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技術、本地化、智能化,三大關鍵詞解讀聯想淩拓技術創新

毫無疑問,數字化正在改變整個世界,而數字世界的底層,則是龐大且不斷産生、彙集、運算的資料,特别是随着産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資料成為了最為關鍵的新型生産要素,未來所有的場景都将以資料為驅動。

也正是以,今年年初,國家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就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數字基礎設施高效聯通,資料資源規模和品質加快提升,資料要素價值有效釋放,數字經濟發展品質效益大幅增強。”

在此背景之下,作為一家專注于智能資料管了解決方案及服務供應商,聯想淩拓在去年年底就率先釋出了一系列全新更新的系列産品與服務,賦能百行千業與新場景、新賽道融合;而進入2023年以來,聯想淩拓更是堅持不斷打磨更加智能、強大、可信的資料管了解決方案,深入激發資料存儲、洞察、管理及流動能力,助力中國企業釋放資料價值,融入數字中國發展浪潮。

新技術、本地化、智能化,三大關鍵詞解讀聯想淩拓技術創新

聯想淩拓産品管理與營銷進階總監 林佑聲

正如聯想淩拓産品管理與營銷進階總監林佑聲所言:“今年是疫情之後的第一年,整個市場環境的變化與過去三年甚至疫情前都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今年以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的誕生,以及數字中國的蓬勃發展,都給聯想淩拓帶來了更大的市場機遇,而在兩家母公司聯想和NetApp的支援下,聯想淩拓一直以來也在傳統存儲、軟體定義以及雲存儲領域探索和實踐出了許多新的産品和解決方案,希望能夠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實作資料管理和應用,赢在數智融合的時代。”

資料創新三大關鍵詞

客觀地說,今天資料作為新型基礎設施,重要性可見一斑。而它與傳統IT基礎設施的主要差別就在于,其是以充分挖掘資料價值為目标所設計。簡單地說,資料基礎設施,必須圍繞資料為中心,提供資料全生命周期支撐能力,讓資料存得下、流得動、用得好,将資料資源轉變為資料資産,最大化資料價值的一種基礎設施。

新技術、本地化、智能化,三大關鍵詞解讀聯想淩拓技術創新

而圍繞這個目标,聯想淩拓今年以來也積極通過技術創新,更好地幫助企業建構資料基礎設施,可以用三大關鍵詞來做總結:

首先,是新技術。目前,全閃已成為整個存儲市場新的技術趨勢。根據IDC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全閃存儲實作26%的增長,占據19%的市場佔有率。其中,近36%的全閃存儲産品需求來自金融行業,同時制造、醫療、能源行業也在逐漸增加對全閃存儲産品的購買。尤其是随着NVMe技術發展和SSD存儲媒體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行業也正使用全閃存儲産品來建構或更新資料中心。

聯想淩拓一直緻力于實作全閃的普及。據林佑聲透露:“目前聯想淩拓的全閃存儲的銷售比例已經超過一半,背後的驅動力主要是客戶對于性能需求的拉動,此外全閃存儲媒體如QLC、TLC的成本降低,也加速了全閃存儲市場的發展。聯想淩拓已經推出了15TB的SSD産品,未來還将釋出30TB的SSD産品,讓全閃存儲的落地和普及變得更加容易,釋放海量資料的潛能。”

其次,是本地化。作為一家合資公司,聯想淩拓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本地化”發展,并持續加大針對“本地化”的研發投入,這種投入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中國企業的需求,也希望借助母公司前沿科技的創新能力,在中國探索、研發出适合本地發展的核心技術,做到“in China for Global”,進而更好地推動中國資料存儲産業的發展壯大。

可以看到,早在2021年,聯想淩拓就順利通過全球軟體領域最進階别的CMMI 5 級評估認證,并獲得了CMMI 5級證書,近期又獲得CNAS認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認證)。此外,聯想淩拓也加入了分布式存儲産業方陣(DSIA),并上榜了中國信通院分布式存儲測評首批通過企業等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标志着聯想淩拓在本地化研發方面的創新再上一個新台階。

最後,是智能化。以ChatGPT為代表的AI大模型無疑是今年上半年整個市場最大的熱門話題,而大模型其實也是典型的“大資料+大算力+強算法”結合的産物,是凝聚了大資料内在進化的“隐藏式知識庫”,更是實作多種人工智能應用的通用載體。

在林佑聲看來,大資料未來将在大模型的應用中扮演“總體關聯”的關鍵角色,而聯想淩拓在這方面也在展開積極的探索,未來也将會和母公司聯想的算力能力以及第三方合作夥伴的算法能力做更多的結合,不斷更新和提高AI大模型的技術水準。

新技術、本地化、智能化,三大關鍵詞解讀聯想淩拓技術創新

從聯想淩拓資料創新的三大關鍵詞中,不難發現聯想淩拓關注和聚焦的領域已從“資料管理”躍遷到“資源管理”,這也是聯想淩拓此前提出的“Data Fabric”更新為“Resources Fabric”的關鍵原因,這也讓聯想聯拓能夠站在更高的視角和次元,推動更多新方案、新應用和新場景落地中國市場。

探索與實踐從未止步

當然,在資料管理技術創新領域,聯想淩拓的探索與實踐也“從未止步”,其面向企業資料服務的“三駕馬車”,同樣也保持了創新與疊代。

其中,在軟體定義存儲方面,聯想淩拓全自研的MagnaScale資料管理平台在今年也迎來了再次更新——全新的MagnaScale V3.1版本在應用場景及靈活性、綜合性能、對象存儲能力等方面都實作了全面的優化,作為聯想淩拓ThinkSystem DXN 企業級分布式軟體定義存儲系列的核心軟體,MagnaScale V3.1的正式釋出也标志着聯想淩拓在分布式軟體定義存儲領域的再次突破。

新技術、本地化、智能化,三大關鍵詞解讀聯想淩拓技術創新

林佑聲表示,聯想淩拓之是以在軟體定義存儲方面有着非常出色表現,其實和母公司NetApp也有着直接的關系,盡管大家過去通常将NetApp視為一家“資料存儲公司”,但其實NetApp在資料管理領域有着很多的優秀的軟體産品和方案。

例如,如何管理存儲在不同載體上的資料?這是一個困擾業界多年的難題,但是NetApp在市場中率先推出了“Data Fabric”的理念,并通過底層的ONTAP統一資料管理軟體,讓使用者能夠使用相同的模式,在不同地方進行資料通路、采集和資料之間的關聯,進而實作資料管理的“打通”。

在此基礎之上,過去幾年NetApp還聚焦在“跨雲”管理領域,并逐漸在每一朵“雲”上建構ONTAP軟體。和此前不同的是,ONTAP正通過和雲原生技術的創新和結合,實作ONTAP在原本硬體裝置上90%的功能,也就是說現在使用者可以在雲中體驗到ONTAP在本地系統中差不多的功能,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創新。

新技術、本地化、智能化,三大關鍵詞解讀聯想淩拓技術創新

不僅如此,NetApp在容器方面也有很多的創新,其産品和技術在K8s和Trident上擁有許多獨特的優勢,其可以通過Trident将存儲與客戶應用程式和“雲”更好地結合起來,進而不同于其他僅提供開源的軟體産品。NetApp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技術和研發能力,這樣就可以幫助行業客戶在其DBOS(資料庫組織系統)中直接對接它的資源能力,進而節省大量資源。

“這也是聯想淩拓差異化的差別和亮點,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可以通過雲原生等全新的技術,幫助行業客戶在平台層面上進行資料管理和內建,甚至可以将軟體定義和傳統存儲內建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形成從最基本的管理控制,到背景的資源調配、資源使用以及未來資源預等統一的管理。是以對聯想淩拓而言,我們不僅僅提供的是單一的産品,而是完整的平台級的整合方案。”林佑聲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傳承”了NetApp的技術創新“基因”之外,在專業服務領域聯想淩拓也實作了新的突破,特别是母公司聯想過去幾年在服務業務上的轉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聯想淩拓在服務業務層面的轉型更新。

林佑聲表示:“随着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尤其是一些中大型客戶,他們未來的采購模式将是以服務為中心,而不僅僅是硬體傳遞為中心的模式,為此我們在這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投入和嘗試,特别是在分布式和雲服務方面,聯想淩拓也正在以租賃或雲服務的方式提供給行業客戶,通過這種打包式,或者訂閱的服務模式創新,我們不僅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定制化的專業服務,也能形成差異化的競争力,預計到明年,這種創新的服務模式在聯想淩拓的業務占比中有望提升到25%—30%的占比。”

由此可見,通過技術創新和服務模式轉型“兩手抓”的模式,聯想淩拓也正以其獨特的價值優勢,進一步助力更多中國企業釋放資料價值,加速業務創新發展,并滿足越來越多行業客戶對資料以及新一代存儲基礎設施的最新需求。

數實融合助推行業發展

我們知道,資料在企業業務流程全生命周期流動中,通過與業務場景不斷互動釋放價值。資料彙聚為資訊,資訊提煉為知識,知識轉化為決策,讓企業獲得應對和解決生産經營過程中複雜性和不确定性的新型能力,這也就意味着唯有更多的深入行業,深入應用場景,推動百行千業的數實融合,才能最大化的釋放資料價值。

基于此,聯想淩拓過去幾年也持續深入金融、醫療、智慧城市、制造、廣電等行業,為行業客戶帶來更多領先的智能資料管理方案,為數字中國的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

在金融行業,可以看到金融行業正經曆着兩極“分化”,核心業務側重于性能和集中化,但更多的關注點則是信創領域,這也讓金融行業的采購模式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金融企業正采用“組合拳”模式,将關鍵應用與平台建設相結合,要麼自建私有雲、要麼利用可信的公有雲來處理量化資料。

新技術、本地化、智能化,三大關鍵詞解讀聯想淩拓技術創新

針對這種變化,聯想淩拓在與金融行業客戶共同實踐的過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并打造出了聯想淩拓金融行業資料管了解決方案,未來聯想淩拓希望将這些經驗與更多的金融行業客戶一同分享,一同成長,幫助整個金融行業更好地實作數字化轉型。

在醫療行業,目前智慧醫療正在逐漸涵蓋醫院的方方面面,其中大家最直覺的感受是,很多人看病已經不再需要花費整整一天的時間,同時醫生們也正利用新技術更準确地調閱病例相關資訊,以實作更精準的診斷,并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方式。

同樣,聯想淩拓在醫療領域也正積極和行業客戶展開創新。如聯想淩拓通過與不同的PAS(病人管理系統)內建和整合,幫助醫院優化了基礎設施的能力,現在無論是調閱片子、做CT等操作,病人都能夠第一時間看到結果。此外,聯想淩拓還打造了“救急1110:HIS系統資料庫備份和容災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夠精準響應資料加密存儲、多院區間的資料傳輸、更豐富安全的備份和容災拓撲等需求,且在資料的傳輸、存儲方面,具備安全、加密等具備較強的能力,也能夠為一院多區資訊建設提供有效、有力的安全保障。

新技術、本地化、智能化,三大關鍵詞解讀聯想淩拓技術創新

在制造領域,随着上半年制造業的逐漸複蘇,也可以看到更多的制造企業正利用新技術快速提升業務,是以包括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汽車制造等一些領域的資料管理也有了更多爆發式的需求。

特别是在EDA領域,聯想淩拓就取得了很高的市場增長率,核心原因是在這一領域聯想淩拓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特别是近期聯想淩拓的母公司NetApp在SPEC EDA檔案存儲性能測試中就斬獲第一,并打破了世界記錄。據了解,這項測試模拟了不同工作負載場景下的檔案存儲性能,包括:AI 圖像處理、EDA、基因組學、軟體編譯和視訊資料采集這五個典型場景,通過作業或編譯、ORT(總響應時間)和 MBps 等名額有效驗證了不同廠商的存儲系統性能。而由聯想淩拓提供的NetApp AFF A900旗艦全閃陣列參與了此次測試。資料顯示,NetApp在EDA測試中遙遙領先,以6300分的綜合成績領跑世界紀錄,并輕松打破了此前WEKA系統創下的3600分紀錄。

新技術、本地化、智能化,三大關鍵詞解讀聯想淩拓技術創新

對此,林佑聲最後說:“今年是聯想淩拓成立的第四年,通過過去幾年持續在行業中深入的探索和紮根,我們看到了在更多行業中的市場機會,同時也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和實踐,是以憑借過去長期技術的積累,對行業需求的了解,以及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突破,聯想淩拓有能力也有信心在行業市場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全文總結,聯想淩拓正通過持續的全方位的創新,真正為行業客戶加速數字化轉型起到重要的支撐性作用,同時其在資料管理之路上的不斷創新、不斷超越,也實作對新一代資料存儲基礎設施的價值重構,相信這種“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也會加速推動聯想淩拓融入到整個數字中國發展的浪潮之中,貢獻出更高的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