樁比為8.5:1,其中德國為20:1,英國為16:1,法國為10:1,荷蘭為5:1,均與大陸有較大差距,充電樁基礎建設嚴重不足,缺口蘊含巨大的市場空間。

崔東樹認為,盡管國内充電樁也面臨缺口,但更多是土地問題而不是供給端生産能力問題,是以海外市場或成為國内充電樁廠商消化産能的必争之地。

政策扶持疊加價格優勢

海外已有訂單落地

除了需求旺盛以外,海外補貼政策的推出以及價格優勢也吸引着國内一衆充電樁廠商。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起,歐洲多國紛紛出台具體政策,包括對商用充電樁、家庭充電樁建設進行補貼,補貼力度約可覆寫充電樁的建設和安裝費用。而自2022年8月份起,美國各州也紛紛加速對住宅和商用電動汽車充電樁給予建設補貼,例如家用交流樁單站補貼金額集中在200美元至500美元,公用交流樁補貼則集中在3000美元至6000美元,據機構測算,其補貼金額可覆寫40%至50%購樁充電成本。

“随着歐美充電樁補貼政策在2022年全面推開,歐美市場公共和私人充電樁建設有望迎來大爆發。”私募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對《證券日報》記者稱。

就價格而言,歐美充電樁市場被市場認為仍然處于藍海市場之中。

“海外充電樁的市場淨利潤率可達20%,遠高于國内的10%。”何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歐美的充電樁市場來看,定價往往較國内更高,是以,對于有能力開拓海外市場的樁企來說,充電樁出海成為必選項。

劉寸心表示,歐美充電樁定價較國内更高,定價是國内的2倍至3倍,利潤空間更大。

不過值得關注是,不僅國内樁企瞄準歐美市場,日韓頭部企業也在進軍歐美市場。11月16日,南韓第二大企業集團SK旗下SKSignet在官網宣布,将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普萊諾建設一座電動汽車充電樁工廠,年産超過10000個快速充電樁。同時,國内樁企出海也面臨本地巨頭的競争。據國信證券研報,目前歐洲新能源充電樁市場以老牌電氣大廠ABB、西門子和施耐德主導,截至2021年,ABB約占歐洲當年市場佔有率的40%。

在何理看來,國内充電樁企業在國際競争上具備一定技術、成本優勢,海外市場對中國企業接受度高。

目前,部分國内充電樁相關上市公司在海外已經有應用案例或訂單。例如奧特迅表示,公司的歐标産品已經形成了實際的銷售合同,在海外已有應用案例。易事特稱,今年重點在包括歐洲、美洲,進行充電樁業務的突破,重點服務當地大型電力公司及安裝服務公司,目前已經有意大利、埃及、加拿大的客商訂單落地實施。道通科技透露,公司直流樁産品已經陸續上市銷售,快速地拿到了歐洲、美國、新加坡、澳洲等地區的訂單,上半年交流充電樁産品也沖進亞馬遜美國站品類前五名。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在政策鼓勵與支援之下,大陸新能源汽車以及動力電池和充電樁等行業的産業規模化發展、技術水準大幅提升,相關産品的技術疊代、更新更新等方面也都處于全球的先進水準位置,此時正是它們出海的好時機,能夠更好發揮相關産業鍊上的企業協同帶動效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