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作者:广海医生谈

又到了每月一次的家庭聚会时间,王阿姨的家中,每个月都举行一次家庭聚会,一来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二来有什么事情,可以一同想办法共同解决,但是在吃饭的时候,王阿姨看到自己的弟弟做了一份凉拌折耳根,吓得不得了。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王阿姨说道,以后都不能吃折耳根了,会得肝癌这一句话让家庭中的亲戚们全都沸腾了,王阿姨看到大家争论不休,将自己看到的一篇名为《鱼腥草有肾毒性还可,致癌》的文章,告诉了大家并解释道,有研究发现,马兜铃酸肾毒性强,会致癌,鱼腥草中就含有大量的马兜铃酸。

人们看到这篇文章有理有据死胡就等于实锤鱼腥草会致癌,这下纷纷,乱了阵脚,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真的患上肝癌,毕竟已经吃了大半辈子的鱼腥草,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关于马兜铃酸致癌的研究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看看鱼腥草是否真的致癌。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01

肾脏杀手——“马兜铃酸”

近日权威期刊《科学转化医学》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含有马兜铃酸及相关化合物的有毒草药,可能是导致亚洲,尤其是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这篇文章的发布,马兜铃酸这个不被重视的名字,一时间被所有医学媒体热烈讨论,毒性作用再一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不管是伤肝、致癌、伤肾、伤泌尿系统,都是非常强的。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马兜铃酸(AA)是一类硝基菲类化合物,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中,为一组化学成分的总称,马兜铃酸是马兜铃科植物中几乎都含有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一种硝基化合物。

其代谢产物被称为马兜铃内酰胺,在使用含有马兜铃酸药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剂量、性别、个体敏感性、成分差异、用药时间引起不用类型的肾损伤,马兜铃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有氧化应激作用,可导致肾小管坏死,或肾间质变性如萎缩、纤维化,最终可发展为急、慢性肾衰竭。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02

什么是马兜铃酸肾病?

马兜铃酸肾病是指服用含有马兜铃酸成分中药,所导致的肾小管间质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毒性损伤:AA及其代谢物对肾脏有直接损伤作用, 其靶细胞主要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导致上皮细胞坏死、凋亡、转分化或者对蛋白重吸收功能下降。

2、抑制细胞损伤修复:AA及其代谢产物在直接损伤细胞的同时, 还抑制细胞的增殖修复能力, 而AA抑制细胞增殖修复的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停滞、生长因子表达下降等有关。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低剂量AA持续存在或长期反复刺激,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残余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进而引起进展性肾损伤。

3、肾脏局部缺血、缺氧:AA可直接损伤肾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肾间质微血管减少, 还能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使血管活性物质失衡, 从而造成肾间质局部的缺血、缺氧。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03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涉嫌网上流传一篇为《Science子刊:鱼腥草等中药含致癌成分,国外早被禁,中国人还在吃》的文章,讲述广泛被使用的中药中含有的马兜铃酸,是具有永久的、不可逆的致癌性。

文章中主要分析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对肝癌的影响,指出四川人爱吃的折耳根,含有马兜铃酸,常食用可能会患上癌症,实际上马兜磷酸及其衍生物对肝癌的影响,中国也有研究15年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团队,开展了关于鱼腥草的研究。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研究指出,当马兜铃酸单独使用时,会引起小鼠患肝癌,而大的剂量会让小鼠在短时间内引起肝癌,剂量越大、肿瘤越大,但是上海交大医学研究院团队,实验的对象是幼龄小鼠及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的特定实验条件,与人体真实情况不同,因此不足以证明马兜铃酸致癌的结论。

不过马兜磷酸确实是致癌物,2008年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人民网》的一篇文章明确指出,马兜铃酸具有渗透性,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肾癌的发生。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04

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表现?

马兜铃酸肾病大多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见,起病形式有三种类型:  

1、急性AAN:仅见于极少数患者,常因短期内连续或过量服用含AA的中药水煎剂所致。临床表现为少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可伴恶心、呕吐、贫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等。

一般无高血压,尿检改变轻微, 可有少量蛋白尿及镜下血尿。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2、肾小管功能障碍:患者常于间断小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后数周至数月出现乏力、口渴、多饮、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状,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和(或)Fanconi综合征,同时伴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而血肌酐及尿素氮基本正常。

传言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是真是假?

3、慢性AAN:占本病的大多数,患者常有长期或间断反复服用含AA中成药的历史,临床表现隐匿,发病时可能已终止用药数年,其特征符合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一般特点,多数表现为进展性肾衰竭,常伴贫血、高血压。

继续阅读