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到“肥美季” 螺蛳河蚌很暢銷

又到“肥美季” 螺蛳河蚌很暢銷

操作員正在處理河流

一天清晨忙着下來,靠近河水市場老魚攤邊,河殼堆成一座小山,另一邊的幾個塑膠袋裡裝滿了剛采摘的河肉。"這些都是一家餐廳訂的,一共100磅的河肉,下午有三家餐廳等着點菜。老宇在忙碌時告訴記者。

不僅河水火熱,最近的淡水貝類市場也不錯。近江水産市場不少經營者表示,由于生意好,最近幾天,從原來的每天一次到下午一次。

人氣的背後,正因為現在是一年中最肥的淡水貝類肉季節,很多餐廳也在趁着推出季節性新産品,甚至餐廳用泰式菜來煮蝸牛,試圖用混搭的方式吸引顧客。

從每天二三十磅到三百磅,鼻涕蟲最近賣得很好

昨天早上,送貨員小李将100斤蝸牛從車上取下來,擺在趙國輝的攤位前,這批蝸牛是趙國輝前一天從一戶螺絲批發商訂來的,訂單價格為3元/斤,零售價為5元/斤,根據協定, 下午一共有200斤蝸牛會來,這些隻是他目前銷售的當天,其中70%供應給酒店。在此之前,趙國輝每天隻賣二三十斤蝸牛。

與蝸牛一樣受歡迎的是河蛞蝓。昨天在三橋農貿市場,賣河獺的周良東正在挖肉末,等候的顧客在他的攤位前排成一排。周良東的兒子正在敲肉。"現在河裡,肉很肥,很多人會買河獺來嘗新鮮的,我讓我的兒子幫忙。"周良東說。

德清縣邵嶽鎮的一家純凱水産養殖場張強透露,目前養殖場正逐漸進入收獲期,每天約3000斤可收獲約3000斤河獺,90%以上賣給杭州,随着氣溫的升高,河獺的産量還會繼續上升, 預計到3月中旬将達到峰值。"根據過去一年的經驗,河獺的銷量可以達到5000公斤/天。他說。

杭州青台門農貿市場負責人徐斌表示,在蔬菜養殖場銷售增長較快的淡水水産品中,蝸牛和蛤蜊位居前兩位。在他看來,這與淡水貝類進入脂肪時代有關。

杭州良嶼水産批發市場負責人姬玉山表示,淡水貝類消費旺季一般從3月開始,一直持續到5月底,目前市場蝸牛經營者的平均銷量在3000公斤-4000公斤/天,整個市場的批發量在2萬公斤以上,還有蛤蜊, 河蛤等的銷量也遠高于平時。

"市民在選擇蝸牛的時候,最好選擇杭州本地的德清和建德蝸牛,這些蝸牛肉質較厚,味道有些甜。在購買河獺時,盡量選擇較小的頭部,這樣的河獺更容易烹饪。"姬玉山說。

花式飲食為餐館帶來小商機

那麼,對于蛤蜊和蛞蝓等貝類,你會選擇哪種方式呢?如果咖喱蝸牛在你面前,你會嘗試嗎?

其實,杭州人還是願意嘗試吃這種創新菜。

周六傍晚,老人飯店門口的砂鍋店,有不少人争先恐後地品嘗老闆陳榮明新推出的鹵素味蝸牛,這種燒蝸牛的方法有些像鹵素雞爪,味道分為辣和不辣兩種,吃起來比較好吃。

而新周濟鼓屋推出了一種奇怪的蝸牛,做法和泰式菜相當相似,不僅加咖喱,還加了一些洋蔥。店内值班經理介紹,目前淡水貝類的訂購率最高,雖然它仍然是醬爆蝸牛,但奇異蝸牛也很受歡迎,日銷量超過30份。

蛤蜊米粉的海報張貼在嘉伯清江路店門口。據張秋平介紹,這家以辣辣熱聞名的餐廳,自推出蛤蜊米粉以來,已占該店總銷售額的40%以上。僅店内的蛤蜊每天就要用70多磅,有的做成米粉配料,有的直接做成菜。

貝類也是最近食品和飲料外賣業務的主要參與者。

蜂鳥衆包配送人員王光華負責清清四季、望江門地區的外賣配送,他說,随着氣溫的升高,外賣菜中不少貝類,尤其是蛤蜊生長速度最快,"周六晚上8點到9點這一小時,我一共送了20多份外賣, 包括12個蛤蜊外賣。

王光華發現,有很多外賣生意的餐館,在降低蛤蜊價格的同時,提高了送餐的起步價,很多顧客紛紛以低價的蛤蜊消費,為了避免外賣成本不得不點一些其他菜。對于餐館來說,蛤蜊等貝類也推動了商店中其他品種的銷售。(每日商業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