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Web3.comVentures
原文标題:Sui-nnovationl: A Critical Analysis of Sui
Sui是基于Move語言的主要的新L1公鍊之一,其技術發展得到了主要媒體和資本的關注。相比許多其他新的L1公鍊,特别是Aptos,Sui擁有一整套新穎的設計、技術創新和獨特的代币經濟學,可提供一個幾乎擁有無限“橫向擴充性”的區塊鍊。
本文将介紹Sui的主要技術突破,以及項目獨特的代币經濟學模型,最後将批判性地評估Sui作為主打可擴充性的L1公鍊的潛力。
Sui的技術原理
Sui推進了各種各樣的技術創新,旨在優化交易速度和吞吐量,特别緻力于簡化P2P交易。本文将重點介紹三個最突出的技術創新:修改Move語言打造Sui Move、處理無需共識的“簡單交易”以及獨特的Narwhal-Tusk共識引擎。
Sui Move
首先,Aptos等項目直接采用了來自Meta開發的Libra項目的原始Move語言,原封不動,而Sui通過自身定制版本的Sui Move來編寫其智能合約。Move是“基于資源”的智能合約語言,使用了Ability加持的Struct,使其在并行處理方面有天然優勢。Diem的原始Move語言是基于嚴格執行通路控制的“閉環系統”而開發的,而Sui對大規模采用的設想需要一個更開放的系統,以快速吸引使用者。為此,Sui Move建立了更多的自帶函數,如“transfer”函數可促成“無摩擦的大規模資産建立”。
Sui對Move語言的修改還包括厘清了Move的類型系統,以提供更流暢的程式設計體驗。通過納入原生類型的資産轉移和所有權,開發人員無需像在傳統Move語言中那樣使用“封裝模式”。Sui Move對資源“類型”的優化還允許将不同類型的資産捆綁成更大的“資産容器”,藉此可擴充自定義類型的功能性,提供更清晰的多态結構。
簡單的“單寫者”交易
Sui對簡單的“單寫者”(single-writer)交易的處理可以說是該項目最重要的創新,也是項目可擴充性的關鍵保障。顧名思義,單寫者交易包括點對點支付和NFT交易等常見的區塊鍊交易,其中隻涉及一個發送者。Sui稱他們“針對單寫者對象進行了優化,通過設計為簡單交易免除了共識需求”。這似乎與區塊鍊設計原則相悖,畢竟共識是確定區塊鍊發送資料安全性的關鍵步驟。那麼,Sui如何在沒有共識的情況下保障資料安全呢?
這裡的關鍵是Sui使用了一種“拜占庭共識廣播”算法,這是一種更簡單的算法,消除了傳統共識方法的額外成本,同時仍能保證拜占庭對抗條件(基本是對共識的标準安全要求)下的安全性和活躍度。該算法類似于通常用于為網頁建立安全連接配接的傳輸層安全(TLS)算法。
在傳統共識機制中,針對發送者有一種“即發即忘”(fire-and-forget)的處理方法,即向驗證者送出交易後,發送者不再對交易做任何操作,完全交由驗證者完成剩餘工作。因為驗證者需要檢查該交易是否與其他客戶發來的其他交易相沖突。但在簡單的“單寫者”操作情況下,我們已經知道不會有來自其他發送者的沖突寫入。是以,我們可以将計票的計算負擔交給發送者,而不必浪費寶貴的驗證者算力。
Sui針對簡單的“單寫者”交易的拜占庭共識廣播機制
具體而言,簡單交易會經過四個步驟:
1. 發送者向驗證者發送交易資料,并進行記錄
2. 驗證者将(權益證明權重)投票發回給發送者
3. 發送者對驗證者收到的所有投票進行統計,一旦超過驗證門檻值,就會建立一個“驗證證書”,并發送回驗證者
4. 驗證者收到證書後會檢查其有效性,然後立即完成交易。
由于驗證者之間無需互相通信(與傳統共識一樣),通過這一巧妙算法,簡單交易幾乎不會對Sui網絡上的驗證者産生什麼計算成本,而證書機制也為交易安全提供了相當程度的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這一算法具有高度的可擴充性。基于這一巧妙算法,理論上Sui網絡可以處理的簡單交易數量沒有上限。由于統計驗證者投票的主要計算在用戶端完成,即使有越來越多的人使用Sui網絡,驗證者也不必面對與在以太坊、Solana甚至Aptos相同的計算壓力(使用者基本獨自承擔了計算任務)。是以,Sui的建立者們在宣傳中稱其與其他區塊鍊存在質的不同,因為它使用了“橫向擴充”政策。
Narwhal-Tusk共識引擎
當然,雖然Sui針對簡單的單寫者交易進行了優化,但它也有更“傳統”的全局共識機制,可處理更複雜的交易,并定期檢查區塊鍊的全局狀态。這種利用圖形(更具體地說是有向無環圖)資料結構的共識引擎本身也是一種前沿機制。Sui的共識引擎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
1. Narwhal是Sui的記憶體池,主要是充當管家角色,負責檢查待處理的共識交易 。
2. Tusk(及其前身Bullshark)是確定共識交易有序進行的協定。
本質上,Narwhal會聚合一批待處理交易,在等待處理時對它們進行“圖形化”。不同于傳統區塊鍊共識中将交易卷入确認區塊的做法,Narwhal會為交易标記上版本号,以及指向先前交易版本号的訓示标記,以建立類似于檔案樹的有向無環圖(DAG)。這一DAG結構與Arweave的“blockweave”概念很像,它會将區塊鍊的單維LinkedList式結構轉換為類似檔案樹的圖形,以更有效地存儲資料。
Tusk本質上也是HotStuff共識協定的修改版本,它針對Narwhal提供的DAG結構進行了優化,專注于減少網絡驗證者之間的通信麻煩。結合使用Narwal和Tusk可在傳統的拜占庭容錯(BFT)條件下實作高達“160,000筆交易/秒,延遲約3秒”的交易速度。是以即便不考慮Sui使用上述拜占庭共識廣播算法為單寫者交易所做的額外優化,Narwal-Tusk的交易效率也已經出類拔萃。
Sui代币經濟學
除了一系列旨在優化系統的可組合性和可擴充性的技術創新外,Sui還實施了一種獨特的代币經濟學模型,将網絡存儲成本納入了考量。傳統上,以太坊等區塊鍊無需考慮将資料存儲至網絡上的成本,因為将資料寫入區塊鍊的gas費很高,成為了抑制将大量資料寫入網絡的天然門檻。然而,就Sui而言,網絡的高可擴充性意味着gas費變得極低,如此一來,人們可能确實會将大量資料存儲到鍊上。
Sui代币經濟學模型
如圖所示,Sui的代币經濟學模型本質上是一個傳統的權益證明鍊的代币經濟學模型,隻是增加了“存儲基金”。它解決了什麼問題呢?從根本上說,區塊鍊是一種隻增不減的資料結構,必須保證一旦資料被寫入,就永遠不會被抹去。假設有兩個使用者,A和B。使用者A很早就使用Sui。此時,驗證者必須記住的“遺留資料”不多,使用者A可以享受非常低的gas費。而使用者B到網絡成熟且鍊上有大量資料時才開始使用Sui。此時,因為驗證者需要維護所有遺留資料,使用者B需要支付遠超使用者A的費用。“存儲基金”基本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生,讓使用者A支付更多費用,使AB兩個使用者可基于類似的費用水準使用該網絡。
Sui的存儲基金會支付給系統中的驗證者,或者實際存儲區塊鍊資料并完成資料維護工作的人。随着維護工作的增加,給驗證者的支出也會增加,這也會激勵更多人成為系統中的驗證者,而非質押了代币就抛之腦後的代币委托人。随着越來越多的人成為驗證者,可用的存儲空間總量也會增加。
是以,Sui的代币經濟學模型特别緻力于解決在獲得高可擴充性後“會發生什麼”的問題。它是高度可擴充鍊的典型代币經濟學模型,使用了博弈論來確定gas費在區塊鍊的整個生命周期内保持相對恒定。
評估
從拜占庭共識廣播和Narwhal-Tusk共識機制到Sui-Move語言和存儲基金代币經濟學,Sui在區塊鍊項目的每個層面都進行了重大創新,就此而言,即使與Aptos等其他新的L1公鍊相比,Sui也是獨一無二的。所有創新的結合形成了一個統一方向:針對區塊鍊大規模采用(以現代社交媒體和其他Web 2項目的規模為目标)的端到端優化。
在衆多技術創新中,Sui最大的亮點仍然是針對單寫者交易的無上限優化(基于拜占庭共識廣播算法)。由此,大量依賴單寫者交易的項目無疑可通過使用Sui網絡斬獲最大的可擴充性收益。
Sui提供了若幹“單寫者”DApp用例,包括正常的P2P代币交易、公共論壇、隐私消息傳遞以及對遊戲資産的大規模鑄造和分發等。從本質上講,對單寫者交易的優化意味着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的各種常見功能均可登陸Sui,而無需擔心可擴充性問題。得益于Sui的可擴充性解決方案,這些社交媒體應用的網絡效應可以得到充分發揮。ComingChat是其中一個例子,它嘗試建立一套全面的即時消息服務,類似于內建了錢包的Telegram和WhatsApp,它正計劃部署到Sui和Aptos上。
此外,Sui的技術設計也能充分發揮NFT作為大衆商品的潛力。Sui完全解決了以太坊大規模發行NFT(例如BAYC)導緻的gas飙升問題。除此之外,通過使大規模鑄造變得可負擔和可擴充,Sui也為内在價值低但社會價值高的NFT打開了閘門。從鍊上優惠券到去中心化ID,再到信用卡和登機牌,得益于Sui的可擴充性解決方案,但凡蘋果錢包或其他任何實體錢包可以持有的東西,都可以變成上鍊的NFT。
更進一步,Sui甚至能充當永久區塊鍊版本的MongoDB。Sui Move的語言特性允許其非常清晰地定義和處理不同自定義類型的“資源”,并允許高度的多态性和子產品化。這些特性實際上可用于建構類似MongoDB的工件,并能以一種全新方式在區塊鍊上進行結構化存儲,同時保障兼具區塊鍊的所有安全性和持久性。
我相信Sui在該領域的最大貢獻是為能夠處理Web 2級可擴充性的L1公鍊建構了一個可行的藍圖。更重要的是,我認為Sui的發展象征着Web 3的日臻成熟,以及信心的日益增強,長期來看,該領域有望實作10億級的使用者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Sui生态系統能否取得長期輝煌,我相信該項目本身及其對區塊鍊的創新構想已經代表了一種巨大成功。
責任編輯:K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