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作者:廣海醫生談

又到了每月一次的家庭聚會時間,王阿姨的家中,每個月都舉行一次家庭聚會,一來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二來有什麼事情,可以一同想辦法共同解決,但是在吃飯的時候,王阿姨看到自己的弟弟做了一份涼拌折耳根,吓得不得了。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王阿姨說道,以後都不能吃折耳根了,會得肝癌這一句話讓家庭中的親戚們全都沸騰了,王阿姨看到大家争論不休,将自己看到的一篇名為《魚腥草有腎毒性還可,緻癌》的文章,告訴了大家并解釋道,有研究發現,馬兜鈴酸腎毒性強,會緻癌,魚腥草中就含有大量的馬兜鈴酸。

人們看到這篇文章有理有據死胡就等于實錘魚腥草會緻癌,這下紛紛,亂了陣腳,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真的患上肝癌,畢竟已經吃了大半輩子的魚腥草,那麼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關于馬兜鈴酸緻癌的研究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看看魚腥草是否真的緻癌。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01

腎髒殺手——“馬兜鈴酸”

近日權威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含有馬兜鈴酸及相關化合物的有毒草藥,可能是導緻亞洲,尤其是中國内地和台灣地區,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這篇文章的釋出,馬兜鈴酸這個不被重視的名字,一時間被所有醫學媒體熱烈讨論,毒性作用再一次成為人們的關注點,不管是傷肝、緻癌、傷腎、傷泌尿系統,都是非常強的。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馬兜鈴酸(AA)是一類硝基菲類化合物,存在于馬兜鈴科植物中,為一組化學成分的總稱,馬兜鈴酸是馬兜鈴科植物中幾乎都含有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一種硝基化合物。

其代謝産物被稱為馬兜鈴内酰胺,在使用含有馬兜鈴酸藥物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劑量、性别、個體敏感性、成分差異、用藥時間引起不用類型的腎損傷,馬兜鈴酸對腎小管上皮細胞和腎間質成纖維細胞有氧化應激作用,可導緻腎小管壞死,或腎間質變性如萎縮、纖維化,最終可發展為急、慢性腎衰竭。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02

什麼是馬兜鈴酸腎病?

馬兜鈴酸腎病是指服用含有馬兜鈴酸成分中藥,所導緻的腎小管間質疾病,發病機制尚不十厘清楚,可能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直接毒性損傷:AA及其代謝物對腎髒有直接損傷作用, 其靶細胞主要是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可導緻上皮細胞壞死、凋亡、轉分化或者對蛋白重吸收功能下降。

2、抑制細胞損傷修複:AA及其代謝産物在直接損傷細胞的同時, 還抑制細胞的增殖修複能力, 而AA抑制細胞增殖修複的機制可能與細胞周期停滞、生長因子表達下降等有關。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誘導腎小管上皮細胞向成纖維細胞轉分化  低劑量AA持續存在或長期反複刺激,可誘導腎小管上皮細胞向間充質細胞轉分化,殘餘腎小管間質纖維化的發生,進而引起進展性腎損傷。

3、腎髒局部缺血、缺氧:AA可直接損傷腎血管内皮細胞,導緻腎間質微血管減少, 還能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使血管活性物質失衡, 進而造成腎間質局部的缺血、缺氧。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03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涉嫌網上流傳一篇為《Science子刊:魚腥草等中藥含緻癌成分,國外早被禁,中國人還在吃》的文章,講述廣泛被使用的中藥中含有的馬兜鈴酸,是具有永久的、不可逆的緻癌性。

文章中主要分析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對肝癌的影響,指出四川人愛吃的折耳根,含有馬兜鈴酸,常食用可能會患上癌症,實際上馬兜磷酸及其衍生物對肝癌的影響,中國也有研究15年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團隊,開展了關于魚腥草的研究。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研究指出,當馬兜鈴酸單獨使用時,會引起小鼠患肝癌,而大的劑量會讓小鼠在短時間内引起肝癌,劑量越大、惡性良性腫瘤越大,但是上海交大醫學研究院團隊,實驗的對象是幼齡小鼠及四氯化碳肝損傷模型的特定實驗條件,與人體真實情況不同,是以不足以證明馬兜鈴酸緻癌的結論。

不過馬兜磷酸确實是緻癌物,2008年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緻癌物,《人民網》的一篇文章明确指出,馬兜鈴酸具有滲透性,長期使用可能會導緻腎癌的發生。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04

馬兜鈴酸腎病的臨床表現?

馬兜鈴酸腎病大多中年以後發病,女性較多見,起病形式有三種類型:  

1、急性AAN:僅見于極少數患者,常因短期内連續或過量服用含AA的中藥水煎劑所緻。臨床表現為少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腎衰竭,可伴惡心、嘔吐、貧血、血小闆減少、肝功能損害等。

一般無高血壓,尿檢改變輕微, 可有少量蛋白尿及鏡下血尿。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2、腎小管功能障礙:患者常于間斷小劑量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後數周至數月出現乏力、口渴、多飲、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狀,主要表現為腎小管酸中毒和(或)Fanconi綜合征,同時伴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而血肌酐及尿素氮基本正常。

傳言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可緻癌?是真是假?

3、慢性AAN:占本病的大多數,患者常有長期或間斷反複服用含AA中成藥的曆史,臨床表現隐匿,發病時可能已終止用藥數年,其特征符合慢性間質性腎炎的一般特點,多數表現為進展性腎衰竭,常伴貧血、高血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