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FTX 崩塌對監管的影響、DeFi 資料表現和 OG 觀點

作者:MarsBit
FTX 崩塌對監管的影響、DeFi 資料表現和 OG 觀點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SnapFingers DAO

原文标題:FTX 崩塌對監管的影響、DeFi 資料表現和 OG 觀點 |響指研究所周報#64

01 FTX 崩塌對加密監管的影響

技術進步促進了加密行業發展,同時也帶來很多問題。就國家層面而言,加密資産具有的匿名、去中心化等特點為犯罪問題提供了土壤。傳統的監管方式高度依賴銀行等中心化金融機構,同時抗審查特性也加大了執法難度。此外加密資産中的虛拟貨币作為支付工具,理論上對現有國家貨币穩定造成一定威脅,影響央行宏觀調控能力。

在監管實踐上,中國率先在 2017 年的瘋狂 ICO 中出台了完全禁令,其他各個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在 2018 年前後對加密貨币的法律屬性和監管制度開始有了具體措施。根據 2018 年美國釋出的《全球加密貨币規則》及《特定司法管轄區加密貨币規則》,目前監管模式大體分為三類:

1.完全禁止

如中國大陸,加密資産及交易平台均屬非法,并出台嚴格監管政策。随着2021年對加密貨币的打擊,許多中國本土服務商選擇遷移至其他國家。

2.套用現有架構

如新加坡、日本。加密貨币的交易及交易所在新加坡屬于合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SA)盡可能套用現有法律架構,對加密貨币交易采取通融方式。同時根據過往政策,MSA 可能會跟進其他法規以調整其立場。而日本則是第一個為虛拟資産提供立法保障的國家,擁有目前最先進的加密貨币監管環境,認定比特币和其他數字貨币為合法财産。

3.修改建立新的架構

如中國香港。此前加密資産不适用于證券期貨條例的監管範圍,香港采取沙盒監管方法進行監管實驗,并在近期的金融科技周上公布了《有關香港虛拟資産發展的政策宣言》,對虛拟資産持牌照監管規則。

總結

結合前不久 SEC 對 YugaLabs 的審查及 PoS 币是否認定為證券這些監管事件,會發現這是一個監管邏輯的問題。随着加密技術的發展,DeFi、鍊遊、社交、創作等這些生态需要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那麼明确監管準則就十分重要。對于上述因加密技術興起的 Web3 應用,監管重心應該在應用本身,而不是底層協定,同樣對于加密資産交易的監管應該是交易平台,而不是加密技術。

傳統的交易所如納斯達克、紐交所等都已涉足加密資産交易業務,這對于交易平台的監管提供了一定參考意義。目前的中心化交易所的營運方式本身就跟傳統金融非常相似,是以未來可能的平台監管也許會似曾相識,比如仍然是準入門檻、資訊披露和技術維護三個方面,在此基礎上可能會強調執法,進而最大化保障投資者利益。

FTX 的崩塌本質是其自身存在欺詐行為。中心化交易所在無監管的情況下隻能建立在信任上,我們在 FTX 事件中沒有看到任何監管,也沒有看到相關運作的支援資金的公開。Proof of Reserve 的提出也隻能說在内部資金管理上有幫助,對于中心化交易所來說可能更多是一個噱頭。我們仍然需要去中心化。

02 FTX 崩塌期間的 CEX 和 DeFi 資料表現

FTT 的第一次暴跌始于 11 月 8 日,其後資産大幅流出 FTX,與此同時 FTX 轉移資産加深了使用者對 CEX 的不信任,各大交易所平台都出現了資産流出,進一步 DEX 相對 CEX 的交易量大幅上漲,一些 DeFi 龍頭币逆勢增長。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DeFi 是 Crypto 交易的未來。以下彙總了 FTX 崩塌期間 CEX 和 DeFi 的資料表現。

根據 flipsidecrypto 資料,從 FTX 提出的加密貨币大部分流向了 Binance,占到了提款流向的 60.6%,其次是 Coinbase(13.4%)。總的來看,90.3% 的加密貨币還是流向了 CEX。

FTX 崩塌對監管的影響、DeFi 資料表現和 OG 觀點

Nansen 11 月 14 日資料顯示,過去一周僅 Nansen 标記位址就從各大平台(包括币安、OKX、Kucoin、Huobi、Kraken、Coinbase、Bitfinex 等)撤出了價值 37 億美元的穩定币(基于以太坊)。

Theblock 截止 16 日資料, DEX 和 CEX 交易量之比,在現貨和期貨合約交易方面,較 10 月均呈現 50% 的明顯提升。

FTX 崩塌對監管的影響、DeFi 資料表現和 OG 觀點

據 ultrasound.money 資料,Uniswap V3 和 V2 在 11 月 8 日至 14 日 7 天内燃燒了超過 2300 枚 ETH,是這一階段使 ETH 陷入通縮的主要合約之一。

極端行情下,衍生品交易明顯活躍,疊加 CEX 信任危機,去中心化衍生品迎來交易量和代币價格雙重增長。DYDX 7 日内上漲 39%。

FTX 崩塌對監管的影響、DeFi 資料表現和 OG 觀點

由 FTX 暴雷帶來的短期 DeFi 資料增長帶有明顯的事件驅動色彩,但 CEX 信任危機将深刻烙印在當下加密市場參與者心中,正如親曆門頭溝事件的人會更信任自己掌控的錢包,使用者的不安和不信任将成為 DeFi 長期發展的動力。

03 加密 OG 關于 FTX 事件的觀點和看法

暴雷和市場震蕩極大沖擊了人們的價值觀,在這樣的時刻更加需要長期主義者一針見血的總結以及對未來堅定的态度,一些重要人物在關鍵時刻發表了他們的觀點。

Arthur Hayes|BitMEX 的 CEO 和 Co-Founder

  • 開始時對 FTX 将成為這個加密信貸周期的雷曼兄弟一笑而過。
  • 相信這個加密低迷的市場的最後一根蠟燭即将到來。
  • 中心化交易所總是會代表他們的客戶面臨這些不信任的問題。
  • FTX 不是第一個失敗的知名交易所,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Haseeb |Dragonfly 合夥人

  • 全球範圍内的監管肯定會更為嚴格。
  • 事情跟比 3AC 或 Terra 當時的情況嚴重得多,因為欺詐貸款人與賭徒不同。
  • 更糟的局面還沒有到來,其間接影響也還尚未顯現。
  • 不要信, 去驗證;不要信任人類,而是相信代碼。
  • 所有宗教的核心錯誤就是把人當成了崇拜的對象,這一點在 SBF 事件上展現的淋漓盡緻。
  • Crypto 絕對會改變世界,它将改變人們和機器與金錢和價值的互動方式。

Yat Siu|Animoca Brands CoFounder 兼 CEO

  • Animoca 對FTX 的敞口僅限于非實質性的交易餘額。
  • 對極少數人不負責任的行為感到不安。
  • 行業在過去一周遭受的損失肯定是破壞性的,但在财務上并不像大約 5 個月前發生的那樣嚴重。
  • 我們現在從事的工作正在為我們數字化的未來做出貢獻。
  • FTX 危機以及包括雷曼兄弟在内的其他更大的危機,是因為許多強大的精英參與者經常通過欺詐來争取零和結果,進而對他們所接觸的行業造成破壞。
  • 2000 年的網際網路泡沫, 2008 年金融危機和 2018 年加密貨币低迷的市場都沒有阻止網際網路, 智能手機和加密貨币的發展。同樣,目前的市場狀況不會扼殺 Web3。
  • 堅信 Web3 代表了網際網路的自然演變、未來數字産權和由此産生的經濟自由,将賦予數十億線上使用者在一系列互相關聯的開放世界和平台中的能力。

責任編輯:Kat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