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

作者:小驢TAOBI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 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全系評測,12900K和13700K的資料我恰巧都有,是以這個回答就來全方位盤點一下13700K的提升在哪些地方。

首先來看看基礎架構上的演進,這次的架構改動其實很小。

像性能核架構方面幾乎沒有更改具體的執行單元,雖然命名從Golden Cove變成了Raptor cove,但隻是将L2從1.25MB提高到了2MB,提升了60%的容量,當然在容量之外也許還挖掘了新的技術,這個後續有時間再挖掘一下。

反倒是能效核這次的緩存提升更大,為了區分一下,13代的Gracemont我特意标記了2nd

可以看到能效核也沒有端口上的改動,但是L2卻從2MB提升到了4MB,直接翻倍了,這對于能效核來說意義可就大了很多了,可以有效提升IPC,因為每一個能效核可以通路到的L2翻倍了。具體IPC提升資料等後續我跑出能效核的SPEC17資料再來做對比了。

是以這次13代酷睿總的來說是提頻以及加緩存的一代,下面來看看規格總覽:

從基礎參數上來看,i7 13700K的核心線程數和上代的i9 12900K相仿,都是8個性能核帶8個能效核,一共16核24線程。

但是從頻率上來看,i7 13700K的全核加速頻率比12900K明顯高了不少,全性能核加速頻率可以達到5.3GHz,全能效核加速可以達到4.2GHz,相較12900K提升了8%和13.5%。

然後L2從14MB提升到了24MB,提升了71%的L2容量,L3沒有改變是因為13代并未改動每個核心的L3配置,是以在核心線程數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總L3沒變。

好吧,因為總的改動不多,是以下面進入測試環節,首先展示一下測試平台:

這次的記憶體使用了芝奇的DDR5 6800 C34幻鋒戟,因為我認為13代酷睿再用6000就像當年10代酷睿用2933一樣了,13代的DDR5記憶體頻率上限在8000+,隻要你購買一對海力士A die,就是原生5600MT/s的顆粒,配上13代酷睿可以輕松超到7000+,技術水準高的調一下之後上8000+也有的是,是以這次的DDR5 6800 隻是開胃菜的程度,相當于當年的DDR4 3200的地位了。

首先來看一下DDR5 6800 C34的帶寬和延遲表現

12900K點不亮左邊的記憶體

目前版本的AIDA64還不能識别這對記憶體,這對記憶體的時序是C34 45 45 108,說實話這個時序表現并不算好,就隻是頻率高起來了。實際記憶體帶寬表現比較可觀,讀取可以超過100GB/s,而寫和複制都是90GB左右,延遲為62.7ns,這個延遲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之前我看到最好的已經來到44ns左右了。

不過可以看到,13700K的L3帶寬對比12900K有了大幅提高,這裡主要是L3頻率獲得了大幅提升,是以速度提升了不少,這一點會展現到遊戲上。

不過延遲方面似乎出現了一點倒退,是以這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就看下面的測試吧。

先來看一些理論性能測試,先來看CPU-Z的測試

13700K的單核跑分來到了876分,多核跑分12593,多核提升大主要是來源于能效核的頻率提升顯著,多核提升幅度為8%。

再來看看Cinebench R20和R23的測試

13700K同樣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再來看一下代表了壓縮解壓縮性能的7Zip測試

13700K獲得了巨大的提升,我認為這主要是能效核的L2加大了之後顯著提高了壓縮解壓縮性能,是以這一個測試中獲得了顯著的提升。

理論性能看完了就該來看看實際生産力測試了,首先來看一下代表渲染性能的Vray benchmark

13700K同樣提升顯著,而且提升幅度更是達到了15%,遠超Cinebench和CPU-Z的多核提升,以前就分析過Vray主要是性能核表現不錯,但是能效核表現不佳,但是13代的能效核L2翻倍之後帶來的提升是顯著的。

再來看一下Corona渲染和Y-cruncher計算

13700K都獲得了正常提升。

Adobe全家桶我也做了測試,13700K在這一項依舊獲得了一定的提升

可以說是赢得毫無懸念。

最後是Handbrake轉碼測試,我測試同一段視訊素材的H.264以後H.265轉碼效果,成績如下

提升就相對前面那些項目小了很多,看起來加緩存對于視訊轉碼這種應用來說提升是很小的。

看完生産力測試,就來看一下遊戲測試,測試1080P高特效下主流遊戲的平均幀資料表現。

首先來看一下網遊測試:

在坦克世界中13700K獲得了非常顯著的增長,我觀察GPU占用情況發現13700K跑的時候GPU占用率明顯高一截,能夠在跑遊戲的時候顯著提高GPU占用率這也是産品實力的表現。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
12代i9和13代i7之間那必然選13代i7啊,而且i713700K也正是我明年裝機的首選,剛好我最近也做了13代酷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